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对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06-08胡浩良林庆华蔡海莺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面罩呼吸机人性化

胡浩良 林庆华 蔡海莺

(福建省漳州市人民医院,漳州,363000)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种具有极高发病率的疾病,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当前,无创呼吸机被广泛用于慢阻肺的治疗中。而在为患者治疗时,配合有效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人性化护理干预属于一种将患者作为中心的干预模式,选取我院收治的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阻肺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阻肺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2.80±6.3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4±0.65)年。对照组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3.25±6.5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50±0.72)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已确诊慢阻肺病患者;2)均为入院治疗患者;3)对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2)合并恶性肿瘤;3)患有精神类疾病。

1.4 研究方法

1.4.1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关注患者病情改变情况,并为患者开展药物、饮食等常规干预。

1.4.2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

1)鼻面罩护理:对呼吸机各项参数进行调整,将呼吸机调整为双相气道正压模式,按照患者自身耐受情况,对通气时间进行调整,保障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维持较好的舒适度,并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患者舒适。将患者口鼻的实际尺寸确定好,为患者挑选合适的鼻面罩,为患者佩戴鼻面罩和使用呼吸机前应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清理,观察患者各项功能是否正常。佩戴鼻面罩时,应确保鼻面罩松紧度合适,以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应将鼻面罩的防滑落工作做好,并对电源状态进行明确。开机后要对湿化液体及时进行添加,避免并发症出现,同时还应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2)人性化生活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应对饮食进行合理控制,同时应该选择胆固醇低的食物,提升患者机体中的蛋白、维生素等,确保患者营养均衡,而且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对膳食方案进行调整,要让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多饮水。如果患者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吸烟、酗酒等,要积极改正,并且告知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积极增加体育锻炼。用药期间,应根据医生要求合理用药,不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增减药物量及使用频率;3)呼吸道护理:为患者治疗前应对患者的口鼻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应对患者呼吸道内是否有异物情况进行检查,在确保患者呼吸道没有异物的情况下,患者取平卧体位,采用湿化处理方式,对患者的呼吸道异物进行处理,从而确保患者呼吸道干度与湿度可以维持在平衡状态下;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积极沟通,提供人性化心理干预,同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使患者增强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以提升治疗依从性与积极性。

1.5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右心功能不全、自发性气胸、肺动脉高压、颜面部压疮、慢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2)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2组的睡眠质量[2],包括7个大项,总分21分,分值与患者睡眠质量呈反比关系,得分越低睡眠越好;3)血气指标:检测及统计2组的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分压;4)统计2组的住院时间。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2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

2.3 2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2.4 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8.03±1.69)d,对照组为(11.46±2.84)d,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3,P=0.00)。见表4。

表4 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受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慢阻肺的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均造成了一定影响。当前,对慢阻肺的传统护理干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自身实际需求,特别是对于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来说,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自身需求,并且在临床上很难被患者接受,因此,为患者治疗时应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3]。

人性化护理干预属于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干预模式,其通过为患者开展呼吸机干预,并按照患者情况对呼吸机各项参数、呼吸机通气时间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患者在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在无创呼吸机护理期间做好生命体征监测,从而对帮助患者维持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平衡稳定具有重要意义[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为患者开展人性化生活干预,按照患者自身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干预,并对患者不良习惯及时纠正,同时在治疗期间按照医生要求合理用药,告知患者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对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在整个护理期间,帮助患者将呼吸道内的异物及时清除,及时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工作,并实施人性化心理干预,从而提升睡眠质量和缩短住院时间。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SQI评分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患者的并发症,提升睡眠质量,改善血气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面罩呼吸机人性化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LED面罩,创造有吸引力的面貌
LED 面罩,创造有吸引力的面貌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