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维持期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睡眠的影响

2021-06-08童上芝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氟烷丙泊酚麻醉

童上芝

(谷城县人民医院手术室,襄阳,441700)

术后睡眠障碍主要是指患者在手术后早期睡眠质量与睡眠结构发生改变的情况,睡眠碎片化、觉醒时间显著延长以及睡眠显著缩短是其主要临床表现[1]。研究表明,睡眠状态与中枢神经递质,例如组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乙酰胆碱等的含量紧密相关[2]。因此,本研究经过对全身麻醉维持期老年患者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进而探讨对其术后早期睡眠状况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谷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7.2±2.5)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7.4±2.4)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叮嘱所有患者均在术前8 h禁食、禁水,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监测其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道进行麻醉诱导,并给予丙泊酚1.5~2.0 mg/kg、舒芬太尼0.4~0.6 μg/kg以及罗库溴铵0.6~0.8 mg/kg,并实行气管插管。对照组在维持期采用丙泊酚泵注,观察组利用七氟烷吸入麻醉,使其脑电双频指数控制在40~60,术中依据患者情况进行麻醉药物追加并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手术完成后停用麻醉药物,并在拔管后注意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比较2组术后1 d、3 d的睡眠时间与睡眠效率,分别采用脑电双频谱指数对2组术后第1晚、第3晚18:00~6:00的睡眠情况进行监测,若其监测值<80则表示患者进入睡眠,术后第1晚监测值<80的合计时间为睡眠时间,监测期间其值<80的百分比则为睡眠效率。2)记录并比较术后20:00到清晨8:00期间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以及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

2 结果

2.1 睡眠时间及效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时间点临床检测指标比较 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MAP、HR及R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术后睡眠障碍能够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痛觉敏感、疲劳以及焦虑等情况,甚至引发阵发性低氧血症以及血流动力学紊乱等[3]。老年患者由于药物、手术创伤、疾病本身以及环境改变等情况的影响极易引发睡眠障碍,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紊乱等情况发生,对其术后病情恢复产生严重影响[4]。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术后3 d比较,观察组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MAP、HR及R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全身麻醉维持期全凭七氟烷吸入能够促进老年患者术后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的显著改善,且对其心率、平均动脉压等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七氟烷属于吸入性的一种新麻醉药物,能够原型经患者肺内排出,不会对其神经功能产生明显影响。丙泊酚属于短效静脉麻醉类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其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较为持久,极易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因此,对老年患者应选取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从而减少或者避免出现术后睡眠障碍情况,以便促进其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维持期全凭七氟烷吸入麻醉,能够促使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睡眠时间得到有效延长,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利于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氟烷丙泊酚麻醉
丙泊酚减低EZH2对miR-34a抑制效应与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变化的研究
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