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未病”理念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应用评价

2021-06-07李玉梅吕沛宛田春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治未病血压常规

李玉梅,吕沛宛,田春贤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0 引言

糖尿病是临床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代谢性疾病,此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血糖水平升高,其中多数患者为2型糖尿病,且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中[1]。由于老年患者的机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很多患者还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基础性疾病,这会使得患者的健康水平进一步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2]。另外,很多老年患者对疾病知识缺少了解,且存在较多的不良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同时很多患者不能严格遵医嘱接受药物治疗[3]。这使得很多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不佳。为了更好地控制此类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缓病程进展,我们在患者的护理中使用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了延续护理。本文对相应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作为本次的研究区间,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根据两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成如下两个不同的组:(1)常规组(常规护理,50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的人数总计28例,女性患者共有22例;统计年龄,介于60-79岁,均值(66.28±4.57)岁;对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进行统计,患病时间最长7年,最短1年,中位数为(3.89±1.02)年。(2)干预组(常规护理+中医“治未病”延续护理,50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的人数总计26例,女性患者共有24例;统计患者年龄情况,61-80岁,均值(66.03±4.62)岁;对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实施统计,患病时间介于1-6年,中位数为(3.67±1.23)年。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处于均衡水平,可以进行对照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开展护理,在患者出院之前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遵医嘱用药等。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护理,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2.1 中医饮食干预

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了解患者的中医体质,据此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让患者日常生活中坚持科学合理的饮食原则,通过中医食疗来改善体质,更好地防止疾病[4]。例如气虚患者的饮食中多吃香菇、黄豆、山药、黄芪、西洋参等;湿热患者则在饮食中增加苦瓜、莲子等食物的摄入;如果患者为痰湿体质,则可以多吃海带、栗子、黑豆、薏仁、白萝卜、红小豆等食物[5,6]。

1.2.2 中医情志护理

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中医十分重视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结合患者的不同性格、心理、精神状态等,与患者做好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心理安抚、疏导,让患者听舒缓温馨的音乐,指导患者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等,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缓解、消除。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2.3 未病先防

医务人员指导患者在家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患者对疾病的预防工作引起重视。例如指导患者每天睡前温艾叶水泡脚20min,微微出汗即可。将足部擦干之后进行按摩,同时按摩涌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拍打双下肢各10min,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指导患者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以小幅度、低强度的运动方式为宜,让患者的体质得到改善,从而更好地预防感染;另外,对患者说明低血糖可能导致的严重危害,并教会患者预防低血糖的方法、低血糖症状辨识方法等,让患者在日常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更为依从[7,8]。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血糖、血压指标水平进行统计,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及版本:SPSS 22.0;计数资料:差异进行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差异进行t检验,用(±s)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指标对比

经过统计,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压指标均处于相近的状态,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经过统计,干预组患者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更低,组间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血压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血压水平对比(±s)

指标 干预组 常规组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血糖 空腹血糖 7.81±1.42 5.64±0.73 8.01±1.24 6.51±0.93餐后2h血糖 13.26±2.71 9.18±1.30 13.45±2.67 10.33±1.56血压 收缩压 139.84±10.43 123.44±5.83 137.69±9.80 129.75±6.93舒张压 86.44±4.92 73.57±3.76 85.90±5.24 77.96±4.28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3 讨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疾病的病程长,且持续慢性进展,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治疗和干预,不但会使病情加重,同时也会加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一些并发症还可导致患者发生残疾、死亡,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9]。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但是西药治疗的副作用大、周期长,很多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治疗,使得血糖控制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学中,该疾病属于“消渴”范畴,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脾胃、肝脏等功能存在相关性,饮食无节制会对脾脏功能造成影响,从而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发展[10]。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本研究将中医“治未病”理论用在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延续护理中,结果表明,患者的血糖、血压获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这说明中医治未病理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治未病血压常规
常规之外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