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分析

2021-06-11

医药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肌无力家属重症

覃 莉

(重庆两江新区第二人民医院 重庆 401123)

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免疫异常导致。此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由发生,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负担[1]。并且重症肌无力患者一旦出现肌无力危象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需要做好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2]。本文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诊治的5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5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双盲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5:14,年龄18~66岁,平均(41.53±5.43)岁,其中小学学历5例,初中学历12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2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6:13,年龄19~68岁,平均(41.34±5.78)岁,其中小学学历6例,初中学历13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0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为重症肌无力[3];(2)患者资料齐全,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家属也承诺配合研究,签署了同意书;(3)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严重脏器疾病患者以及合并其他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疾病患者;(2)有精神疾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无法正常沟通患者;(3)严重不配合研究和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肌无力危象护理等,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入院当天。护理人员向患者和家属发放CNP护理表格,并说明原因、使用方法、作用等,以便患者和家属更好的进行配合。同时,护理人员通过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对重症肌无力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通过讲解、观看视频资料等方式纠正患者和家属错误认知,帮助患者和家属树立正确观念。(2)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首先,护士要对患者进行服药指导,要求患者按时按量用药,不能私自更改,并请求家属对患者服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患者完全按照医嘱用药。其次,护士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鼓励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高纤维、高钙等营养丰富的事物,保证患者营养均衡并充足。患者住院治疗的整个期间,护士都需要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严密监测,注意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临床研究发现,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有创检查等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进而加重病情,因此一定要注意避免感染发生。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由于重症肌无力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恢复慢,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承受较多的痛苦,因此很多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不良的情况,甚至对治疗产生抗拒心理,这对疾病治疗和恢复无疑都是有害的。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视程度,多和患者沟通交流,开导患者,针对性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多向患者传达正能量,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康复信念,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来说,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肌无力危象,一定要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否则有可能导致患者丧失生命。在患者发生肌无力危象时,一定要及时吸氧,保证呼吸通畅,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需要立即协助医生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通气。(3)出院前护理。出院前护士需要回收护理表格,了解患者的感受。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小组共同讨论,明确临床护理存在的问题,以便对护理表格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护士还需要嘱咐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爱和陪伴,让患者安心养病。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HAMA评分和HDRS评分变化情况。HAMA评分:焦虑评分,总分0~50分,分数高表示焦虑严重;HDR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0~50分,分数高表示抑郁严重[4]。(2)比较两组患者对重症肌无力知识的认知水平评分以及住院天数。(3)比较两组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HDRS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HAMA、HDR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HAMA评分 t P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9 26.7±2.1 14.9±1.3 7.533 <0.05观察组 29 26.6±2.2 10.3±1.2 9.435 <0.05 t 0.214 6.049 - -P>0.05 <0.05 - -组别 例数 HDRS评分 t P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29 26.5±2.1 15.9±1.3 7.131 <0.05观察组 29 26.3±2.2 11.4±1.2 9.321 <0.05 t 0.231 8.331 - -P>0.05 <0.05 --

2.2 两组患者对重症肌无力知识的认知水平、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重症肌无力知识的认识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重症肌无力知识的认知水平评分、住院天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对重症肌无力知识的认知水平评分、住院天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认知水平评分/分 住院天数/d对照组 29 81.7±3.4 14.4±2.3观察组 29 93.2±2.4 9.7±2.1 t 7.325 7.631 P<0.05 <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20.69%,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重症肌无力作为一种常见免疫性疾病,病程比较长,发展比较缓慢,治疗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很多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严重的不良情绪,甚至有些患者会对治疗产生抵抗情绪,拒绝治疗,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有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家属成员负担。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积极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以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常规的护理措施难以实现这一目的,我院对部分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王兰君[5]在相关研究中指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优的护理效果,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降低更加明显,对肌无力认知水平评分更高,住院时间短,并且在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更少,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的研究结果与此基本一致,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重症肌无力知识的认识水平评分高,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仅6.90%。研究结果提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更好更快的恢复,可以将其作为临床护理的优良选择。

综上所述,对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者病情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值得选用。

猜你喜欢

肌无力家属重症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的肺内结外NK/T细胞淋巴瘤PET/CT显像一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Titin抗体检测在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诊断中的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