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手术室护士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对临床影响

2021-06-07王琼杨沙沙陈齐张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麻醉药品差错手术室

王琼,杨沙沙,陈齐,张萍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0 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几年,临床手术患者日渐增多,导致手术室工作量增加较多,且与之对应的麻醉药品管理工作任务加重,差错事件日渐增多,因此,如何确保麻醉药品管理的安全性,是当前手术室管理的重中之重[1]。本文探讨分析手术室采取护士对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对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的23名麻醉护士为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手术室从事麻醉工作的护士,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选手术室麻醉护士中,男女比例为2:21;年龄均为21-52岁,平均年龄为(36.09±3.51)岁;工作时间均为1-15年,平均工作时间为(5.39±2.41)年;学历情况:5名中专,15名本科,3名研究生。所选手术室麻醉护士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积极配合。

1.2 方法

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手术室护士对于麻醉药品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20年4月至10月期间手术室护士对于麻醉药品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再行专业小组质控管理模式。专业小组质控管理模式主要管理措施有:一是强化对账管理:当手术室麻醉护士将未使用的麻醉药品退回中心药房时,药师需认真核退回麻醉药箱中的回收数量与实际应用数量,同时及时整理、登记前1d药品消耗数量,即确保药品实际用量与收费单据和处方药品用量相符。在实际应用麻醉药品时,一方面麻醉护士需在处方上将药品的真实剂量明确写出,同时依据麻醉处方,对药品余量及时进行清点;另一方面药房调剂人员在麻醉药品发放前,需进行三核对,即处方核对、余量销毁单核对、空安瓿核对,以确保麻醉药品的种类、批号及数量账面与实物相符;当发放药品时,需与领药双方共同确认,且签字无误后,方可发药[2-4]。二是实施科学配送:①减少药品经手人员,尽可能简化配送环节。通常情况下,由于麻醉药品流通过程中,涉及多科室人员,导致监管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手术室护士与中心药房直接对接,且需待接收药箱扫码入库后,才可签收确认,同时,需将麻醉药品及时上架,以备第2d手术之用;待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当于即应将麻醉药品箱归还手术准备室。②明确手术室岗位职责:手术室麻醉药品的入库、交接、使用及清账、回收、废弃等工作,需由专人分别负责,以保障方便应用、管理高效安全。三是严格质量控制:手术室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将药品管理作为年末评优的考核指标,且考核结果直接与科室奖金分配挂钩;对于长期工作表现突出的护士,除提出口头表扬外,与年末考核挂钩;对于表现不佳的护士,不仅提出口头批评,而且将错误记录在册,若连续出现工作失误,则酌情扣除奖金。同时,手术室要针对麻醉药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果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结症所在,并予经纠正改进。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实施不同模式对麻醉药品管理评分情况的影响。主要指标有:药品发放、药品保存、药品监察、药品记录。

(2)观察分析实施不同管理模式对麻醉药品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的影响。主要指标有:文书记录错误、医嘱执行错误、药品过期、药品破损。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观察指标均通过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以χ2和t检验组间对比结果,若P<0.05时,则表示存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分析实施不同模式对麻醉药品管理评分情况的影响

不同模式对麻醉药品管理评分情况对比,见下表1示,常规管理模式明显低于专业质控管理模式,且经t检验,组间对比结果P<0.05,表明各指标对比存有统计学差异。

2.2 观察分析实施不同管理模式对麻醉药品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的影响

麻醉药品管理差错事件发生对比,见下表2示,常规管理模式明显高于专业质控管理模式,且经χ2检验,组间对比结果P<0.05,表明差错事件发生率对比存有统计学差异。

表1 实施专业小组质控管理模式前后麻醉药品管理评分情况(±s)

表1 实施专业小组质控管理模式前后麻醉药品管理评分情况(±s)

组别 例数 药品发放 药品保存 药品监察 药品记录常规管理模式 23 85.50±8.40 81.60±6.32 80.76±4.51 89.45±5.01专业小组质控管理模式 23 90.50±4.50 95.40±8.46 97.15±6.01 96.29±6.09 t-2.491 6.584 6.960 3.072 P-<0.05 <0.05 <0.05 <0.05

表2 实施不同管理模式对麻醉药品管理差错事件发生的影响[n(%)]

3 讨论

以上分析可知,若患者长期使用麻醉药物,可致其产生依赖性,因此,由于麻醉药物的药性及用法均存在一定特殊性,对其的日常应用管理需加强。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较于麻醉护士所采取的常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要此管理基础上,所实施的专业小组质控管理模式,其可管理安全性更高,差错事件发生率(4.35%)更低。分析结果提示,实施麻醉药品专业小组质控管理模式,使得针对麻醉药品的管理更加系统、规范,有效规避人员接触、药品配送、药品发放等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降低各环节风险,确保管理效率[5-8]。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采取不同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其管理结果不同,即较于单纯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再行行专业小组质控管理模式,获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且药品管理的安全性更高,更利于促进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水平提升,有效降低或避免发生药品差错事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麻醉药品差错手术室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浅析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差错及质控措施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针对新时期麻醉药品管理的探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2012~2014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