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中概念隐喻的应用

2021-06-09岳好平徐明辉

长沙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图式隐喻概念

岳好平,徐明辉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在人类社会中,政治与隐喻有着密切的联系。Thompson指出,没有隐喻的政治就像没有水的鱼,隐喻可以帮助政治家重组现实,创造一个隐喻的世界[1]185。政治事件本身并不能被直接感知,我们需要借助隐喻来界定相关问题,隐喻为政治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2]131。概念隐喻在政治文本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政治家们更倾向于用概念隐喻来言说政治问题和传达政治思想。

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以2014—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海外媒体公开发表的57篇署名文章为研究语料,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对署名文章中的概念隐喻进行系统分类,探讨概念隐喻在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中的认知应用和交际应用。习近平在海外署名文章中广泛地运用了概念隐喻,以与受话者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来映射国家、国家发展、国际关系和国际环境等抽象概念[3],实现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和通俗化,使受话者更好地认知中国的政治思想与外交理念。通过构建受话者与发话者共有的认知图式和结构,概念隐喻有助于实现交际双方在情感、心理和文化方面的一致性体验,更好地传播了中国的外交理念和文化价值观。

一 相关概念

(一)概念隐喻

1980年,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指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或体验另一类事物,并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大类[4]47。概念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手段,主要借助结构、空间和本体等概念来认知和表达抽象概念。概念隐喻在映射的过程中,通过构建交际双方共同的认知图式和结构,实现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从而实现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和交际功能。

(二)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

“署名文章”是报纸行业特有的名词,指报纸上这篇文章的观点是由署名的人自己负责,即文责自负。一般而言,署名文章是指个人或团体署上名字公开发表的文章。根据国际惯例,发表海外署名文章的领导人一般是国务院总理和副总理级别,而国家元首一般是在外访前,在接受各国媒体集体采访前,在到访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发表署名文章[5]。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宣传政治思想和外交理念的重要窗口。2014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欧洲前于荷兰《新鹿特丹商业报》发表了《打开欧洲之门 携手共创繁荣》的署名文章[6],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海外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的先河。

二 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中概念隐喻的分类

本文主要结合Pragglejaz Group提出的“隐喻识别程序”,以及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分类,对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中出现的隐喻文本进行隐喻识别,并对署名文章中不同的概念隐喻类型进行系统分类。隐喻识别的主要方法如下:

A.通读文本,了解文本意义。

B.确定文本中的词汇单元。

C.a.确定词汇单元的语境意义;b.确定词汇单元是否存在语境意义之外的基本意义,包括与身体行为相关,更直观、更精确、出现更早的意义;c.确定词汇单元的语境意义是否与基本意义有反差且可以理解。

若是,则将该词汇单元标注为隐喻[7]。

通过语料分析得知,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中的概念隐喻主要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大类,具体分类见表1。

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中的结构隐喻主要包括家庭隐喻、旅途隐喻、建筑隐喻和有机体隐喻。用家庭隐喻映射国家间休戚与共的国际关系,如“太平洋岛国是亚太大家庭重要成员,也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组成部分”[8]“中国同包括塞内加尔在内的广大非洲国家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9];用旅途隐喻映射国家的发展进程,如“中韩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10]“两国都走在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上,朝着各自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11];用建筑隐喻映射国家间的发展合作关系,如“两国人民架起了友谊的彩虹之桥”[12]“中国愿同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南亚各国和睦相处,愿为南亚发展添砖加瓦”[13];用有机体隐喻映射两国蒸蒸日上的发展关系,如“中意关系深耕厚植、硕果累累”[14]“中朝友谊这棵参天大树一定会枝繁叶茂、万古长青”[15]。

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中的方位隐喻主要包括基于“上下图式”的隐喻和基于“前后图式”的隐喻,如用“中马关系处于新的上升期”[16]“能源合作延伸到上游”[17]“柬埔寨国家建设事业蒸蒸日上”[18]等“上下图式”隐喻映射国家或国家间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用“蒙古国人民也正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1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推动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好更快向前发展”[20]“让我们携起手来,并肩前行,昂首阔步,共同开创中南友好新时代”[20]等“前后图式”隐喻映射国家或国家间广阔的发展前景。

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中的实体隐喻主要包括机械隐喻、气候隐喻、河流隐喻和其他实体隐喻。用机械隐喻映射国家,如“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和‘稳定锚’,正在引领欧洲加快复苏步伐”[21]“相信中韩合作不仅会成为两国自身发展的加速器,而且会成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稳定器”[10];用气候隐喻形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如“尽管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寒风凛冽’,但中秘务实合作‘春意盎然’”[22]“中菲双方重回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南海问题,两国关系经历风雨后,又见彩虹”[23];用河流隐喻映射两国的发展前景,如“中埃友谊、中阿友好也一定会像尼罗河水般奔涌向前”[24]“在圣地亚哥有一所‘长江小学’,寓意中智友谊如同长江一样,后浪推前浪”[25];用“万能灵药”“鞋子”等其他实体隐喻映射国家发展道路,如“中阿要做自主发展道路的实践者。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万能灵药,也没有普世皆准的发展模式”[24]“‘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中国支持秘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22]。

表1 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中的概念隐喻

三 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中概念隐喻的认知价值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人们习惯于用熟悉、具体的经验来认知复杂、抽象的概念。在人类概念系统中,许多基本概念往往都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26]。在政治话语中,隐喻是一种常规的思维方式,发话者通过隐喻将不可感知的转化为可感知的,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抽象的转化为具体的,从而使受话者更好地理解政治概念[27]。结合受话者的认知思维和生活经验,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巧妙地运用不同类型的概念隐喻,使抽象的政治概念更加具体化和通俗化,从而使受话者对中国的政治思想和外交理念有一个更好的认知。

例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中马关系处于新的上升期,面临重要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巩固中马传统友谊,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中马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16]。

意象图式是隐喻的认知基础,源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在概念域的映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8]119。习近平在该语段中连用三个基于“上下图式”的方位隐喻来映射中国和马尔代夫之间蒸蒸日上的发展合作关系,使抽象的政治话语更加生动形象,实现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和通俗化。通过构建发话者与受话者共有的意象图式,帮助受话者更好地理解发话者的政治意图,“上升期”“乘势而上”和“迈上新台阶”都直观地体现了中马两国之间的合作前景一片大好。

例2:柬埔寨谚语说“信任如树”,中柬传统友谊历经岁月洗礼和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始终根深叶茂。这得益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精心培育。1958年,中国同柬埔寨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开启新篇章。58年来,两国历代领导人密切交往,建立了深厚友谊。西哈努克太皇动情地说:“柬中之间长期牢固的友谊,像一朵永不凋谢的鲜花,永远开放在晴朗的天空下。”这是中柬友好的真实写照[18]。

习近平在该语段中运用“树”“根深叶茂”和“永不凋谢的鲜花”等有机体隐喻来映射中国与柬埔寨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强调中柬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概念隐喻在映射过程中,将抽象的政治话语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具体概念,使复杂的政治概念更为通俗易懂,并通过构建受话者对政治话语的认知结构,以加强受话者生活经验与政治的关联性,帮助受话者更好地理解抽象、复杂的政治问题。

例3: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世界发展常变常新。中巴两国虽然相距遥远、国情千差万别,但都拥有极具奋斗精神、创造精神、追梦精神的人民。中巴关系发展离不开两国人民参与。让我们一起抓住机遇,只争朝夕,使中巴关系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使两国合作行稳致远,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和更加繁荣的世界不断做出新贡献[29]。

在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可以帮助发话者对现实进行重组,构建一个隐喻性的现实,以影响受话者的认知思维,构建受话者的观点和意识形态,从而引导受话者朝着发话者设定的方向做出政治行动[30]。习近平在该语段中采用“弯道超车”和“后来居上”等方位隐喻来映射中国与巴拿马之间的友好合作前景,使抽象概念更加具体化和通俗化。中巴两国虽相距遥远、国情不一,但两国人民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通过方位隐喻构建受话者的政治思维概念,引导两国民众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和更加繁荣的世界付诸行动。

例4:建交以来,中吉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考验,两国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是名副其实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在国际社会树立了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典范[31]。

文本概念和现实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我们需要借助隐喻来理解一些抽象的政治概念[32]398。习近平在该语段中采用“风云变幻”这一气候隐喻形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用“风雨同舟”映射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守望相助的深厚友谊,连用“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和“好兄弟”四个家庭隐喻来映射中吉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隐喻表达是概念隐喻在语言中的具体化,发话者通过构建受话者耳熟能详的隐喻模式,加强受话者日常经验与政治的关联性,帮助受话者认知抽象的政治话语,使受话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发话者的政治思想。

四 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中概念隐喻的交际应用

隐喻与政治密不可分。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人类任何领域的交流都离不开隐喻思维和隐喻语言,政治话语亦不例外[33]655。政治本是一种有目的的交流活动[34]28。结合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习近平主席在海外署名文章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类型的概念隐喻,使受话者与发话者在情感、心理和文化上形成一致性体验,以激发受话者的情感共鸣,更好地向受话者传达发话者的政治意图,从而促进中国外交理念和文化价值观的传播。

例5:中智分处地球两端,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交往源远流长,结下了不解之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智利大诗人聂鲁达亲切地把中国称为“伟大的兄弟”。中国(China)和智利(Chile)不仅有着兄弟般的国名,两国人民还拥有兄弟般的友情[25]。

我们在通过某种隐喻来表示事物时,也在以某种方式构建我们的现实。隐喻以一种普遍、基本的方式构建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构建我们的知识和信仰体系[35]194。习近平在该语段中采用“源远流长”这一河流隐喻来形容中国与智利之间的深厚友谊,连用“伟大的兄弟”“兄弟般的国名”和“兄弟般的友情”三个家庭隐喻来映射中智两国亲密的国家关系,China [ˈtʃaɪnə]和 Chile ['tʃɪli]又在读音和拼写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使得受话者与发话者在情感、心理和文化上达成一致性体验,激发受话者的情感共鸣,呼吁中智两国深化友好合作,从而更好地传播了发话者的政治思想和外交理念。

例6:胡志明主席称越南同中国的关系“如手和足,如杵和臼,如根和茎,如兄和弟”。中国有句古话,“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期待通过这次访问,同越南领导人以及各界朋友深入交流,共挖合作潜力,厚植友好情谊,深化两国特殊友好,携手开创中越关系新局面[11]。

概念隐喻的映射不是任意的,它根植于人体的日常经验及知识,人体的经验是概念隐喻映射的基础[36]36。习近平在该语段中结合受话者的日常经验和文化传统,采用“手足”“杵臼”“根茎”和“兄弟”四个概念隐喻来映射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构建受话者的思维认知图式,引导受话者与发话者实现情感、心理和文化经验的统一,呼吁中越两国人民齐心协力、携手开创中越友好合作关系新局面。

例7:有句沃洛夫谚语说,“每个人都是他人的慰藉”。这同中国人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同样的意思。中国同包括塞内加尔在内的广大非洲国家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有着相同的历史遭遇,面临共同的发展任务,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我们应该携起手来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9]。

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可以说,隐喻的经验基础是人们的概念认知基础[37]495。习近平在该语段中引用沃洛夫谚语与中国俗语表达同一个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用“命运共同体”这一家庭隐喻来映射中国与塞内加尔之间休戚与共的国家关系,强调中塞两国在历史遭遇、发展任务和目标追求方面的同一性,以加强受话者的情感、心理和文化认同感,倡导两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例8:当前,尼泊尔政府和人民正向着“繁荣尼泊尔、幸福尼泊尔人”的美好愿景砥砺前行,中国政府和人民也在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中尼两国人民梦想相通,命运相连。时代要求两国加强合作,共创美好未来[38]。

隐喻为政治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它们为行为框定了方向,并希望民众按照这个方向前进[2]131。习近平在该语段中运用“砥砺前行”和“阔步前进”这两个基于“前后图式”的方位隐喻来映射中国与尼泊尔之间的发展前景,强调中尼两国有着相同的梦想、相连的命运,实现受话者与发话者在情感、心理和文化方面的相通性,激发受话者与发话者共有的感知经验和心理反应,引导两国加强合作,呼吁两国人民朝着共同发展的奋斗方向前进。

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中,可以将抽象、隐晦和复杂的政治话语转化为具体、直观和更易于被受话者理解的基本概念。概念隐喻在习近平海外署名文章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认知应用方面,习近平主席巧妙地运用不同类型的概念隐喻,使抽象的政治话语更为形象具体、通俗易懂,从而帮助受话者更好地认知中国的政治思想和外交理念;在交际应用方面,习近平主席灵活地运用多种类型的概念隐喻,以构建发话者与受话者共有的认知图式,激发受话者的情感共鸣,加强受话者的情感、心理和文化认同感,从而更好地传播了中国的外交理念和文化价值观。

猜你喜欢

图式隐喻概念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幾樣概念店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