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1-06-10陈玉和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研究生马克思主义

陈玉和,韩 鹏

(内蒙古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2020年9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在总体指导思想之后谈到的第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其中鲜明地指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开全开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由此可见,研究生课程思政成为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重要内容,这也是进一步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体现。如何在除思政课以外的公共课和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切实借助于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研究生课程教学面临的新的重要任务。那么,对于《中级政治经济学》这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内嵌育人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无形渗透育人理念,在课后持久发挥形塑学生三观的育人效力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1-3]。

一、《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基本情况

(一)《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开设与主要内容

《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是内蒙古财经大学2019年研究生教学方案新开设的课程,是2学分(36课时)的专业必修课。虽然这一课程是新开课程,但其在国内其他高校早已有之,相应的也有较为成熟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级政治经济学》教材。本课程旨在增加大量本科教材没有谈及的新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作了更加全面深入的阐述。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逻辑展开顺序,以专题方式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时代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讨论和研究,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方法论与历史发展,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货币与金融,产权、企业与制度变迁,积累、增长与危机等五个专题内容[4]。

(二)《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

《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作为政治经济学专业学术硕士的专业必修课,其在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基础作用。相应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课程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保障。对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总体上主要体现于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内容中的理论内核为依托,结合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基本原理学习的深度、掌握基本原理在现时代的现实应用价值、把握基本原理在马恩去世后创新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研究动态。

2.能力目标

通过课程内容本身蕴含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拓展的国内外理论前沿,拓展的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等内容的学习,充分发挥本课程在科学思维能力、理论解释现实能力方面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目标。这些能力具体体现在科学研究能力、理性洞察世界的能力、自觉思考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应用论证解答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3.价值观目标

依托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丰富育人元素,借助于能力素养的提升,发挥课程在形塑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人性维度、志趣情怀和学会学习等方面。人性维度中,帮助学生探索学习本课程对自己或他人的意义;志趣情怀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新的感受、产生新的兴趣,形成新的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学会学习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形成具有自我导向性的自觉学习,以内在知识、能力、价值观的丰满和爱国爱党有责任担当的泰然处事情怀作为自己终身学习的信条。

(三)《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学情分析

《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面向内蒙古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即其主要面向政治经济学专业学术硕士开设课程。从内蒙古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学术硕士招收数量和生源情况看,修读本课程的学生具有学生数量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相对弱等特点。

修读学生数量方面,自2019年《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开设以来,已为2018-2019级学生开设两轮本课程,共有7名学生修读了本课程。总体上看,由于政治经济学专业学术硕士招生规模有限,直接导致修读本课程的学生较少。

修读学生理论基础方面,总体上学生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相对较弱,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部分学生为调剂生,仅仅是在本科第1学期修读过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但在考研中,由于并未报考政治经济学专业,因而在专业课复习中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再次的系统复习和学习,这些状况直接导致这些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第二,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除《〈资本论〉研读》课程为修读《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提供一定的帮助外,其他课程均不能很好地形成对《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支撑,加之《资本论》研读课程教学课时数大大减少,学生在修读《资本论》研读时并没有较为充分的时间消化吸收重要的基本原理,这也不利于《中级政治经济学》这门后修课程的学习。

二、《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线索与结合点

(一)《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线索

从《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基本教学内容本身出发,结合课程本身理论性强、与现实联系密切且现实中的诸多问题亟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给予深度剖析和解读、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丰富等特点,在《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探索中,提炼出五条线索来统领课程整体的思政维度。

1.伟人经历之线

以马克思本人坚持不懈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奋斗终生的事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研究、认真工作、坚韧不拔、积极乐观、健康的学习工作生活态度。

2.国家发展之线

以课程内容中的基本知识点为依托,注重内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五大”发展理念、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等内容。提高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系统解释国内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

3.历史现实之线

注重结合国内外,特别是国内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以国际的视野、历史比较的分析形成对国家大事的正确认识和看待,引导学生依托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自觉掌握了解理论与现实前沿动态的意识和能力。

4.理论创新发展之线

注重结合国内外,特别是国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引导学生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比较分析中正确客观看待学术前沿动态。提高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5.世界观方法论之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天然就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理论体系本身的深入挖掘和学习,就需要一以贯之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学内容中自然蕴涵但依然需要深刻系统挖掘的育人元素。

(二)《中级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结合的内容领域与目标

在确定上述内源于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的思政线索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中确定的五个专题,分别有针对性地发掘思政育人元素与教学内容可以融合对接的内容领域,并明确这样的结合可以发挥怎样的育人功效。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结合的内容领域与目标

三、《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设计

在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后的《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系统设计来实现。具体来说,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环节有机统一、依托学习通平台,重在让学生深度参与课程研习,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课前预习。通过派发课前任务单,要求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与预习。课前任务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政治经济学初级一般原理内容的回顾;第二,体现育人元素的案例解析,即应用基本理论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析现实问题;第三,阅读《中级政治经济学》教材内容,并撰写学习笔记1.0版(手写),预习笔记要求必须包括主要知识点的逻辑思路、在预习中对理论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理论上尚不能很好理解的难点所在、自主查找相关主题的中外文文献资料阅读情况、至少提出5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预习工作要在课程开始前2天完成,以拍照方式上传学习通平台。

第二步:课上教学。通过问题引导、主题讨论、辩论等多元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进一步按照课前导入-教师讲授-学生讨论深化-下课前总结的顺序展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主导方,但教学活动本身注重学生的全程参与。首先,课前导入环节,教师要根据课前派发的任务单学生们的反馈情况进行整理,确定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内容范围和深度),针对课前学习中的主要困难,结合现实案例来导入;其次,教师根据理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重在讲框架和逻辑思路;再次,设计问题、话题或基于经典文献的阅读,要求学生发表阅读思考后的观点看法,并要求学生间有相互的交流;最后,在下课前10分钟时间里,请每一位同学发言总结课堂学习内容、说明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对教学的建议。

第三步:课后复习。主要是通过派发课后任务单,要求学生巩固提升已学内容。课后任务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要求学生在预习笔记1.0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新内容丰富在原有的笔记之上,提炼理论内容中所体现的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学习笔记2.0版;第二,同时以2人一组阅读1篇国内或国外前沿文献,要求对阅读的文章撰写理论性评述小论文,并在课下完成组间互评,小论文及组间互评意见拍照上传学习通平台;第三,完成教师在学习通平台上发布的主题讨论回复。

通过课前任务书、课上四环节的教与学、课后任务书有机地将课前、课上、课后教学活动统一于一体,全面提升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中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认识深度、增强他们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助益他们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发展中的贡献、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仰。

四、《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特点

(一)课程内容知识、能力与价值目标的整体统一

《中级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五个专题,是在政治经济学硕导团队的共同讨论下确定的,其基本理论内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理论逻辑脉络和本质内核的基础上,兼具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理论创新与发展动态前沿双向拓展特点;相应的在理论专题的学习中,借助于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在科学研究、应用理性洞察世界、自觉思考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应用论证解答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达成的过程中,课程本身所寻找的思政育人元素是与基本的教学内容浑然一体而出现的。这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讲授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和培养学生基本的能力素养过程中,已然无形中渗透了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是以接受知识、获取能力的学习过程在人性维度、志趣情怀和学会学习等方面获得了志向高远、方向正确、能量充盈的学习和奋斗的力量。

(二)课程思政线明与暗的协同

从课程性质上看,《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是政治经济学专业学术硕士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引导作用。因此,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始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心所在。然而,如何在保障基本教学内容有序学习的同时以无形智力渗透彰显“思政”元素,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目标成为具体教学活动开展时的重点。在课程思政线索与结合点的传递和讲授过程上,《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强调教师方面的明与学生方面的暗相结合。教师方面,本课程的课程思政线索、课程思政结合点、每一个结合点的引入、延伸与贯通均清晰明确的体现在教学方案中,进而结合以学生为重的教学设计,实现于每一次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方面,所明确感知的首先是具有严谨逻辑体系的理论知识和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同时在知识于能力获得中无形的在感受着内涵于理论知识体系中的家国情怀、个人品质和科学观方面的丰富思政元素。

(三)课程思政结合点的有机融合

从课程性质方面看,《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其教学目标必然包含着基于课程理论内容本身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与此同时,这门课程在深化拓展讲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内容的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因此,在《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探索过程中,是按照《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本身内含的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梳理这两类思政元素融合协同的思路进行的。这也就是说,在本课程思政过程中,固然注重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但这种挖掘和融入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嫁接,而一定是源自于课程理论知识本身内含或内隐的,能够与其形成为有机整体的思政元素方可内嵌和融入。

五、进一步强化《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育人功能的思路

在《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中,经过两轮完整的教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有机融合思政育人元素的课程教学方案,积累了一定的基于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经验。但是,对于《中级政治经济学》这样一门理论性与现实指导性皆非常强的研究生课程,进一步在提升强化其思政育人功能、切实将育人实效落地方面还有待深入探索研究。

(一)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提升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

总的来说,课程思政的主导者是教师。如果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就不高或者很低,那么即便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相应的水平和层次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教学中师生关系相对更加亲密的情况而言,研究生导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提升授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是提高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关键[5]。

在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讲话时就提出了好老师的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无论是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坚守,好事扎实学识的获得、仁爱之心的保持,均充分的彰显了好老师所需要具备的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对于如何提高教师们思想政治水平方面,除了引导老师们以“四有”好老师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外,更要注重常态化的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自主学习、定期汇报的考核测评。

(二)以严谨的理论逻辑体系深度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与本科生专业课程不同,研究生专业课程在注重理论知识深化讲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引带学生形成内源性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如何在专业课程讲授中实现研究生研究素养的提升,是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过程中,严谨、科学、体系性的教学内容的构建是进行课程思政的基础。对于《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而言,研究、科学、体系性的教学内容重构也是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这项工作,仅靠一己之力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组建和打造强大的授课教师团队,集众人之力量,集思广益、多轮推敲讨论而最终获得[6-7]。

(三)以学生为中心科学有效的设计教、学、考评过程

无论是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还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重构,虽然都是主要附着主体在教师一端,但真正的有效教学却始终离不开学生的深度参与。因此,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完成课程思政教学,是《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真正落地的重要抓手。具体来说,在《中级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还需要在课程内容体系中知识点的梳理和思政元素的有机内嵌、多元教学方法使用、多重考核评定成绩方面进行深入探索[8]。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马克思“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正义逻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