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2016-11-28庞立伟

中国市场 2016年40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

庞立伟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对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整体背景环境和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有效路径,以寻找一条更为合适、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道路,从而推动我国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的大力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创业型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理论思考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0.164

在21世纪这个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教育事业更为重视,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才的需求。创新成为大家亘古不变的话题。为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各大高校都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使其能够更快地融入社会。比起理论知识来,更重视对人才的能力培养。因此,必须选择科学的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探索正确的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路径,以保障高校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的高效性。

1 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在创业教育中创新是其最基础的部分,是逻辑起点,更是学生们参与创业的主要动力。创新不仅仅是某一个创业想法,更是一种理念,要求学校在实施创业教育时,能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以便于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增加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近来,创新已经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内容之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各大高校需要贯彻落实的主要课题。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创新理论在很多书籍中都有提及。例如:法国经济学家Richard de Cantillon首次提出了“创业”概念,美国学者Francis Walker于1844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阐述了创业者模型。因而“创新创业”这一概念具有强大的理论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不只是存在于某一个教育时间段,而应当是一种终身学习,需要培养学生创业思维,增强其创业意识,以满足高校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此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让其能够朝着自己的梦想踏实地前进。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需要明确创新、创业目标,将基础教育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参加更多的经济活动,把学生的思维理念转化为社会效益,建立健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路。

2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路径的背景环境

2.1 国家政策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

高校的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开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实施。教育部门也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相比过去的传统教育,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全新教育模式,而创新创业教育这种理念更具有独特性和时代性。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的基础并不是专业,而是学生的创业需求,这种教育模式更凸显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符合社会对当下人才的要求。

2.2 大学生的创业需求

当下,大学生的创业需求越来越大,据调查发现愿意接受创业教育系统化培训的学生占了三成,而具有强烈意愿的则也占10%。对于不同学生的创业需求,应当实施不同的创业教育,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的受众性

虽然现在人们对创新创业已经不再陌生,大家逐渐接受,但如何将创新创业观念深入每个学生的思想中,还是个问题。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是否被大家所接受,也是需要被关注的重点。因而在选择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路径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这因素。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以专业教育为重心,更要重视整个课程体系以及教育环境建设方面的内容。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还处于过渡期,需要一步一步地去适应。

2.4 创新创业的条件因素

推动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的发展是需要一定经济条件支持,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达到要求。开展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校领导的支持,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教育管理体系,设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创建优秀的师资团队。除此之外,还应当创建孵化基地,建立信息化体系。现如今,许多高校都已经开始推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以推动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实施科学的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不仅要从固有的教育观念中脱离出来,还需要克服消极思想,积极地展开各项创业教育活动,选择恰当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充分利用逆思维,从教育成果来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部分高校认为大学生的创业应该是在离开学校之后再进行的,学校不适合创业,此话虽有道理,但这对那些已经拥有创业想法和具备创业能力的学生来说是有误的。而且学校作为教育主体,更是应当为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环境,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3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路径

3.1 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创新,做好创新思维培养

在实施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的时候,可减少理论知识教育的比例,即使是对于没有任何创业理论的人也能够进行创新教育。以梦想为动力,培养第一创新思维。可充分利用反向思维,直接从实践结果推出创新理论,在恰当的时候转换传统的教育路径。在创新创业初期,更为重要的是专业知识的扩展,而不是一味地传达专业特点。而且创新本身就是一个思维变化的过程,因而需要允许适当的变化,而不是一直坚持固有思维。

除此之外,还应当重视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深入指导。高校的招生部门不仅要为学校招来学生,还应当引进优秀的人才,维持人脉,做好政策牵引和环境构建等工作。应当培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以给予学生更为专业的创业指导,做好孵化工作。

在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学生有所要求,更应当对教师的教学作出要求,将更具逻辑性地合理的指导贯彻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多角度的指导可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3.2 多路径发展,拓宽专业思维

在选择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时候,我们可以多路径发展,可拓宽专业思想,不需要固定单一路线,也无须限制专业界限,打破传统思维,可利用三维重组的方式来创新创业。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不仅可学习对口专业的学科内容,还可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将其作为第二内容的学习,尤其要重视对经济思维的培养。可将校本创新思路作为中心,向外发散,多路径发展,创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合作。

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如果将专业细分得太详细,就不利于对专业之间合作的学习。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应当重视互联网思维的培养,需将互联网思维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以提高知识的延伸性。

3.3 在管理上实施“高准入、先退出”原则

“高准入”原则的前提条件是“零基础”,其强调的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业的时候,应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学校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相结合,以此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层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原则下,应尽可能地覆盖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对于专业的创业指导教师来说,其需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每一个创业理念,认真对待每一个创业想法。创新不但是学生应学习的内容,也是教师需要面对的课题。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才更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先退出”原则指的是退出机制,这一机制的产生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失败”,不是所有的创业都能成功,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当先引导学生接受“失败”。在设计的时候,可设计多个层面,比如:“创新创业方案退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退出”等。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业尝试平台,而不是他们的创业工作,因而必须清楚地区别价值型创新和功利型创新。

3.4 加强策略指导,培养逆向思维

在策略指导方面,要弄清楚重点,相比于项目过程来说更应重视对项目成果的逻辑引导。这并不是说之前所研究的方式不对,而是更关注于实施科学的策略,提高价值度。在大学生创业初期,其需要考虑的因素十分多,如果其能够实施有效的策略成本,则有利于培养其创业思维,运用科学的创新方式。

逆向思维则是要求学生能够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反推,引导其对项目进行反向评价。逆向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实践成果的多元开发,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种反推反思考能力在学生们未来的创新创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创业不会一帆风顺,在逆境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掌握好逆向思维,则更容易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逆向实践也是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的一种转变,需要高校、政府和相关单位之间的配合,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

3.5 建立孵化教育基地,开展创新合作

为促进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的发展,则必须建立科学的孵化教育基地,创建相关实验室,系统化地实施创新创业培养。对于拥有良好经济条件的高校来说,应适当引进高端设备,创建模拟实验室,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来促进大学生创业。

完善的孵化教育基地,不仅需要具备实际可操作性,还应当满足虚拟性条件。面对一些交互性强的创业课题时,可通过实验室来进行实战模拟,通过情景化、沙盘化来创建真实的阵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直接参与到相关社会活动中。

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开展创新合作工作,无论是高校之间的合作,还是高校和政府的合作,亦或是高校和企业的合作,都应当重视。高校可以通过这些合作派部分教师或学生参与到相关单位的创新创业活动中。另外,还可针对于此制定科学的评价体制,以推动学生的创业发展。有效的创新合作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社会,也能够向社会各单位各企业输送创业型人才。

4 结 论

优化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寻找创新创业大平台最佳教育路径,是21世纪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今,社会最需要的便是创新型人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创业人才。各大高校为满足社会当下的人才需求,纷纷从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中创新创业又是重要课题。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实用型人才,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则必须加强对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的研究,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积极与社会企业、政府单位进行有效合作,以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有效性地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宋之帅.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4.

[2]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柴旭东.基于隐性知识的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5]胡鞍钢,王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与目标[J].国情报告,2009(12).

[6]叶净.德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
基于技术融合的卓越型电力信息工程教育研究
基于 SYB培训理念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改的探索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