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刷检和灌洗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2021-06-11时会会

医药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阳性率

张 亮,时会会

(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江苏 连云港 222300)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的临床患病率较高,并且呈现升高的趋势,肺癌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与疾病诊断时间具有密切关系。支气管镜是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在直视下或刷检下对获取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为患者的治疗方法提供指导[1]。周围型肺癌是肺癌中的常见种类,但是据研究数据发现,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以致于确诊时多为晚期。周围性肺癌与吸烟史、电离辐射、遗传基因、环境、大气污染具有密切关系,吸烟患者会引发细胞转化,最后发生癌变,长期接触硅、铍、镉等物质同样会提升肺癌的患病率。为了更好地保证肺癌患者预后,需要提升临床诊断率。此次研究为探究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刷检和灌洗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结果的效果,选择我院就诊的10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分别采用气管镜肺活检技术获取标本、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刷检和灌洗获取标本,对比诊断结果来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00例,在双盲法下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气管镜肺活检技术获取标本)与观察组(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刷检和灌洗获取标本),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3.15±3.15)岁。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43.79±3.25)岁。纳入标准:(1)此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2)疑似肺癌的患者;(3)患者知晓此次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4)患者预计生存期>12个月。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癌症的患者;(2)精神类疾病的患者;(3)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患者;(4)临床资料缺失的患者。两组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仪器:两组均使用美国Mill-Rose公司生产的气管镜,型号为:Olympus BF-240,使用的穿刺针型号为SMW122。

对照组接受气管镜肺活检技术获取标本,告知患者在检测前6 h禁食,麻醉方式为雾化麻醉,避免镇咳。指导患者采用平卧体位,术中吸氧处理,做好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测,利用X线片和胸部CT,对可疑病变的位置进行反复观察。在患者的患处位置放置支气管镜,并且调整患者呼吸,在患者呼吸时将活检钳放置其中,调整深度,摄取少量的组织,将摄取的组织送至病理学检查。

观察组接受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刷检和灌洗获取标本,在对照组获取标本的方式上,应用细胞刷刷检,次数为3次。后将取得样本送检待查。灌洗使用生理盐水,将灌洗液回收并且送至病理检验,如果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较大,需要立刻停止活检,并且术后做好体征观察,针对气胸患者需要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周围性肺癌患者经过不同诊断方式下的阳性率。周围性肺癌阳性评估标准:细胞学检测为可见恶性肿瘤细胞。(2)观察两组周围性肺癌患者在临床检查中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周围性肺癌患者经过不同诊断方式下的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周围性肺癌患者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周围性肺癌患者经过不同诊断方式下的阳性率比较[n(%)]

2.2 两组周围性肺癌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周围性肺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气胸患者中,4例气胸患者经过短暂的休息后痊愈,1例气胸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20例咯血患者中,2例为大咯血,经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对照组为28.0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周围性肺癌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3.讨论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压力的增加,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临床确诊多为晚期,药物化疗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化疗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也可以对身体造成伤害,身体的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停止化疗后患者的疾病容易恶化[2]。

周围型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和发热,患者有局限性胸痛或肩痛,轻度胸痛不一定伴有胸膜浸润,晚期肺癌患者容易出现严重胸痛,还会出现广泛胸膜转移。据调查发现,周围性肺癌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的现象,用药治疗后,可出现短期降温现象。当药物停止使用后,周围性肺癌患者会出现发热反复发作。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外科治疗切除病变组织,将未病变的组织保留下来,但是,周围性肺癌患者的化疗敏感性较差,通过术后辅助化疗,来将微小的组织转移,预防疾病的再次复发。周围性肺癌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周围性肺癌患者早期干预治疗非常重要[3]。

支气管镜检查作为一种常规的肺癌诊断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活检或刷检可用于病理或细胞学检查,可指导手术或放化疗。支气管镜下的肺活检,手术前的增强CT定位,可以通过特别设计的针头和导管穿透气道壁,抽取细胞或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学或病例研究,以确定诊断。患者只能通过纵隔镜检查获得组织,创伤较大。应用支气管镜肺活检对患者有益,主要的优势体现在:并发症少、检测率高,操作简单。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要考核检测的安全性,考虑疾病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4]。在检查前,需要进行全麻处理,为患者提供氧气,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测,及时处理并发症和突发事件,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及时终止手术。

对于周围型肺癌合并节段性支气管下病变,支气管镜检查的作用有限,仅通过传统的刷检和灌洗检查阳性率低,部分患者病变部位受到胸部或纵隔血管的限制,无法进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式可以扩大了传统支气管镜检查的范围,对周围型肺癌检测具有明显优势。纤维支气管镜作为早期肺癌的主要诊断方法,目前仍主要用于活检和刷检,直视下可以从节段性支气管的病变部位取材或刷检,对3~4级以上气道肿块的诊断敏感性超过95%。对于显微镜下阴性的周围型肺癌,显微镜下定位困难,诊断的敏感性较低,需要反复检查,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心理压力[5]。随着肺部诊断技术的发展,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取得了重要成就,该检查方式,具有可反复检测性,安全性较高,方便简单并且效果理想。但是,在使用支气管镜肺活检前需要做好患者的宣教,告知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生活习惯,做好个人卫生,听从医师指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支气管镜肺活检有利于避免放射线照射而造成的放射损伤。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刷检和灌洗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结合此次样本的研究数据发现,观察组周围性肺癌患者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周围性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支气管镜肺活检、刷检和灌洗结合对周围型肺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设备使用简单,可以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综上所述,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刷检和灌洗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具有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阳性率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