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rem护理模式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06-11张名芳

医药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康复满意度生活

张名芳

(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异常改变综合征,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高以及患者对自我健康的追求,使得临床就诊患者的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在接受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后,绝大多数患者均能够达到康复期[1]。但临床研究也指出由于受疾病的影响,导致部分患者容易出现社会功能的缺失或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Orem护理模式是临床自我护理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树立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自我调节和自我照顾的能力[3]。为进一步评价Orem护理模式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院特开展此次专题研究,现将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12月60例确诊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纳入标准:(1)入组病例均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中的相关标准诊断明确[4],且均临床治疗后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失,处于康复期;(2)患者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血管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肝肾及心肺功能障碍、智力障碍、听视力及沟通障碍、过敏体质及对酒精或药物过度依赖者。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9/11,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66岁,平均(39.80±11.23)岁;受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11例;病程3个月~6年,平均(30.16±10.22)月;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8/12,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78岁,平均(42.27±14.43)岁;受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9例,大专及以上13例;病程3个月~7年,平均(30.40±9.87)个月。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医嘱下持续给予对症抗精神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均按精神科等级护理标准及内容进行临床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安全巡视、生命体征常规监测、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环境护理、生活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均采用Orem模式予以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及内容如下。(1)生活行为康复训练:①日常生活及自我照顾技巧训练: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指导患者进行起床、洗漱、更衣、整理仪容及床铺、进餐、个人卫生、活动及购物等独立生活技能训练,与患者一同制定日常生活时间表及自理行为标准,按小组形式进行评比,鼓励患者互相督促;②文娱活动训练:定期组织体操、健身及歌唱等文艺活动或联欢会,为了提高患者的参与积极性,科室分批邀请患者家属进行观摩,对活动参与积极、表现优异患者给予嘉奖;③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精神患者康复期间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交功能障碍,临床护理人员应对可能激发患者批判性及敌对性反应的社交行为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并确定个性化训练目标,通过指导、示范、角色表演、观影心得、述说体会等形式提高患者家庭内、外发展性社交行为。(2)学习行为康复训练:定期开展读书报、编织、绘画、手工等各类学习班,通过教育性活动培养患者学习新事物的习惯;不定期开展卫生常识教育、时事形势教育、自我钱帐管理等一般性教育活动及家庭生活技能训练,帮助患者学会处理、应对各种实际问题的技能。(3)就业工作行为技能训练:培养患者兴趣爱好,依据其病情恢复及个体特点教授患者学会简单的劳动操作,如折叠纸盒、粘贴信封、清洁场地、缝制衣物、物品修理、园艺种植、工艺制作等,提高患者社会参与度。(4)心理指导与健康教育:多数患者康复期间均表现有自卑、寡言、自信心不足情况,临床护理人员应善于观察并评估患者情绪变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教育形式向患者详细讲解精神分裂症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其家庭状况及自卑情绪来源,在言语及行为上时刻维护患者自尊,帮助患者学会自我接纳,建立正确自我认知,提高其治疗及护理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1)所有患者均在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由研究人员使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进行评价[5],量表共包括日常生活能力(A1-A3)、动性和交往(B4-B8)、社会性活动技能(C9-C12)3个项目12个条目。(2)所有患者均在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由研究人员使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6],总分越低则意味患者具有更好的生活质量。(3)采用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家属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满分100分,91~100分为非常满意,91分以下75分以上为满意,不足75分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例数与满意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上述所有量表均获得专家评估,且在正式使用前邀请10名患者进行了预试验,结果所有量表信效度均适合本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录入到Excel中并经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SFP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QL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SSFPI SQLS干预前 干预后4周 干预前 干预后4周观察组 30 21.10±1.6734.94±3.07▲ 73.46±5.26 30.03±3.16▲对照组 30 21.35±1.7826.84±4.19▲ 73.80±4.11 37.26±1.07▲t值 0.561 8.541 0.279 11.870 P值 0.577 <0.001 0.781 <0.001

2.2 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讨论

3.1 康复期分裂症患者接受Orem护理对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

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自卑以及受临床症状的影响,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社会功能缺陷,部分严重患者甚至产生厌世情绪,不利于后期治疗的顺利开展和患者本身心理健康。李琳琳[7]在研究中提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通过营造优良住院环境、提高认知干预、训练职业技能、加强用药指导以及积极的家庭干预来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本研究提出应用的应用Orem护理模式,通过生活行为、学习行为、就业工作行为等干预措施来不断增强患者对回归社会的希望水平,促进患者主动去通过强大自身来适应外界环境,因此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SFPI总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和同期对照组。

3.2 康复期分裂症患者接受Orem护理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康复期分裂症患者渴望能够回归到正常的社会中,并获得其他人群的正常对待,这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本身的社会功能,而且也能够促进患者心理健康,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余拾香等[9]在研究中提出针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来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出发点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的重心也是建立在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干预基础之上。本研究在利用Orem护理模式开展针对性的干预过程中,也加强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不仅能够消除患者对疾病而产生的负性情绪,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水平;李淼等的研究中也获得了验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开展Orem护理模式后,SQLS总评分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而且随着干预效果的体现,也使得患者对Orem干预的认同和满意,因此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再次说明Orem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的社生活质量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Orem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患者家属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康复满意度生活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