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6-07张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服药例数饮食

张燕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质的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生率比较高,多发人群为中老年人,主要原因是与胰岛素、遗传因素、暴饮暴食、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关[1]。有学者研究发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由于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加快,造成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在平时的生活、饮食上进行有效的控制 ,同时应进行适量的运动,再联合药物进行有效的干预。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长病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进行治疗,但患者的长期服药依从率往往较低,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而在患者的治疗中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血糖的控制有积极意义,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是从多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最大限度地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达到患者的满意,从而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探究综合性护理措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了98例患者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随机抽取的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收治的时间均为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49例。其中护理组包括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53-77岁,平均(66.37±2.82)岁;糖尿病病程2.5-11年,平均(5.48±0.63)年;常规组包括男性23例,女性26例;年龄53-77岁,平均(66.81±3.49)岁;糖尿病病程2-13年,平均(7.29±1.57)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流程实施护理操作,主要具体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给予药物治疗,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②在平时的饮食及运动上对患者进行指导,让患者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及良好的运动习惯;③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监测,掌握其病情发展情况;④做好病房的环境卫生清洁以及其他的基础护理[3]。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的具体内容有如下几点。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全面地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治疗相关知识,包括疾病常见并发症、预防方式、监督方式、早期指征以及患者心理健康、饮食健康、运动等内容。同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让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原因及发展情况有所了解;对于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与疾病相关的问题应及时做好解释工作,指导患者重视疾病,从而能够自主地改善生活状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4]。②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及家属不同的认知情况做好针对性的教育,有些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较随意,且对相关知识需求并不大,因此,医护人员应首先做好糖尿病知识的宣讲工作,让患者了解到一旦出现并发症后对自身的危害性,从而让患者对疾病形成正确的认识。而对于一些对疾病知识需求较高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对其的意识进行有效的管控,积极主动地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惑,让患者了解更多疾病信息[5]。③密切血糖监测:教给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糖及血压的方法,让患者掌握好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h血糖值的正常范围,让患者每天至少监测2次血糖,同时做好每次监测结果的记录。定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做好老年患者血糖日记的记录工作[6],让医生能够根据记录的血糖值来调整治疗方案,以有效地促进老年患者血糖控制在良好的状态,并能有效地防止低血糖的发生。④药物干预: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在记忆方面表现得较差,同时有一部分患者并没有认识到遵医嘱服药的必要性,有的患者忘记服药,有的患者擅自停药或是减少用药量等,导致血糖不稳定,对疾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将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让患者意识到坚持服药是有效控制血糖的关键,同时让患者家属进行监督,从而让患者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⑤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为其制定膳食计划,让患者坚持量化饮食,以绿色蔬菜、谷类、清淡低盐饮食以及低蛋白饮食等为主。部分患者在饮食上会表现出摄入量不足,对于此类患者应进行饮食指导,同时将餐前注射胰岛素改为餐后注射,以患者的进餐量来调整胰岛素的注射量。

1.3 评价指标

两组护理后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使用医院自制的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表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对每项进行评分,根据评分情况将护理满意情况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护理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s,mmol/L)

表1 两组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s,mmol/L)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护理组 49 5.7±1.2 7.7±2.8常规组 49 7.8±1.6 10.8±3.1 t 7.048 5.531 P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例(%)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常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等非典型症状,该疾病病程长、难以治愈、并发症多,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7]。以往对于糖尿病患者仅仅是在饮食、心理、运动上给予一般的护理措施,并没有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完整性。而综合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可以在提高临床护理水平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多种服务,满足患者需求,能够让患者感受精心的护理,通过增强对疾病的认知,提高自信心,降低心理负担。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仅可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意识,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躁、悲伤等不良情绪,提升对护士的满意度和信心度,更好地接受治疗[8]。本研究结果中,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了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从多个角度多患者进行护理,实施健康知识的宣教、加强饮食方面的指导、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在用药上进行指导等,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实施让患者对疾病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主动地改变自身不良的生活行为。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有效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轻其心理负担,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整体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在整体上让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服药例数饮食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春节饮食有“三要”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