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1-06-11刘秋芳

医药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脂蛋白阿托炎性

刘秋芳

(临淄区妇幼保健院<齐都医院>药剂科 山东 淄博 255400)

临床探讨冠心病,即冠状动脉血管硬化病变,发病后,患者发生血管管腔堵塞或者狭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胸痛、乏力以及胸闷等,若情况严重,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来有效控制这一疾病进展,效果理想。分析得出,给予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应考虑联合用药。本组选择100例患者,探讨了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50例,男女31例、19例,年龄60~78岁,中位66.5岁;病程在2~11年,中位6.5年;对照组患者,男女30例、20例,年龄61~77岁,中位66.0岁,病程在1~10年,中位6.6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当代诊断和治疗:临床实用对策》[2];没有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Ⅱ~Ⅳ级;自愿入组。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有急性心力衰竭,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加重心力衰竭;药物过敏;有糖尿病病史或者高血压病史,目前血糖或者血压控制不良;存在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待患者入院,为患者提供吸氧支持、扩充血管等处理。

将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中,睡前口服,用药剂量是10 mg,每天用药1次,共计治疗30 d。

实验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465)治疗,每次用药20 mg,每天用药3次,共计治疗30 d。

1.3 评价指标

(1)睡眠质量评分: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数据统计[3]。(2)治疗之后,患者消失各项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已经将正常血脂恢复,判定显效;患者缓解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存在心绞痛,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患者逐渐恢复正常血脂水平,为有效;有别于以上情况,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办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血脂比较

实验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s,mmol/L)

组别 例数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实验组 50 2.27±0.36 1.35±0.38 0.91±0.22 1.22±0.43对照组 50 3.32±0.36 1.96±0.27 0.66±0.26 1.78±0.51 t 14.5833 9.2531 5.1903 5.9360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后明显更低,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更低,两组进行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将两组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睡眠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睡眠质量评分治疗前后对比(±s)

组别 例数 TNF-α/(ng·L-1) Hs-CRP/(mg·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50 265.11±31.26 92.67±19.28 6.02±1.22 2.62±0.33对照组 50 263.96±30.95 178.95±25.74 5.98±1.12 4.26±0.55 t 0.1849 18.9705 0.1708 18.0799 P>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睡眠质量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50 18.11±2.47 7.38±1.66对照组 50 17.95±2.52 11.67±2.48 t 0.3206 10.1648 P>0.05 <0.05

3.讨论

分析冠心病疾病特点,影响因素包括高血糖、感染、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等,发病后,患者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情况,属于慢性疾病,临床常见冠心病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患者容易死亡,病程较长。目前临床主要利用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常用纤溶药物、抗血栓、钙通道阻断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多种药物协调应用,将治疗患者目的有效实现。

冠心病可将心肌纤维化诱发,可导致患者发生心肌梗死,严重影响患者心脏收缩功能以及舒张功能,伴随患者延长病症病程,患者心肌发生代偿性肥大增生情况,患者心肌射血能力明显下降,患者临床诊治困难程度明显增加,最终导致患者死亡[4]。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由于疾病难以治愈,应给予患者实施长期治疗,对患者开展强化治疗,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有效控制[5]。

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合成降脂药,发挥多方面作用,对胆固醇合成起到减少作用,将还原酶抑制,促使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下降,对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抑制,将患者冠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另外,应用这一药物治疗,促进患者产生以及繁殖心肌细胞,将患者心肌功能有效恢复,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凝作用,促使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等指标改善,将纤溶激活,将冠脉扩张,促使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应改善。

曲美他嗪作为哌嗪类衍生物质,将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有效抑制,将患者线粒体的能量代谢明显提高,对患者心肌细胞氧供平衡有效调节,将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起效虽然较为缓慢,但是可以长时间发挥积极治疗作用[6]。另外,应用这一药物治疗,将患者血管阻力明显减轻,促使患者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强,增强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心肌代谢以及心脏能力生成,将这一药物合理应用,明显改善患者心肌需氧量,促使患者心肌功能明显改善[7]。

相关性文献报道,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效可行,有效将患者病情改善,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冠心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方案,抑制患者机体内线粒体酶,促使患者血流恢复,对患者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效果,促使患者血液粘稠度明显下降,将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对患者冠状动脉进行扩张,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提高。采用联合用药,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明显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况以及心肌供氧情况,将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下降,通过多种途径,将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利用这一治疗方案,促使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将患者发作心绞痛次数明显减少,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临床总结得出,利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将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加速清除,保护患者心血管,降血脂,促使患者下降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有效抑制,但是,单药治疗,效果不良。

本组实验结论得出: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更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更高,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后明显更低,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更低。结果证实,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荐。

综合以上得出,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睡眠质量、血脂、血清炎性因子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荐。后续探讨方向是增加样本量、研究药物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脂蛋白阿托炎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