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持续改进的价值分析

2021-06-10刘洪娟崔艳梅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处方点评持续改进合理用药

刘洪娟 崔艳梅

摘要:目的:分析处方点评在促进合理用药持续改进中的价值。方法:研究立项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以2019年10月为中线,10月以前500份未实施处方点评的处方为对照组,10月以后500份实施处方点评的处方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用法用量不适宜、诊断不规范、适应证不适宜、门诊超过7日用药、重复给药),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抗菌药物、注射剂等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处方用法用量不适宜、诊断不规范、适应证不适宜、门诊超过7日用药、重复给药等不合理处方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抗菌药物、注射剂等不合理处方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合理用药持续改进中开展处方点评,可显著提高处方合格率,确保患者的用药规范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持续改进;用药管理

处方是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书面文件,是具有法律、技术与经济的综合意义文件,是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服务治疗与用药是否合理有效的直接凭证,也是评判医师诊疗水平的重要依据[1]。而当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临床不合理用药事件频发,对此,为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提高其用药水平,原卫生部相继颁发了《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实行)》等相关文件,并要求各医疗机构以此为依据建立处方点评制度,降低临床不合理处方率,保障临床用药安全[2]。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立项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以2019年10月为中线,10月以前500份未实施处方点评的处方为对照组,10月以后500份实施处方点评的处方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86例,女214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56.46±15.11)岁。观察组男285例,女215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8歲,平均年龄(55.17±15.0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选患者病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且具备诊断依据;均详细了解本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并签订相关协议;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常规用药,未实施处方点评,仅根据医师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判断开具处方,并进行相关药物使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开展处方点评,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处方点评系统:建立医院处方点评系统,同时临床医师、药师联合制定常规处方的禁忌症、剂量、不合理配伍等自动审核系统,医师和药师均可登入系统,并进行实时沟通交流,相互合作进行处方点评,以此确保临床用药合理性。

(2)试开处方:在患者入院时,医师可先根据患者病情首先开具处方,并将处方导入系统,由临床药师进行在线点评。

(3)药师点评:药师在点评系统中收到相关处方后,应立即根据患者病例资料,结合患者病情类型、药物类型和剂量等进行客观评价;同时以此为基础,评价患者临床诊断书是否全面,进而评价单张处方剂量是否合格,对本例患者的用量是否符合标准,判断其用药途径是否合理,患者是否满足药物适应证,核对是否存在重复用药情况,从全方位的层面评定处方是否合理。若处方在上述方面存在不合理情况,需立即通过系统与医师进行沟和反馈,叮嘱其完善诊断书或进行合理调整。针对单张处方,应确保其药品品种不超过5种。

(4)药效评估:院方需在每月底对本月所开具的处方进行合理性综合评价,统计其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并分析患者用药后出院不良反应的原因和具体表现,若发现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及时明确原因,并追究临床医师和药师责任,以便增强其用药安全意识。

(5)方案调整:每月结束时对评价所得结果进行针体反馈,并召开医师和药师会议,共同分析当前处方点评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便有效提升处方用药配合和应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进而提高临床用药效率,增强医院的服务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用法用量不适宜、诊断不规范、适应证不适宜、门诊超过7日用药、重复给药),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抗菌药物、注射剂等应用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用法用量不适宜、诊断不规范、适应证不适宜、门诊超过7日用药、重复给药等不合理处方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抗菌药物、注射剂等应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抗菌药物、注射剂等不合理处方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处方是医师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为患者开具的取药凭证,是医师为患者调配和发药的依据,因此其质量是医院医疗管理的重要组成,不仅可反映医院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也是衡量医院医疗管理质量的重要标准[3~4]。因此,处方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审核与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用药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是医疗机构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5]。因此,在当前促进合理用药持续改进医改政策中,开展处方点评为医院服务升级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处方点评的观察组患者其处方的用法用量不适宜、诊断不规范、适应证不适宜、门诊超过7日用药、重复给药等处方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抗菌药物、注射剂等应用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用法用量不适宜、诊断不规范、适应证不适宜、门诊超过7日用药、重复给药等均为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常见原因.常规的处方开具方式,是以临床医师为主导,此方式对临床医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要求较高,但随着当前医药的不断更新,大部分医师无法对当前的新型药物进行完全掌握,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这在一定程度生增加了患者用药期间药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需对常规处方开具方式进行优化和改善,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5~6]。

开展处方点评,联合临床医师与药师的协作方式,当药师在临床医师开具处方后进行点评工作,可及早发现处方中的问题和漏洞,再通过积极的交流沟通,可促使处方进一步优化和改善,这有利于提高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处方点评工作中建立处方点评以及合理用药监控与自动审核系统,依据现代化的技术水平建立起的自动化模式,不仅可以实时对抽样处方点评,还涵盖了医院所有处方点评细节,以此减轻药师审核工作量[6~7]。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处方点评的应用,在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和规范性方面确有积极作用,可促进临床用药质量的持续改进。林惠红[8]研究结果中也显示,开展处方点评活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医生的处方开具知识得分,降低不合理用药率,缩短患者的等待及取藥时间。

综上所述,在促进合理用药持续改进中开展处方点评,可显著提高处方合格率,有效确保患者的用药规范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马诗瑜,杨婉花,徐培红.某院门、急诊常用中药注射液3281张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29(10):1300-1304.

[2]蔡碧蓉,程莲莲,邱艳芳.处方点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J].北方药学,2019,16(8):186-187.

[3]赵梦虓,郑利光.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7):973-974,977.

[4]杨波.强化处方点评对促进合理用药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254-255.

[5]葛振华.处方点评在提高医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方面的应用价值[J].中国处方药,2019,17(5):40-41.

[6]陈红华,梁志斌.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61):124-125.

[7]冯泪,李文根.处方点评在促进合理用药持续改进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药学,2019,16(1):194-195.

[8]林惠红.处方点评在促进合理用药持续改进中的作用分析[J].海峡药学,2020,32(5):188-189.

猜你喜欢

处方点评持续改进合理用药
质量持续改进在呼吸科患者鼻导管氧疗护理中的应用
处方用药配伍禁忌分类研究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门诊药房处方点评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
丙戊酸钠制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调查分析
开展等级医院评审促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