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精算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

2021-06-06张杰石安其琛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保险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价值观知识点

张杰 石安其琛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早在2016年,上海市即在高校中探索课程思政改革,各类课程按照功能定位,明确各自的改革方向,推动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知识的教学为载体,在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助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提出问题

面对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从原来的报纸、电视等传统的媒体工具发展到包括抖音、快手、头条等手机APP的新媒体工具。对于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如何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需要高校开设思政课程,也需要在专业课程等其他类别的课程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在学生心中,从而避免学生人云亦云,被错误的言论、消息所误导,对各类接收到的信息形成自己正确的判断。

2016年,精算学作为一门新的本科专业第一次获得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精算专业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相应的本科课程体系一直在更新变动中,目前对精算学各门专业课程中思政知识点的研究结果较少,课程思政开展的经验不足,如何在精算专业课程中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显得更加紧迫。

二、分析问题

《纲要》指出,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别,要有相应的建设重点和方向。比如对于专业课程,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一方面,精算学专业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对各类专业课程中存在的具有思政元素的知识点的挖掘和相关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精算学专业虽然是理学类专业,专业课程难度较大,但在很多高校又是在保险学院或金融学院设立的,精算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一半以上会进入保险公司,所以专业课程就必须要和保险业务需求相结合。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需根据精算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发掘精算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

笔者从事高校的精算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根据《纲要》精神,结合精算学专业特点,从精算的历史和中国早期重要的精算师的经历中,认真梳理了精算学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人文知识和精神内涵,旨在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增强文化自信。

表1 中国精算历史上部分重要人物及其经历

三、在精算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

(一)以中国早期重要的精算师的人生经历,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中国精算业的发展是靠早期重要的精算师推动的。在中国精算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人物有吕岳泉、陈思度、陶声汉、李守坤等,可以从他们取得的超凡卓越成就的角度帮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同时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导向;从他们坎坷又苦难的人生经历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优秀品格。

(二)根据精算学专业课程特点,发掘专业课程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

精算学专业课程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多学科多专业交叉、难度较大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然而实际面对的学生又大多是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并不牢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将知识点讲清楚、讲明白,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扩展,注重培养学生触类旁通、活学活用的能力,比如在《金融数学》这门课程中学到的金融衍生品是不是在《投资学》中也接触过?

在教学环节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精神。由于精算学专业课本中符号较多,在教材的编写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打印错误或者计算错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适时教育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人无完人”,引导学生塑造创新精神和包容向善的价值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专业教师与本专业的学生接触比较多,正常情况下,授课机会至少每周有一两次,因此专业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要结合价值观的教育。比如,在课堂上进行保险产品设计的教学环节,在学生讲解自己设计的保险产品时,适时地提醒学生,他的设计是否反映了“以人为本”“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体现了社会责任感,这些思想就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学生。

(三)从精算职业发展角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

邀请在公司工作的精算师等实务专家走进课堂,聆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职业发展轨迹和行业前沿知识,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成为精算师这一职业的荣誉感。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去保险公司进行专业实习体验,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精算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激发归属感。

专业教师通过和保险公司的对接,进行产学研贯通,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在课堂讲解精算职业发展规划,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精算师这一职业的发展和工作环境等情况,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适当引入真实案例,从正面案例中总结经验,从反面案例中吸取教训,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在讲到金融衍生品创新的时候,以反面教材,如国储铜事件为例,教育学生在面对金融市场中的投机诱惑的时候,始终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控制野心与贪欲,珍视国家给予的信任,把保护国家资产不受损失放在首位。

四、精算学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结与反思

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上发挥着主导作用。精算学课程作为理论知识繁杂、覆盖多学科知识点、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更应该在《纲要》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众多的精算大师多成长于一战和二战期间,他们的人生在时代的潮流中经历了不可抗拒的苦难,但是他们顽强不屈,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秉持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光荣信念,他们的事迹是最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素材。作为专业课教师,最重要的是培养自身“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能力,通过教师团队协作,共同研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积极参加思政方面的教学培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自觉意识,提升思政教学能力。重视思政元素和职业能力发展的结合,引入保险行业精算师进课堂,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提高学生的职业归属感和获得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树立学生的职业荣誉感。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价值观知识点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我的价值观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