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2021-06-07刘宝良吕沛宛李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生理颈椎病颈部

刘宝良,吕沛宛,李欢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0 引言

颈椎病是一种颈椎综合征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其患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1-3]。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患者患者症状时十分有必要的。为此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0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思路与数据支持。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所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0的临床资料,按照抽签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50例。纳入标准:经过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颈椎病;入组前3个月内未接受过颈椎病的相关治疗;治疗依从性较好;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过敏体质患者;颈部、上肢进行过手术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研究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介于25-67岁,平均年龄(42.58±11.76)岁。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介于26-68岁,平均年龄(43.61±10.24)岁。两组患者的上述基线资料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颈椎病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如口服止痛药物、维生素类药物等进对症治疗,以及颈部牵引等康复手段。研究组50例颈椎病患者实施常规治疗+针灸治疗: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另外选取患者颈部阿是穴以及颈夹脊、风池、百会、大椎、曲池、合谷、列缺、后溪、申脉等穴位[4-6],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穴位搭配,对穴位及针具进行常规消毒处理之后,对准穴位快速进针,使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患者得气后,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一次。进行针灸治疗的患者均以10d为一个疗程,间隔10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1个月后进行相关指标的观察。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1)治疗效果标准:显效为经过治疗,患者的颈部不适症状消失,颈部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为经过治疗,患者的颈部不适症状得到大部分的改善,其颈部功能得到大部分的恢复;无效为经过治疗,患者的颈部不适症状未得到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2)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主要是统计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手臂麻木、颈肩痛、眩晕等的改善情况。(3)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主要选取其中的4个维度(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每个维度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效28例、有效21例、无效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手臂麻木、颈肩痛、眩晕症状的改善例数分别为36例(72.00%)、40例(80.00%)、46例(92.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例(60.00%)、32例(64.00%)、39例(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机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0 61.36±4.12 91.24±3.16 62.50±6.81 92.85±5.12 59.08±6.27 90.64±5.28 65.75±6.34 92.07±4.17对照组 50 60.78±5.35 81.03±4.68 61.79±7.67 82.34±4.08 60.85±7.16 80.97±7.31 63.97±8.16 83.59±4.66

3 讨论

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从而缓解肌肉紧张,改善颈部血液循环,缓解其颈部不适症状[7,8]。笔者选取颈部阿是穴、双侧颈夹脊、大椎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对照组患者手臂麻木、颈肩痛、眩晕症状的改善率分别为72.00%、80.00%、92.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提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其不适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在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探讨。

猜你喜欢

生理颈椎病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