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1-06-10杨强旭

决策探索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创新创业

杨强旭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创客运动进入中国,高职院校提出了“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的诞生,进一步丰富了创新创业的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提升了自我竞争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继续深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高职“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要求

(一)分阶段稳步前行

“三段三融合”中“三段”指的是创新创业普及教育阶段、提升活动阶段、创业实践阶段。这一模式要求教学内容要适合所有学生,是全程化,而不是只在某一个阶段或者学期进行教学。在教学时,高职院校的教师一定要根据要求,制定相应的学期计划。

(二)完善课程体系

“三段三融合”中“三融合”指的是专业的基本能力、项目制作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与相对应的创新能力的融合。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校,在新的教育模式下,需要改进传统课程体系,内容不能单纯是相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配备相对应的跨专业知识。课程可以分为专业能力课程、综合素质提升课程、思维能力课程,通过课程之间的互相融合、搭配,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学生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

(三)提高学生素养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准确的个人定位,形成创新创业内涵塑造,如主动性学习、上进心和生活积极性,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和企业刚性需求的认识,强化个人社会适应能力、抗风险承受力的情况,提高个人实践能力、自我营销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高职院校实施“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基本都是结合教学目标,以课本为中心,在教室进行教学,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记录、背诵,学习的中心完全是以教师为主体,而“三段三融合”的教学模式则需要改变这一个理念。在新的模式下,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本只是引导教学的一个方向,学习的环境也不限于教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引路人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依据专业、爱好、经历,积极参与到主题学习的设计过程中,提升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创新创业思维能力。

(二)优化教学团队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合理的师资配置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校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优化师资队伍。第一,需要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第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客座教师或跨界教师,使教师队伍更加多元化。第三,组织本校教师与兄弟学校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学习,通过思维的碰撞,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第四,选取骨干教师组建创客团队,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的创造、孵化等,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营造开放基地

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开放、公平的线上线下交流学习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这一新的教育模式是让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构建一个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分享的交互平台。高职院校可以在学校为学生搭建实践空间,还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创建一個校企的创客平台,不仅能让学生进行实践,还能促使项目落地。同时,在创新创业教学中,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找到差距,在比赛中进步。

(四)创建实施模式

通过基地平台创建实施计划型模式。通过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大学生职业规划、学生家族创业史和工作认知,举办创业和创新研讨会,进行个人定位和职业规划模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进而通过对“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不同专业同类对比探讨和专业技能大赛等,探索社会和企业的刚性需求和人才教育之间的联系。将个人内涵塑造和综合素质能力整合到个人自我营销中。通过不同平台的展示、寻求合作伙伴和意向团队,增加成果转化机会,加速实践锻炼,使创新创业人才教育贯穿全程。

三、高职院校实施“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创新创业意识行为的培养

结合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和第二课堂成绩单等方案,充分利用学校人才教育的实施过程,通过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大学生职业规划、学生家族创业史和工作认知,举办创业和创新研讨会,进行个人自我定位和职业规划模拟,营造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文化氛围等举措,对学校和家庭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进行个人定位和内涵塑造。

(二)能力素质的塑造与强化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社会和企业的刚性需求,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不同专业同类对比探讨和专业技能大赛等,以赛促学,以赛促能,不断磨练学生意志,强化个人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参与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三)成果转化式实践

不断创造创新创业环境,加强人才教育各个环节,搭建互联信息平台,促使创新创业成果落地,提供成果转化机会,加速实践锻炼过程,使创新创业人才教育贯穿全程,注重个人营销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高职“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新时代下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将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整改,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相互融合,为培养出高素质高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段三融合”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模式的形成,能有效地促进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与专业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深度融合,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模式,从而达到新模式下的教育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赵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全程化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36):228-229.

[2]陈翔.以思想政治教育带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5):11-12.

[3]于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9(08):76-77.

[4]何文波.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就业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5):149-151.

[5]谢家建,伍静.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教育模式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89-91.

【本文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红色指挥棒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SK20-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