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疫苗的心理建设,请做好

2021-06-08高文斌唐义诚王翔

大众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正常化偏误负面

高文斌 唐义诚 王翔

新冠病毒疫苗已正式投入使用數月,公众对打疫苗的看法大相径庭。有人急不可待,踊跃地排队接种。也有人怀着顾虑,不愿意前往接种点。为什么人们对疫苗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聊聊这个问题。

从众心态

人是群体性动物。很多时候,接种疫苗是受到从众效应影响的。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曾提到,“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感,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与身边人的行为趋同,是扎根于人性中的重要倾向。

阿希是一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他在1952年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探索了从众心态的影响。实验其实很简单:阿希给出12个线段,让大家量出长度并报告自己的答案。当然,报告的方法是挨个口头报告,因此实验者可以听到周围人的答案。阿希让他的“同伙”将其中7个答案故意说成错的。结果发现,有1/3的实验对象会屈从于明显错误的答案。

也许,我们都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让自己显得像异类,其他人的选择就会对我们产生群体压力。当你发现身边的人都去排队打了疫苗,甚至将打疫苗视为重要谈资的时候,还未接种疫苗的你就难免有些尴尬,从而产生去打疫苗的动力。

负面偏好

接受负面消息的频率也影响着打疫苗这一行为。偶尔听到的关于疫苗副作用的传闻,会让我们主动接种的意愿下降,即使媒体反复强调疫苗的安全性,也难以打消内心的焦虑感。这一现象源自我们的负面偏好。

负面偏好是一种很古老的生存机制,它把我们变成挑刺的人,把关注点放在错误的事情上。因为在远古时期,一个错误可能就会让自己甚至整个部落送命。到今天,大部分错误对人类的威胁已经没那么大了,但大脑的“负面机制”仍在,我们仍对负面信息更加关注。在“9·11”事件之后,很多美国人觉得坐飞机风险更大,纷纷改为开车出门旅行。这好像没错。毕竟,刚刚在电视里看到了恐怖袭击的镜头,心有余悸。然而,基准比例告诉我们,公路上的事故发生概率要远远超过飞机事故。也就是说,很多人选择了一种更不安全的出行方式。

负面偏好还会导致人们因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某些人只看到打疫苗会耽误自己的工作时间,往返难免周折,这种“短期可见”的痛苦让他们逃避接种疫苗。这依旧是一种非理性的判断。众所周知,相较于罹患疾病带来的痛苦体验、严重的后遗症、高额的医疗费和工作延误,几小时的接种往返时间明显更加划算。

了解了负面偏好这一心理倾向,当你看到一个朋友打完疫苗有了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内心产生一种焦虑情绪时,就不妨觉察一下:这种焦虑感在多大程度上是受负面偏好影响的?这种自我反思,有利于降低不必要的抵触与恐慌感。

心理成本

为了方便疫苗的接种工作,以高校、社区和公司等为单位集体组织接种疫苗的做法,极大地方便了公众。这既不会过多占用大家的时间,也保证了整个过程中的组织与纪律性,减少混乱。这其实就是在降低公众接种疫苗的心理成本。

我们对于容易做到的事情,往往会更加喜欢去做。当然,降低接种疫苗的心理成本,还有许多其他方式。譬如,媒体对疫苗效果的多次宣传,可以逐渐抢占民众认知,消除对疫苗的陌生感。人们往往喜欢和习惯于自己熟悉的东西,对不熟悉的东西倾向于做出负面的评价。越是熟悉的事物越能为自己带来安全感。新闻报道长期宣传疫苗,可以增加人们对于疫苗的认知。当个体掌握的知识越详细时,对疫苗的抗拒心理就会越弱,接种的心理成本就会降低。

正常化偏误

有人不去打疫苗是出于一种“侥幸心理”,认为不打疫苗也没大碍。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正常化偏误。这个概念是说,当一个灾难已经发生的时候,人们往往意识不到灾难的发生,还以为一切正常,这样就耽误了自救的最佳时机,导致自己面临更大的危险。

正常化偏误导致我们不去提前应对可能的风险,以至于在灾难发生时难以全身而退。历史上,因正常化偏误导致的悲剧不胜枚举,庞贝古城的惨剧就源于这种认知偏差。我们知道,庞贝古村是在一次火山爆发的时候,整体被火山灰淹没的,全城两万多人几乎都死了。考察庞贝遗址时会发现,人们死前似乎还在做日常的事,根本就没有反应时间。但事实是,从火山爆发到火山灰抵达庞贝城,中间有好几个小时。

另一个例子是纳粹统治时期德国那些富有的犹太人。1935年,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政策已经非常明显了,有10万犹太人逃离了德国,但还有45万人选择了等待。他们总觉得“或许不至于吧”——结果都被送到集中营遭到迫害。

当你陷入正常化偏误,认为不打疫苗或许“也不会出事”的时候,不妨想象一下感染新冠病毒的严重后果。这种对不良结果的想象可以降低对风险的低估,帮助我们做出理性选择。

性格影响

接种疫苗的主动性与人格特质也有较高关联。一般来说,主动接种疫苗的人通常具备较高的尽责性和宜人性特质。宜人性高的个体,处处为他人着想,共情能力强,看重他人的感受,接种疫苗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有益于公众健康的利他行为。而尽责性强的人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愿意为了集体利益做必要付出。接种疫苗具有较高的公共价值,对他们来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是一件值得做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不愿意打疫苗是出于一种“不愿意为公众利益做奉献”的人格特质。心理学上有一种“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是指为达到目标,挑战常规道德准则,不惜使用欺诈等手段来操纵他人的个体。这类人性格冷漠、擅长操纵他人,看重结果却忽视道德。他们更愿意操控他人获取利益,不会关心公众和社会的利益。对这类人来说,打疫苗或许只是一种对自己时间的浪费,看不到接种背后的社会意义。

调整心理

如果你也对接种疫苗怀有过度担忧,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对自己的心理状况做些调整:

1.寻求社会支持:家人朋友是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来自家人朋友的鼓励可以让个体更愿意接受疫苗。

2.隔离负面信息: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由我们想看到的信息编织的茧房里,媒体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少看手机,多接触生活当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多接触大自然,久久不能散去的焦虑恐惧的情绪就会悄悄消失。

3.学习放松技巧: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正念冥想和瑜伽。这些简单的技巧都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心情,不被负面情绪裹挟。当我们冷静下来后,自然能更好地做出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自助技巧,建立心理学头脑,将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外部世界的突发状况,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保持稳定的心态。 (编辑 余运西)

猜你喜欢

正常化偏误负面
韩国留学生舌尖后音习得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文献综述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优势视角和增权取向的高校心理辅导实践与反思
用“正常化”战术攻克心灵堡垒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奥巴马任期内美国与古巴关系正常化诱因探析
战后改造与国家态度:德国的“正常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