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

2021-06-07康玉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电离辐射危险消毒

康玉超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0 引言

介入科是为患者提供介入治疗的科室,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使用微器材为患者提供诊断以及治疗[1]。近年来,在医学影像设备越来越先进,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之下,介入治疗已经在越来越多疾病的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每年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介入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承受着较大的身心压力,工作中发生职业伤害的情况也不断增多[2,3]。为了确保介入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对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研究对象共计25名,均为本院介入科护理人员,性别均为女性。研究对象的年龄最大的为48岁,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为(28.74±5.11)岁;护龄最长的为28年,最短的为2年,护龄中位值为(7.12±3.27)年。

1.2 研究方法

向入选研究对象发放本院自制的调查表,进行介入科护理职业危险因素的调查,针对相应的调查结果,进行有效的防范措施的制定。

1.3 统计学方法

将SPSS20.0软件作为分析处理数据的工具,计量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将P<0.05作为判定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经过统计,入选研究对象认为影响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如下几项:(1)护理人员承受着较大的身心压力;(2)护理人员缺乏自我防护意识;(3)电离辐射;(4)消毒导致的不良影响;(5)针刺伤、其他意外情况导致的感染。其中(1)、(2)这两项危险因素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统计

3 讨论

3.1 危险因素分析

3.1.1 护理人员承受着较大的身心压力

介入科患者病情复杂多样,且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严重,因此更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因此很多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3]。另外,工作过程中,介入科护理人员需要长时间站立、低头等,增加了护理人员出现颈椎疾病、腰椎疾病的概率。较大的工作负荷导致护理人员身心俱疲,从而增加了发生职业病、职业损害的风险[4]。

3.1.2 护理人员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介入科为非传染科室,因此很多护理人员工作中会放松警惕,导致手卫生不到位、个人防护措施未做好等,因此增加了发生感染等职业风险的概率[5]。

3.1.3 电离辐射危害

近年来,放射性粒子技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在医学诊疗工作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介入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会接触到电离辐射,若护理人员在实施相应的护理时未做好防护措施,随着时间延长,会对护理人员的机体造成慢性损伤[6]。

3.1.4 消毒导致的不良影响

医院是各种病原菌高度聚集的场所,且人员流动性大,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患者以及医护人员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群体。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情况,需要做好消毒工作。而消毒过程中使用的消毒剂、紫外线、臭氧等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7]。

3.1.5 针刺伤、其他意外情况导致的感染

在介入科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容易因心理压力大、技术不娴熟、操作不规范等因素造成针刺伤等机体损伤,进而导致感染。尤其是在为传染病人、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8]。

3.2 护理改进措施

3.2.1 合理安排护理工作,缓解护理人员身心压力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介入科护理人员身心压力过大是影响职业安全的最主要原因。要想让护理人员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保障患者以及自身的健康安全,护理管理人员应当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可以采取弹性排班制,根据工作量、工作难度等决定排班的护理人员数量,在护理低峰期适当安排护理人员休息,让护理人员保持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以便在后续的繁忙工作中能够集中精力,保持工作热情[9]。另外,对护理人员做好工作姿势的指导,让护理人员更好地保护颈椎、腰椎,缓解疲劳,避免损伤。

3.2.2 加强职业防护,避免针刺伤以及其他意外感染

介入科需要对护理人员加强职业培训,让护理人员对职业风险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充分了解职业风险的危害,从而树立起较高的职业防护意识。另外,应当培训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规范,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做好全面防护措施,并严格执行手卫生以及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减少各类职业损伤的发生[10]。

3.2.3 做好对消毒因子的防护措施

介入科护理人员对于消毒工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除了应当确保消毒的全面彻底之外,还需要加强个人防护,将防护用具充分利用起来,避免消毒因子对自身健康产生危害。

3.2.4 做好对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对于接受离子介入治疗的患者,将他们的病房进行集中统一安排,让这些患者的病房与其他类型介入治疗的患者分开。另外,同病房患者的床距应当在1m以上,且病房中的温湿度应当处于比较合适的水平。护理人员为离子介入治疗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同样需要做好防护,防止电离辐射对自身健康造成损害。

猜你喜欢

电离辐射危险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喝水也会有危险
低水平电离辐射危害小于不良生活习惯
李君问:电脑眼镜能防辐射吗?
拥挤的危险(三)
储粮害虫防治方法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