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观察

2021-06-11艾池波熊怡婷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7期
关键词:经颅高压氧疗程

艾池波,熊怡婷(通讯作者)

(云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重庆 445000)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一种患脑卒中之后引发的并发症,指的是脑卒中造成的抑郁性的障碍[1]。PSD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0%~60%,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患者患上脑卒中之后出现脑卒中后抑郁的概率为17%,而脑卒中后抑郁一般在患者患上脑卒中之后的3~6个月的发病率最高[2]。该疾病对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又很大危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致残率与致死率[3]。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方式有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但是单独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并且不良反应较多,安全性低,单独使用物理治疗的疗效也不佳,并且治疗周期较长,花费高。本文就此选取了2020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4例,并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7例。研究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最高65岁,最低48岁,平均(58.76±3.45)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1年,平均(2.7±1.1)年;对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最高67岁,最低47岁,平均(58.43±3.89)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年,平均(2.8±1.2)年。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脑卒中符合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头CT或MRI确诊[4];没有精神病史;患者及家属均知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有其他重大器官疾病者;在半月内使用过抗精神药物者。

1.2 方法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都给予20 mg的西酞普兰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的患者采取高压氧治疗的方式,治疗过程为:将压力设置为2.0ATA,加压时间为20 min,然后进行1小时的稳压,为患者进行1 h的间断吸氧,每日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相隔4d左右,一共需要治疗3个疗程;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进行治疗,治疗仪器为经颅磁刺激器,单线圈,产生1.5T的磁场。需要注意保持整个治疗环境的安静与舒适,提醒患者保持仰卧或者坐位姿势,然后将全身放松,头部不要转动,同时去除患者身上的一切金属物品,将仪器开启后检验运动阈值,将线圈的正面放置在患者左额叶前部背外侧(DIPFC),与患者治疗部位的头皮相切,设定刺激的频率为10 Hz,刺激的强度为80%的静息运动阈值,刺激的时间为4 s,刺激的间隔时间为56 s,每次治疗的时间为20 min,每天进行1次治疗,每周进行5次治疗为1个疗程,一共需要2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1)分析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以及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若患者HAMD评分大于24分,表示患者为重度抑郁;若患者HAMD评分在8~24分之间,则表示患者为轻中度抑郁;若患者HAMD评分小于8分,则表示患者无抑郁。若患者PSQI评分大于7分,则表示患者存在睡眠障碍;若患者PSQI评分在3~7分之间,则表示患者睡眠质量一般;若患者PSQI评分小于3分,则表示患者睡眠质量很好[5]。(2)按照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减少率评价疗效,痊愈:减少率为75%~100%;显著进步:减少率为50%~74%;进步:减少率为25%~49%;无效:减少率为0~24%[6]。其中治疗有效患者例数=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患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代入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算。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HAMD、PSQ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以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以及PSQI评分比治疗前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AMD、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MD、PSQ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HAMD、PSQI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HAMD PSQI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7 17.4±5.6 9.6±3.5 12.5±4.4 6.8±2.6对照组 37 16.9±3.8 12.5±3.2 13.1±4.8 9.2±2.2 t 0.4494 3.7197 0.5605 4.2863 P 0.6545 0.0004 0.5769 <0.00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62.16%,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损害,甚至造成残疾,还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除此之外疾病治疗费用也非常高昂,对患者的家庭经济形成很大负担。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会出现缺损,这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长时间会造成患者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引发脑卒中后抑郁症,进一步使患者失去康复的希望以及治疗的动力,最终会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身体恢复速度缓慢,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有自杀的倾向[7]。

高压氧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中能够使患者的学氧含量和氧分压都得到提升,并增强患者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内的氧分子的弥散力,改善患者由于脑缺氧受到的损害,不仅可以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速度加快,还可以使患者情感得到更快的恢复,有相关的研究指出在脑卒中抑郁的治疗中应用高压氧的治疗有效率非常显著[8]。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在康复领域中慢慢兴起的物理治疗方式,具有无创性的特点,该治疗方式利用的是神经电生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皮质以及脑血流的兴奋度[9]。多项研究都表明该治疗方式在治疗患者抑郁、焦虑障碍症中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的缺损减小,重建患者的皮质功能,并且在停止刺激之后还能够持续产生生物学效应一段时间,对重塑患者局部的神经网膜以及大脑皮质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研究组患者在经过HAMD、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使用。

猜你喜欢

经颅高压氧疗程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治子宫脱垂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
高压氧与药物联合治疗美尼尔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