APP下载

肿瘤科护生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结合PDCA循环的效果观察

2021-06-11陈利梅唐津渝吴修建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肿瘤科教学质量资料

陈利梅,唐津渝,吴修建(通讯作者)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肿瘤科 重庆 402160)

(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烧伤科 重庆 402160)

(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耳鼻喉科 重庆 402160)

肿瘤属于重大疾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也是多发疾病的一种。在肿瘤科的学习中,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繁重,如何照顾好患者的住院期间生活,给予心理安抚,做好家属沟通工作等,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出调整。除了专业知识的应用外,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1]。由此,在面对实习护生的时候,我们推荐应用PBL教学法,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PDCA循环护理方案下,提升个人能力。由此,本次实验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前往我院肿瘤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护理教学工作的应用成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前往我院肿瘤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在实习护生的资料中,观察组有男生2人,女生28人,年龄18~26岁,平均年龄(22.7±1.8)岁,对照组有男生1例,女生29例,年龄18~26岁,平均年龄(21.9±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实习生在校内考核上成绩优异,且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1.2 教学方法

对照护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主要是案例教学讲解,分析以往患者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则为PBL教学法结合PDCA循环教学。具体教学方案如下:

在PBL教学法中,由带教老师护生按5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小组教学,带教教师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带教内容为肿瘤科相关知识。在带教中,教师需要给医学生们展开典型病例的讲解,将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告知护生,让护生能够了解患者的情况[2]。接着,教师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医学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医学生们提出所看到的问题和不理解的地方,然后由护生按照之前的分组进行讨论,并最终分别给出各自的护理建议,归纳为执行方案。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并在旁边进行指导,总结实操中的问题,再对护生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分析。

在PDCA循环教学的应用中,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则是对带教计划的解读分析,考虑护生的专业情况,结合肿瘤科的特点,把控教学质量。第二阶段则是实施,即对护生进行科室介绍,明确教学目标,并对护生掌握的情况进行记录。在带教过程中,一方面确保患者护理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护生进行实际操作,并指导护生多思考、多锻炼,无论是自己操作还是观察他人操作,都要注重问题总结。此外,结合危重症患者的查房、课题分析、情境模拟等,熟悉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第三阶段则是护生综合能力指标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案例分析能力、以及最终的操作实践能力考核,评估护生的学习成果。第四阶段则是处理,即注重护生对教学上的反馈,总结教学经验,以便于调整教学计划[3]。通过和护生的交流,可以了解到带教期间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吸收、学习结果,这能够为下次教学工作指明方向。

1.3 评价标准

(1)护生的学习成果,可以从理论知识、案例分析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上开展考核,每个项目均为百分制。(2)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教学进度等方面进行问题设置,通过问卷调研进行实际情况的了解,可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生的学习成绩对比

从护理教学的质量上看,观察组护生的教学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生的学习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生的学习成绩对比(±s,分)

组别 人数 理论知识 案例分析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对照组 30 88.5±3.3 81.6±3.3 87.9±3.5观察组 30 93.1±2.9 86.5±3.5 91.1±2.7 t 5.635 5.147 4.968 P<0.05 <0.05 <0.05

2.2 两组护生对护理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在护理教学的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护生对护理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评价[n(%)]

3.讨论

为了能够适应当下护理工作的变化,提升对护生的教学质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具有必要性。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其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小组教学,将小组集合起来,围绕着某一个疾病的具体护理方案或者某一具体护理措施、观点展开探讨,加强护生之间的互相学习、相互合作的能力[4]。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模式大不相同,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理论学习,缺乏相互交流,更多的是听从带教老师整理的护理方案要点,记录和掌握。而PBL教学法是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展开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护生个人的思考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了教学的丰富性[5]。

除此之外,本次调研还结合了PDCA循环教学模式。PDCA指的是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其可以作为单一的护理方案,也可以将其应用在护生教学中。通过联合应用这一模式,能够对不同能力的护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从教学计划上进行调整,在保障肿瘤科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上,给予护生更多的临床体验,从患者病情资料分析、整理,到如何提供给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着手,通过一次次亲身体验来提升对护理工作的认识,肩负起护理人员的责任[6]。此外,要深入分析护生在教学期间存在哪些学习上的困惑,这就需要结合PBL教学,在小组间先进行问题分析,对接下来的护理方案可以通过资料查阅、个人建议分享等,提升每位护生对患者护理措施的认识,在结合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可以加深认识[7-8]。在操作能力上也可以逐步提升,而这些也需要带教老师的指导和提醒,并在最后进行经验分享、问题总结。正是这种理论到实践、实践反过来再来充实理论的反复练习过程,而PBL教学方法和PDCA循环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当下的护生提供了这一学习方式和机会,这也是护理带教教学计划制定的一次革新[9-10]。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生的教学模式减少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形成双向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并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PBL教学法结合PDCA循环教学模式,对于肿瘤科护生的教学质量提升具有不错的成果,不仅从带教老师个人水平、教学方式上提出了新的方式,也能够符合教学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故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肿瘤科教学质量资料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启发式教学查房在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PDCA循环法在肿瘤科患者换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