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大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21-06-07江凤娟

电化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成就动机混合式学习大学生

江凤娟

[摘要]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洗礼之后,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的常见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地分析大学生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的学习的行为意愿,通过问卷收集了1346名大学生关于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的调查数据,基于UTAUT扩展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方法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的关键因素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移动自我效能感、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成就动机对大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学习风格对学习的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移动自我效能感在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和学习的行为意愿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效应,绩效期望对移动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努力期望则呈现出显著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行为意愿:UTAUT;大学生;移动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深度整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2019年,在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背景下,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混合式教学作为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整合的新型模式,成为高等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抓手。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在线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全国各类学校都开展了超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改变了学校、教师对教学技术的认知,从而大大提升了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的程度。但是,作为教学模式被动选择的一方,特别是在经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大规模在线学习的洗礼之后,大学生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究竟怎样,影响其行为意愿的因素是什么?这虽然是一个微观的研究课题,但是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乃至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习的行为意愿指学生参与学习中开展讨论、总结、实践等主动学习的主观概率。如果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不高,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的研究者通过融入同伴互评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习满意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有的研究者认为感知控制、感知学习反馈、感知个性化和感知互助性这四个维度影响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关于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的研究相对较少。混合式教学环境中,课堂面授与技术支持的教学相结合,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环境,学习者通过技术获取多样化的学习资料,同时还可以参与线下真实的活动。传统课堂面授无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不够,高层次思维能力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而在线学习模式(如MOOC)虽然吸引了很多学习者,但是大多数学生未能完成完整的学习过程。这种高辍学率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如难以理解课程内容、缺乏先前知识、需要时缺乏帮助以及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课程等。可见,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在线教学模式相比较,特征显著,研究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有着独特的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大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根据现实情境拓展UTAUT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性评估。为了实现以上研究目的,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UTAUT模型核心变量是否影响大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成就目标、学习风格、移动自我效能感是否影响大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

二、研究设计

(一)UTAUT模型

混合式教学环境中的学习不仅包含技术因素,还包含学习态度和行为因素。对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模式的认识,不仅仅需要考慮技术特征,更需要考虑其教育或学习特征。在推动混合式课程建设时,尽管许多大学都已提供在线教学课程及学习平台服务,但学生对在线学习的兴趣、学习平台的使用效率并没有达到预期,学生不能持续学习在线学习资源、在线讨论不积极。研究者针对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生学习行为进行了探究,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等差异化特征进行适应性分析,结合已有研究提出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特征,将此环境中的学习视为学生借助面授或技术获取学习材料、参与学习活动并完成学习评估的学习过程。

UTAUT模型是Venkatesh等人在已有的8个理论模型(模型包括TRA、TAM、TPB、组合TAM-TPB、MPCU、MM、SCT、IDT)的基础上的整合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不仅关注对创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而且还强调实际使用行为,成为教育研究领域解释不同群体对在线或移动学习的使用意愿和行为的常用模型。

(二)研究变量和研究假设

尽管UTAUT模型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许多研究已经将UTAUT模型与其他理论相结合,通过整合或扩展以便于分析多样化情景中的技术使用,并提出增加外部变量以增强该模型的解释效能。在增加变量的选择中,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人特质,如学生的成就目标因个体能力和动机等不同而呈现差异,这会直接影响行为意愿。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也会影响学习方式,其中,技术是影响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关键因素。有研究者发现,移动自我效能感也是影响技术使用意愿的因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对UTAUT模型结构进行了扩展,以UTAUT模型作为基础框架,增加了成就目标、学习风格、移动自我效能感三个因素,其中,移动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调节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1.行为意愿(Behavioral Intention)

行为意愿是影响个人决定是否采取某些未来的行为,或者个人是否会采取特定行为的可能性。行为意愿和具体行为之间存在关联,可以有效解释意愿对行为倾向性的影响,个体的行为意愿是实际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因此,本研究中的行为意愿主要指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大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并着重探讨影响行为意愿的因素。

2.绩效期望(Performance Expectancy)

绩效期望是指大学生对使用技术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的信心。绩效期望对使用技术的行为意愿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还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将绩效期望作为影响因素并形成研究假设:

H1:绩效期望对大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

3.努力期望(Effort Expectancy)

努力期望指个体在使用技术过程中感受到的容易程度并为此付出的意愿程度。努力期望直接体现了使用技术的难易程度,会对使用技术的实际行为产生影响。在本研究中,努力期望指的是大学生对在学校使用技术容易程度的感知。形成的研究假设为:

H2:努力期望对大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

4.社会影响( Social Influence)

社会影响是重要人物对技术的认知程度对个体产生的影响。有研究者在研究文化对技术使用的影响中,已经注意到社会影响对行为意愿的积极影响。在本研究中,社会影响被定义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人物对他们使用技术的认可程度。形成的研究假设为:

H3:社会影响对大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

5.成就目标(Achievement Goal)

成就目标代表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而渴望实现的既定期望,直接影响着个体对任务的专注和投入程度。学生学习中的很多行为受到成就目标的影响,很多研究者也重视成就目标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知识掌握、技能获取等学习结果的作用。同时,成就目标还能影响不同的行为意图,不同的目标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在本研究中,成就目标主要指学生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的学习目标。形成的研究假设为:

H4:成就目标对大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

H5:成就目标对大学生的移动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6.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

学习风格被定义为个体在学习环境中如何获得知识或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的方法。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在与学生学习相关的研究中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有研究者使用社交媒体接受模型来检验大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并对他们使用社交媒体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学习的行为意愿受到学习风格的影响。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为制定更好的针对学生需求的干预措施提供见解。因此,许多高等院校仍在尝试通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提供不同的信息技术资源,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在本研究中,学习风格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选的信息媒介途径接受方式,学习风格类型有基于视觉、听觉、动觉(VAK)三种类型。视觉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偏好通过接收视觉信息进行学习:听觉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更倾向于通过听觉获取信息:动觉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更乐于选择亲身体验和课堂活动开展学习。形成的研究假设为:

H6:学习风格对大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

H7:学习风格对大学生的移动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7.移动自我效能感(Mobile Self efficacy)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完成一项具体任务时自身效率或能力的评估,它与个人技能无关,主要评判如何运用这些技能。移动自我效能感被定义为个体对其使用移动设备以完成特定任务(如浏览网页)的能力的认知,其在接受并使用新型移动设备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的研究假设为:

H8:移动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為意愿有显著影响。

H9:绩效期望对大学生的移动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H10:努力期望对大学生的移动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基于以上假设,本研究构建了UTAUT拓展模型,在UTAUT模型核心变量基础上增加了变量,并形成了研究假设(如图2所示)。

(三)样本分布

样本采用横截面法,重点收集经验数据资料。从北京8所大学按照专业和年级分布抽取20%~3%的本科阶段学生,要求所有被抽取的大学生都有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经历。问卷中没有涉及问卷填答者的姓名及所在学校,确保所有的问卷资料保持匿名。共收集1537份问卷,以学生类型和学习体验为筛选项,有1346份问卷完全符合研究需求。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信息见表1。

(四)测量与分析工具

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问卷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学生的人口统计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专业和年级等,共4道题。第二部分借助UTAUT模型,主要调查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4个变量,共23道题。第三部分是成就目标调查,借助2×2成就动机模型对大学生的成就目标进行分类分析,主要包括掌握趋向、掌握回避、绩效趋向和绩效回避,用修订的AGQ(AGQ-R)来测量,共12道题。第四部分是学习风格调查,使用视觉、听觉、动觉学习风格(Visual-Auditory-Kinaesthetic learning style)测量问卷,共11道题。第五部分是移动自我效能感调查,使用Compeau在研究中使用的问卷,包括等级、强度和普适性,共10道题。问卷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进行评分。

三、数据分析

(一)测量模型信度和效度评估

为了保证综合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在预研究中收集了北京市2所大学的138份完整问卷,对问卷所有的模块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表2显示,问卷所有结构的Cronbachs Alpha值在0.785(社会影响)和0.928(学习风格)之间,均在0.7以上,具有较好的可靠性。A VE值在0.586(努力期望)和0.778(学习风格)之间,均大于0.5; CR值在0.723(社会影响)和0.903(学习风格)之间,均大于0.7,表明这些结构具有良好的收敛有效性。这些数据表明,本研究使用的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信度和效度(见表2)。

(二)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

本研究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拟合度(GoF)、路径系数(p)和判定系数(R2),以检验成就目标、学习风格和移动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行为意愿的调节作用。通过计算,GoF值为0.521(>0.36),证明本研究中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整体拟合度。通过PLS估算模块之间的路径系数,10个路径关系中有8个路径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调节效应检验中,发现学习风格对行为意愿没有显著作用,作为调节变量影响移动自我效能感也不显著。

采用层次多元回归(HMR)方法,在变量的影响被控制之后,依次检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预测能力。根据UTAUT模型,对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学习风格、成就目标等进行了自变量初步分析,以确保数据分布符合统计所要求的假设。

表3的分析结果表明,关于UTAUT模型的核心组成部分,努力期望(β=0.351,p<0.0005)是行为意愿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绩效期望(β=0.234,p<0.0005),影响程度最低的是社会影响(β=0.103,p<0.0005)。UTAUT模型的核心要素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增加移动自我效能感之后,UTAUT核心要素的Beta值都有变化。移动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程度最高(β=0.335,p<0.0005),绩效期望和努力期望都是移动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但是学习风格的影响并没有得到支持。H6和H8成立,H7不成立。

该模型各变量的判定系数R2都大于0.10,可以很好地解释内部变量的变化处于一定范围之内,说明了模型的稳定性。所有影响因素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3所示。

四、研究结论和讨论

(一)主要结论

通过检验,UTAUT模型中原有影响因素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拓展的影响因素中,移动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最显著的因素,成就目标也呈现出积极意义,而学习风格对学习的行为意愿和移动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均不显著。绩效期望对大学生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的移动自我效能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努力期望对大学生移动自我效能感有消极影响。

1.绩效期望对大学生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技术使其获取丰富的资源,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影响其学业成就。大学生已经意识到技术在学习转化中的潜力,更加注重混合式学习对学习过程的调节作用。

2.努力期望对大学生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的影响显著

从统计结果可知,在UTAUT模型核心影響要素中,努力期望对大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很多借助UTAUT模型进行的研究中,排在首位的为绩效期望,甚至有的研究发现努力期望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本研究中,努力期望比绩效期望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但低于本研究拓展变量中移动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程度。本研究和已有研究在此存在差异,可能是本研究中的大学生群体在电脑、手机、网络等方面的技术操作已经非常熟练,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即可掌握多样化学习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

3.社会影响对大学生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

大学生普遍认为,一些非常重要的人或群体对于自己在学习中使用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教师、同伴或者朋友对混合式教学的态度和使用行为。

4.成就目标对大学生移动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在UTAUT模型基础上,本研究增加了成就目标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成就目标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移动自我效能感。大学生的成就目标分值越高,移动自我效能感就越高。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对学习进行拓展,进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意味着学生积极的自主学习意识非常稳定,乐于通过技术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培养研究兴趣并提高学习成绩。

5.学习风格对大学生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移动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影响

这与一些研究结果有差异,例如:Seyal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学习风格确实会影响学生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可能对于数字时代成长的大学生,信息技术更多地作为社会交往工具,而在学校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尚未形成稳定的把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观念。无论是视觉偏好、听觉偏好,还是动觉偏好,只能反映大学生的媒介信息偏好,而对其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的效能感、行为意愿方面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6.移动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最显著的因素

大学生的移动自我效能感对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大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的结果和效果呈现不同的自信程度,这对学习的行为意愿产生直接影响。在统计中发现,大学生对学习的绩效期望水平越高,就越容易接受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各项学习任务,学习的行为意愿水平越高。大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环境中数字资源阅读、学习平台使用等方面的努力期望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更倾向于传统的文本阅读和课堂学习模式,对移动自我效能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讨论

本研究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关键要素,旨在探究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影响大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的因素。从显著性结果上看,大学生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是:移动自我效能感>努力期望>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成就目标,而学习风格无论对学习的行为意愿和移动自我效能感均未呈现明显影响。参与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感知的移动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的行为意愿的重要变量,而且对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与学习的行为意愿直接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移动自我效能感由实用和享受两部分组成,学生更多关注到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多样化学习资源的趣味性,而获取信息和增进理解的需求显著低于感知享受,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的移动自我效能感多来自“享受”而非“信息”。这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从认知内化向行为意愿的转化。本研究验证了移动自我效能感对解释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的适用性,这启发教师设计混合式教学活动时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移动自我效能感的激发。

从统计结果来看,本研究中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都接触过MOOC等在线教育,在使用信息技术方面不存在明显障碍,在学习中使用网络资源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因此,视听媒体的学习偏好对学习的行为意愿的影响已经没有差异。这意味着学校提供的学习环境和学生本身的信息素养已经基本达到了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开展学习的基础要求。

社会影响程度包括:顺从、认同和内化,教师的要求其实是推动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重要动力。实际上,只有学生意识到混合式学习的真正价值之后,才会把他人的影响整合到信念结构中,进而影响行为意愿。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影响的激励功能,将混合式学习意识内化于认知结构。

结合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对提升大学生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提高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行为意愿需要设计全维度的评价,尤其是形成性评价。从研究结果来看,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和成就动机对混合式学习的行为意愿有着稳定而显著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明確的学习任务驱动和学习结果反馈。针对这一需求,需要教师做好系统化教学设计,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预测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发展趋势,实现混合式学习过程中清晰的学习规划和学习资源获取,在学习任务和学业成就之间建立明确的对应关系。

其次,降低技术使用难度、丰富学习资源。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的行为意愿的主要因素。丰富的学习资源虽然提高了学习的便利程度,但同时技术的使用烦琐程度会影响学生愿意付出的努力程度,数字化资源和学习平台的使用难度将降低学习者的移动自我效能感。因此,需要注重平台的简洁性和资源的丰富性以提升学习者学习的行为意愿。

最后,结合学科、课程等具体要求,开展更加细致的行为意愿和接受行为研究。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而在线和面授的有机整合对于教师而言尚处于探索阶段,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大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和学业成就间的关系也相对复杂,不能将二者进行简单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不能将在线学习与面授学习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直接对比,需要将潜在的能力培养、素养提升与任务性项目或者实践性作品相结合,开展综合评估后,才能对混合式教学中大学生学习的行为意愿和行为做出规范的评价。因此,结合学生个体特征、课程内容和学习模式等多重要素开展更为精准的研究并尝试建立理论模型,才能有助于深入探究大学生在混合式环境中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成就动机混合式学习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成就动机对体育学习促进作用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