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表淋巴结结核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分析

2021-06-07李欣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浅表淋巴结核

李欣霏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黑龙江 哈尔滨)

0 引言

浅表淋巴结结核是由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淋巴结炎,多发于颈部,按照病理类型划分包括浅表淋巴结结核和深部淋巴结结核,以淋巴结肿大、疼痛及压痛为典型临床症状,严重者还会引起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并增加关节、骨结核病的发生率。若患者病程较长、症状较轻、淋巴结较硬,可活动,且不存在明显压痛则为慢性淋巴结结核疾病;若患者疾病急、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症状,淋巴结较为柔软、表面较为光滑,存在明显压痛,无粘连则为急性淋巴结结核[1]。目前针对浅表淋巴结结核,比较常见的诊断方式即超声技术诊断,该诊断技术能够有效诊断患者的很多疾病,对疾病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在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断过程中实施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现将详细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设定为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期间对本院收治的60例浅表淋巴结核患者进行研究,研究资料显示,患者最大年龄值为60岁,最小年龄值为20岁,平均年龄为(38.7±3.2)岁;病程最长为10年,最短为1个月,平均病程为(4.7±2.2)年。其中腮腺淋巴结肿大患者1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32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患者8例,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1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疑似浅表淋巴结结核者;所有患者均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确诊;患者均具备完整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超过18周岁,且具备完全认知能力。

1.2 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检查前需将探头设置成PHILIPS CX50线阵探头,并将探头频率设置在8MHZ-10MHZ之间,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和侧卧位,以肿大的淋巴结展开,实施横切面和纵切面滑行检查,然后根据不同部位患者选择合适姿势。若患者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则需在患者身下添加枕头,并将其背部垫高,让患者保持头部后仰,并将头转向对侧,充分暴露颈部;若患者为腋窝淋巴结肿大者则在检查前充分暴露上肢,双手保持上举或者双手抱住头部的姿势,以便于检查。若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患者,则需将其下肢分开,以便于对患者大腿内侧和腹股沟部位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的淋巴结大小、形态和边界情况进行观察,然后与淋巴瘤、淋巴转移瘤等的超声图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19.0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和处理,以(±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诊断结果和病变类型分布,组间数据分别行t和χ2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60例研究对象的超声诊断结果和病例结果

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有53例为浅表性淋巴结结核患者,彩超诊断结果准确率高达88.33%。病理诊断结果与彩色超声诊断结果对比并无较大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60例研究对象的超声诊断结果和病例结果对比(n,%)

2.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病变情况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显示共有53例患者为浅表性淋巴结结核,其中累及单侧占比45.00%,累及双侧占比33.33%,融合占比11.32%。

表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病变情况对比

3 讨论

淋巴结系统是人体脉管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人体正常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人体患病时,霉菌和细菌便会沿淋巴管进入到淋巴结中,引起淋巴结增生和肿大。从生理学角度分析,淋巴结是非常重要的周围型淋巴结形态,由独立淋巴细胞相互聚合形成,外观呈豆形,空间分布于人体淋巴组织结构的行进路径之中,也是人体内部展现免疫应答机制的重要器官之一。从组成结构分析,淋巴髓质区由致密淋巴生理基础形成,包括髓索组织结构和髓质淋巴窦结构,其中淋巴髓组织结构的内腔包括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结皮质区包括皮质淋巴窦结构、淋巴小结结构、弥散性淋巴组织结构三种[2-4]。从结构组织学角度分析,淋巴结一侧呈隆凸状态,一侧呈凹陷状态,一侧连接多条独立存在的输入性淋巴管组织,一侧连接输出淋巴管组织结构、神经组织结构以及血管组织结构。在淋巴结组织表面通常会存在一定数量的被膜组织结构,此组织结构与结缔组织部分直接连接,能够深入淋巴结结构,形成小梁组织,进而构成淋巴结的组成部分,而在被膜组织下方通常被称作皮质区。从基础性生理学角度分析,在基础性免疫生理机制结构中,淋巴结结构具备最为基础的生理功能,能够对淋巴液进行滤过处理,使其参与到基础性免疫生理过程,并承担滤过淋巴液的基础生理作用,所以当病原微生物侵入至人体皮下组织结构和黏膜组织结构时,毛细淋巴管会借助生理组织的回流作用,使淋巴管组织结构受到破坏,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和免疫应答,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从病理学角度分析,结核病是一种具备慢性病理表现的严重传染性疾病,由患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诱发,多伴有浸润和结核结节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接连出现咳血、咳痰等症状。从基础性生物分类学理论角度分析,结核分支杆菌是一种放线菌目分枝杆菌菌属的典型病原微生物,也被称作结核杆菌。从基础性分类学理论角度分析,结核杆菌是典型的严格厌氧菌,分枝生长缓慢,需要外培4-6周方可形成,具有细长而道弯的基础性形态。从具体化的物质构成结构角度分析,结核杆菌由类脂质物质、蛋白质物质和多糖类物质组成,具有大量的抗酸属性、强抵抗力属性和多态属性。一旦患者出现浅表性淋巴结结核,多表现为单个淋巴结结核发病,常累及多个淋巴结,发病后患者会出现肿大症状,随着病情逐渐发展,会逐渐形成粘连和大包块,进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5-8]。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比较常见的淋巴结检查方式,能够根据淋巴结出现的不同情况,得出不同的检查结果。若淋巴结正常,在检查过程中便可见淋巴结呈椭圆形或者圆形,两侧存在明显的隆凸和凹陷,检查中央会显示一条狭窄的高回声带,周围均为低回声,皮质部或者髓质部有闪烁点状或者线状血流信号。而浅表淋巴结结核患者则会呈现不同程度的肿大淋巴结,且结节边界由清晰转向模糊,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淋巴结结构破坏、外形不规则,内部出现杂乱回声或者透声性差的液性暗区。

本次研究表明,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有53例为浅表性淋巴结结核患者,彩超诊断结果准确率高达88.33%,其中包括6例融合患者,20例累及双侧患者,27例累及单侧患者。由此可见,在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有效判断病情,且具有简单、方便、效果好等优势。

总之,将彩色超声多普勒应用于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明确浅表淋巴结结核疾病病理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且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经济实惠。

猜你喜欢

浅表淋巴结核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Is right lobe liver graft without main right hepatic vein suitable fo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