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6-08欧丽华林秀凤杨丽全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尿路总分高血压

欧丽华 林秀凤 杨丽全

(1 莆田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莆田,351100; 2 莆田学院护理学院,莆田,351100)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下尿路症状及排尿障碍的慢性病之一[1],其发病率与年龄有关,在中老年男性人群中极为常见[2],60岁时发病率可达50%以上,80岁以后可高达83.3%[3],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遭到破坏有关[3]。调查发现,70岁以上男性群体有40%以上患有中度下尿路症状,不仅影响BPH患者的生命质量,而且可造成腹压增高、尿潴留、腹股沟疝、内痔和脱肛等严重后果[4]。目前国内外对BPH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较为深入[5],深入评价睡眠质量的专项研究较为少见,个别研究从下尿路症状对BPH患者睡眠质量影响进行初步研究[6],但是基本上未能考虑到有较大比例的高龄BPH患者同时伴发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疾病,对研究结果造成偏倚[7]。本研究对老年BPH患者与对照组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分析伴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以期更准确评价BPH患者睡眠质量状况,为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在莆田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老年BPH患者315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6.95±5.39)岁。同时选择在莆田市第一医院健康体检科就诊并行前列腺超声确诊未患前列腺增生的106例,年龄≥60岁的老年男性为对照组,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6.39±4.68)岁。

1.2 纳入标准 1)符合BPH诊断标准。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副高职称以上的临床医师根据诊断标准确诊[8];2)年龄≥60岁的老年男性;3)既往无下尿路手术史;4)无认知障碍;5)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老年痴呆症、智力障碍、严重听觉障碍等疾病导致无法参与配合调查者;2)伴发泌尿系统炎症、泌尿系统结石及肿瘤等疾病患者;3)合并严重心肺等脏器疾病患者。

1.4 剔除标准 调查进程中临时决定不愿意配合者。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9]。Buysse DJ编制、刘贤臣汉化的PSQI有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睡眠紊乱、自评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等7个维度,各维度得分均为0~3分,PSQI总分为0~21分,总分高表示睡眠差。郑棒等测评PSQI总量表的Cronbachs′ s α系数为0.734。2)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8]。量表中计分的7个问题得分相加为下尿路症状总分,总分在0~7分、8~19分、20~35分归类设定为轻度、中度、重度。3)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9]。各由20个条目组成,统计分析的SAS得分和SDS得分均采用标准分表示,标准分范围均为25~100,SAS和SDS得分越高分别表示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越严重,SAS和SDS标准分≥50分作为伴发焦虑和伴发抑郁的确定标准。4)自制问卷,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伴发高血压、伴发糖尿病等条目,高血压和糖尿病采用病史和临床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1.5.2 调查方法 调查员均为莆田市第一医院在职护士,邀请从事流行病学研究20余年的高校教师对调查员统一培训现场调查方法,在统一指导语基础上对2组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现场调查,研究对象为识字者由研究对象自行填写,研究对象为未识字者由调查员逐条口述询问,根据研究对象的回答予以记录,问卷均当场收回。BPH组共发放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15份,有效率95.45%;对照组共发放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06份,有效率96.36%。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秩和检验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PH组和对照组基线比较 BPH组和对照组的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伴发高血压、伴发糖尿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PH组和对照组的年龄、SAS得分、SD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BPH组和对照组基线比较

2.2 BPH组和对照组的睡眠质量比较 BPH组的PSQI总分(11.17±2.07)分,高于对照组的(8.42±2.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76,P<0.05),BPH组的PSQI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BPH组和对照组的睡眠质量比较分)

2.3 BPH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相关变量的相关性 BPH患者的年龄、抑郁、焦虑和下尿路症状与PSQI总分均呈正相关(r=0.161,0.330,0.444,0.347,均P<0.05)。见表3。

表3 BPH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相关变量的相关性(r值)

2.4 影响BPH患者PSQI总分的单因素分析 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为中专或高中、伴发高血压、伴发糖尿病、下尿路症状中重度、伴发焦虑、伴发抑郁等组别的BPH患者PSQI总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PH患者的居住地、婚姻状况与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影响BPH睡眠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2.5 影响BPH患者PSQI总分的多因素分析 将BPH患者的PSQI总分作为多因素分析的因变量,将挖掘出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文化程度、伴发高血压、伴发糖尿病、下尿路症状、SDS得分、SAS得分等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入水准0.05和剔除水准0.10下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回归方程为:PSQI总分=2.147+0.031×SDS得分+0.071×SAS得分+0.904×高血压+0.664×糖尿病+0.749×下尿路症状,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31.691,P=0.000),r2=0.339,调整r2=0.328。见表5。

表5 影响BPH睡眠质量的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n=315)

3 讨论

结果显示,315例BPH患者的PSQI总分为(11.17±2.07)分,高于对照组的(8.42±2.20)分,提示经排除伴发高血压、糖尿病、抑郁和焦虑等疾病影响之外,老年BPH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研究结果与王晶晶等[10]对长春市258名老年BPH患者所测量的PSQI得分(12.00±2.58)分基本一致,但低于陈彩金等[7]对广州市63例BPH患者所测量的(15.6±2.3)分。既往相关研究表明,导致BPH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包括个人特征、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夜间尿频、工作状态和不良情绪[11]。个人特征如年龄增长、离婚状态和独居等;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刺激性饮食和锻炼时间不足等;夜间尿频是BPH患者最常见的下尿路症状,也是影响夜间睡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不同职业者的工作状态不同,工作压力较大的脑力劳动者,生活节奏较快,经常熬夜的不良睡眠习惯等均是可能原因之一;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

结果显示,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与PSQI呈正相关(r=0.347,P<0.05),与陈彩金等[7]采用相同量表测量的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304是基本一致的。多因素分析显示,下尿路症状与BPH患者睡眠质量有关(β=0.749,P<0.05),与李彬[6]采用IPSS和PSQI在辽宁省的调查结果一致。下尿路症状较为严重,患者夜尿增多,睡眠中断次数较多,而且老年人的睡眠潜伏期本身较长,叠加导致正常睡眠持续性受到严重干扰,导致睡眠质量较差。研究发现,伴发抑郁或伴发焦虑均是BPH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BPH患者除了因下尿路症状寻求医疗建议之外,也有较多的患者因为担忧害怕癌症、睡眠中断、全身不适或尿失禁等尴尬状态而寻求医疗帮助,越来越频繁的尿频或尿失禁也容易导致心理羞愤和郁闷,BPH病程长且症状容易渐进性加重,导致这些担忧与日俱增,长时间的紧张、忧虑和羞愤,导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变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重患者的睡眠障碍。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发高血压是引起BPH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的原因之一,张玉鹏等[12]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由于疾病原因,本身导致睡眠障碍和睡眠紊乱的比例较高,可能原因有高血压会导致患者不同系统的脏器出现损害,使机体的睡眠中枢调控机制失衡,从而影响睡眠质量。结果显示,伴发糖尿病也是BPH患者睡眠质量差的危险因素,王宗芳[13]对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调查发现PSQI总分为(11.42±6.38)分,提示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睡眠障碍。蔡璇等[14]认为糖尿病可以加重内分泌紊乱,且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老年BPH患者睡眠质量较对照组差,受到下尿路症状的影响,也与伴发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焦虑等有关。因此,应积极采用有效的措施治疗多种原发疾病,减轻夜尿症状,加强引导老年BPH患者采用积极的放松训练,减轻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本研究创新点在于分析伴发高血压、伴发糖尿病等因素对老年BPH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不足之处在于未进行多中心研究,样本代表性略显不足,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尿路总分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中医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