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秧歌闹起来

2021-06-08朱合作

中华瑰宝 2021年6期
关键词:秧歌陕北村子

陕北秧歌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传统音乐和舞蹈, 相传北宋时已有。每逢正月,陕北高原上就闹起了秧歌,一直从老祖宗那时闹到了今天。

正月里,在一派祥和的新春气氛中,陕北人最爱的闹秧歌开始了。先是在自己村子里闹,让村子里沾满喜庆,也把自己村秧歌班的情绪闹起来,但最终目的是要把秧歌闹到外村去。

送帖和对唱

要闹到外村,需要先送帖。秧歌班送帖等于送去了一份申请书,是否接待由对方决定。为此,好多村子都不惜花大价钱请秧歌好把式,因为有一两个好把式的秧歌班才不愁没人接待。

送出去的帖子若是被外村接下了,那么秧歌队的领头第二天上午就开始吆喝着集合队伍,安排好扮花脸的、装蛮婆的、拿蝇刷子(拂尘)的、动响器的、背鼓的、打灯笼的、敲老锣的和拍镲镲的,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好伞头(领头舞蹈和唱秧歌者手执花伞,故称“伞头”),不然对唱时丢了脸,就满盘皆输了。

通常,头一天接下帖子的村子要组织一个临时秧歌队,再搭建一个威风凛凛的彩门(用木棍和绳索搭起的大门模型,再挂上喜气洋洋的红灯笼和苍松翠柏的枝叶)。下午迎接来访的秧歌队时,把彩门架在客方的来路上,双方的伞头就开始对秧歌。

对秧歌以接待方为主,主方的伞头可天上地下山、南海北地提问,而客方的伞头得随机唱答,答不出就算丢了脸。秧歌队敢不敢到外村演出,关键在伞头,要口才好、嗓音好,还要随机应变。主方一般不会让客方太难堪,但有时主方的伞头争强好胜,天上地下地出难题,客方的伞头如能对答如流最好了,但答不上也不要紧,只要有涵养,沉住气,让主方略占上风,那么主方也就不好再恶作剧了。

彩门共设三道,一道一道往村里挪。到第三道彩门时,主方的伞头会问清楚客方的人数,男女比例等,以便安排食宿:

家细一落我来问,

贵府里的亲朋你细听。

秧歌是从哪里来?

男女各有多少人?

客方一般这样答:

贵府里的亲朋听我言,

秧歌共有五十人。

男四十來女十人,

从家中动身登贵府的门。

至此,搭彩门仪式结束,该请客人吃晚饭了。

转院

饭后,在主方的陪同下,客方的伞头带着秧歌队,在主方的村子里一家一家转院。进到不同人家的院子里,伞头要根据各家的情况,即兴编唱出一支支秧歌来,这可并不容易。比如有一次,秧歌队进了一家人的院子,院中只有一眼窑,石磨碾子都没有,可见得家里很穷,这个伞头唱道:

请起主家听我说,

你这个地方(院落)实没拨(拨弹,即缺点)。

一眼窑,院子小,

进来个金马驹正好捉。

秧歌队众人一齐回应:

爱嗨哩依呀嗨—

进来个金马驹正好捉。

一下子就把主人唱得笑容满面,众人无不暗夸伞头的好口才。

秧歌队挨家挨户转院,主家事先都会备好水果糖或香烟等,交给领队分发,还会预备一大锅香喷喷的甜黄酒,让秧歌队和随行看热闹的人随便喝。转院非常辛苦,有时一个村上百户人家转下来,就到了第二天鸡叫时分。但大家兴致不减,庄稼人一年忙到头,难得有一个狂欢之夜,谁不愿彻夜闹腾一回呢?

扭秧歌和开正本

闹一夜很累了,可人们睡到上午十来点,吃过午饭后又不安分了。锣鼓一响,客方的伞头就开始带着队伍在村中的广场上扭秧歌了。扭秧歌关键在“扭”上,一行人在伞头的带领下,边走边“扭”出龙摆尾、单过街、三枝梅等图案来。陕北秧歌有二三百个不同的图案,但很多图案需要很多秧歌队一起在大广场上才能“扭”出来。秧歌队“扭”过几个图案,再表演一两个“踢场子”(舞蹈),正本戏就开始了。

陕北地域广大,正本戏有晋剧、秦腔、眉户等,而清涧河流域的几个县只唱道情。道情开场前还有一段清唱,扮成道士模样的角儿手持拂尘,脚踏十字步,一上场就沉浸在一派天人合一的氛围中:“哦来—上的南哟山来,哎咳哩嗨!哎咳哩嗨—哎嗨—哎嗨—哎嗨哩哎嗨哟—”这段清唱并无其他歌词,只是一种飘忽的旋律,然而正是这舒坦飘逸和荡气回肠的旋律中抒发出的情绪,真正感染了观众。唱到紧要处,角儿就像鬼神附体,眼睛眯成一条线,手里的拂尘颤颤悠悠地挥舞着,只听到一长串永不断头的“哎咳哩嗨,哎咳哩嗨”式的旋律,看戏的人们仿佛也都着了魔,跟着摇头晃脑地附和,一时竟分不清是谁在唱戏。

接下来,就是一批世代相传的道情正本剧《湘子出家》《刘秀烧窑》或《二女子游花园》等。清涧河流域的观众们早对这些剧目耳熟能详了,但偏偏听熟了还要听,听的就是这种妙不可言的味儿。

送秧歌

通常唱完正本已是下午四五点,客人往往还要赶到别的村子演出,所以主人得赶紧安排晚饭。饭后就是送秧歌,主方的伞头唱道:

初三十三二十三,

初三来了初四散。

秧歌闹了两天整,

招待不周嫑计较。

客方伞头则回答:

秧歌来了两天整,

亲戚朋友情义深。

好吃好喝好招待,

明年请到敝村来。

客人对主人发出了邀请,主人得趁早准备,明年好去“还秧歌”。就这样一送一还,一还一送,陕北高原上的闹秧歌就一直从老祖宗那时闹到了今天,闹得年年正月里整个高原都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朱合作,陕西省榆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秧歌陕北村子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刘老汉的烦恼
望娘滩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