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推进阅读学分制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1-06-10冀晓宏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财经大学学分制书目

冀晓宏

(内蒙古财经大学 图书馆,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一、阅读学分制

阅读学分制度是图书馆按照一定的标准,在一定时期内把读者阅读情况转化为相应数量的学分,读者按照学分的多少获得图书馆一定的奖励和享受一定服务的图书馆阅读管理制度。按我国高校学分的设置来看,阅读学分应该是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图书馆依据学校学分制实施方案和相关创新学分实施办法,制定相应学生阅读学分实施办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相应学分。阅读学分的设置是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和大学生创新学分的全面实施条件下衍生而出的。

阅读学分制度可以由图书馆联合广大师生读者一起制订。阅读学分制不仅相对科学公平,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竞争性,有助于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图书馆的文献阅读率。它还能够规避当前规章制度中的某些惩罚性条款所遭遇的尴尬与困顿,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二、高校图书馆推进阅读学分制的现状

高校虽然未普及“读学分制,但也有不少高校已认识到阅读学分制的重要性,意识到将阅读教育纳入学分制体系的优势,探索并积极制定着适合自身的阅读学分制推进管理机制。各校制定的阅读学分管理办法各有不同,分值一般设置为 1-5分,有选修、必修等不同形式[1]。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了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在2018年推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这不仅是学校本科教育实施学分制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本、专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补充和完善。该校对本科生、专科生分别制定出“第二课堂各模块积分限定表”、“第二课堂”活动积分兑换标准以及详细的积分学分计算办法,学生可通过“到梦空间”第二课堂成绩单平台进行认证和记录,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获得第二课堂活动积分15分,可折算兑换“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1分,学生毕业时学院统一将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审核结果报至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工作指导委员会进行最终审核,审核通过后报教务处换取学分并将盖章认定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入档等细则。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开展了阅读学分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着来自理念和实践层面的阻力。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高等学校推进阅读学分制的现状,通过问卷星平台对15所高等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参与调查问卷的有以下15所高校:内蒙古民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西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吉首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大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通过问卷分析,15所高校中已有7所高校实行阅读学分制,调查结果显示已实施阅读学分制的学校占46.67%,其他高校虽然暂时没有实行阅读学分制,但都有意向实施阅读学分制。表1为已实施阅读学分制学校的情况调查表。

表1 已实施阅读学分制学校的情况调查表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有关“阅读学分的类型”,答卷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此问题为多选题,其中奖励学分与创新学分所占比例相同,占86.67%,第二课堂学分占60%,本科生课外学分占46.67%,其他类学分中没有体现更多类型的学分,可见相比之下大部分高校偏向于用奖励学分与创新学分来考核学生的阅读状况。

第二,有关“认定机构”,答卷人虽然持有不同的观点,此问题依然为多选题,但对教务处为认定机构的占100%,团委与图书馆分别占33.33%、26.67%,虽然团委与图书馆是具体的组织部门、实施部门,占据工作的核心环节,但最终还是由教务处来做最终的认定学分工作。

第三,有关学生阅读的考核办法,问卷调查体现为学生阅读的考核办法内容丰富,通过读书笔记考核占100%,通过阅读学习论文考核占86.67%,通过参加阅读活动占80%,通过借阅量占66.67%。

第四,有关阅读学分标准,93.33%的学校认为学分标准为2分比较合适,6.67%的学校认为学分标准为3分比较合适。

第五,有关指定阅读书目以及阅读的图书种类,73.33%的高校都设有指定的书目,大学生阅读书目中文学类图书占比最高,达到93.33%,专业类图书比较少。

三、高校图书馆推进阅读学分制的对策分析

(一)搭建智慧化阅读学分制平台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再发展到智慧图书馆[2]。在目前的智慧化阶段,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推进阅读学分制,需要搭建智慧化阅读学分制平台。图书馆在推行阅读学分制过程中需要有两类资源支撑,一是用于阅读推广文献信息资源,二是读者信息资源(读者所产生的阅读行为、阅读规律等信息以及其心理偏好等)。因此阅读学分制资源知识库的构建需要以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读者信息资源为基础,利用WEB挖掘技术、知识挖掘技术以及数据库相关技术等深入挖掘两类资源,构建阅读推广书籍、文献等资源知识库以及读者信息资源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读者画像”,如图1所示。

图1 阅读学分制资源知识挖掘框架

(二)确立阅读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互动机制

高校图书馆推进阅读学分制应注重阅读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互动。首先,阅读的内容要与其他教育环节相衔接。阅读教育虽然能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但阅读内容也不能天马行空、无边无际,要配合专业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与实践的需要, 对阅读书目按专业进行适当区分和限制, 设置不同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避免全校学生使用同一个阅读书目。其次,阅读的过程要与其他教育环节相衔接。阅读教育要先易后难, 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安排不同年级的阅读书目, 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阅读。最后,阅读的管理要与其他教育环节相衔接。对学生阅读教育的监督既是难点,又是薄弱环节, 可将学生的专业教育、科学研究以及社会调查与实践等环节与阅读教育进行融合[3]。

(三)加大阅读学分制的宣传推广力度

高校图书馆推进阅读学分制需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实则主要取决于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对阅读学分制的接受程度[4]。阅读学分制要长久开设和不断发展, 阅读书目最为重要,必须赢得学生的支持和欢迎。所以,从短期而言,实施阅读学分制的首要问题是通过口碑、“福利”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长期而言,加大宣传推广阅读学分制,不仅要依赖于图书馆馆藏资源,还要借助于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媒体平台,有效推进符合当下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模式,尤其是符合年轻一代的阅读需求,不仅推进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还进一步培养了大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推进社会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制度保障机制

“先进的大学制度,是统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5]。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就不会有持续性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对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有基础性的意义。“阅读学分制”没有切实的制度保障,只会变成一纸空文,一个口号,要改变大学阅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大学生阅读危机,必须有强有力的完善的制度保障。首先,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阅读学分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如《温州大学学生课外读书活动实施细则》规定:“完成学生阅读书目的最后评阅,符合认定条件的给予2个学分”;其次,建立相应的阅读学分工作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能应是组织协调与阅读学分制、阅读教育相关的各方面工作、阅读书目的推荐、阅读报告的考核与评价、成绩汇总和补考等工作;最后,制定合理的阅读学分认定办法。图书馆应是此办法的主要执行者,要全面反映阅读活动的实际情况,阅读活动形式多样,难度不同、时长不同、任务不同,读书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也不同。

四、结论

在高校实践中目前阅读学分制仍处在起步阶段[6],阅读学分制是基于学分制下图书馆融入高校教学管理活动而产生的新兴事物,它不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创新,也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创新。高校图书馆应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并推进有效的阅读学分制。

猜你喜欢

财经大学学分制书目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王梦媛作品
Analysis on themes of Enemies
沈豪杰、孙占平作品
寻找最美校园 吉林财经大学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