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及潜存问题思考
——以德勤事务所为例

2021-06-05程皖川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德勤事务所审计工作

程皖川

(成都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2016年3月以来,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与Kira Systems联手,最早将人工智能正式引入到会计审计等财务工作中.人工智能在阅读合同以及文件、财务机器人“小勤人”的出现,给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带来的优势,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后,人工智能应用于财会和审计工作的技术像雨后春笋般出现:2017年5月,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也推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随之,各大会计师事务所也相继推出了能够替代部分财务和审计工作的人工智能技术.同年,面对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形势,国务院、中共中央都下发了系列的文件推动人工智能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应用.

笔者以人工智能在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应用的实践,对规避审计实践中运用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 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审计相关概念

1.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首写字母的缩写为AI,)最初是在1955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 随后,John McCarthy在1956年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中正式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1]人工智能是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2]目前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主要是基于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

1.2 人工智能审计

人工智能审计顾名思义就是将人工智能运用与审计领域的理论、技术、方法等相结合,基于数据挖掘、云计算、大数据等算法构建模型,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为基础,将与审计相关的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等资料进行整合并进行分析,形成更高效的审计模型.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理论及原理也在不断的成熟技术不断的进步,应用领域随之扩大.人工智能逐渐参与到财务及审计的工作当中,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3]

2 人工智能在审计行业的应用和突破

2.1 人工智能在审计行业的应用

2.1.1应用于重新计算程序

审计人员使用人工或计算机审计技术,核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各种材料中数据准确性的过程叫重新计算.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运用于审计重新计算的程序只能完成比较简单的、机械性的计算工作,人工的主导仍然不可或缺.以对固定资产折旧为例,在引入人工智能后,由于其能模仿人的思维,可以迅速获取固定资产的信息及被审计对象的使用情况,并自动选择合适的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以及折旧年限,根据资产的特点作出类似人脑的反应.同时,人工智能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产出情况等数据,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搜集到准确的信息,并由此推断固定资产可变现净值,对固定资产是否进行减值自动作出判断,整个过程基本不需要人工的参与.

2.1.2应用于检查程序

检查程序是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的相关记录和文件(包括电子的、纸质的、其他介质的、以及被审计对象内部或外部生成的所有记录和文件)进行审查的工作过程,是审计工作的的关键环节.传统审计中,审计人员不可能对这些浩瀚的材料一一进行查实,都是采用抽样的方法来解决(见图1).虽然抽样遵循科学性的原则可以节约审计成本,但面临抽样本身存在的风险:产生的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能与被抽样结果得出结论完全真实的吻合,即使是100%抽样也不可能完全排除风险.

图1 计算机系统下的审计抽样

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对所有的数据文件进行检查,从而开展全面审计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审查充足的样本,可相应降低抽样带来的审计风险,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也简化了审计抽样的流程.[4]

2.1.3应用于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审计人员对财务数据及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识别,并通过研究和调查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的过程.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浩如烟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存储,能超越人脑对各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进行这些工作时,时间、资源、结果的准确性都不必担心.即使审计人员没有预设到的数据关联、对与预期质差异重大、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的关系或波动,人工智能都就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快速得到审计人员需要的分析结果.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错误,还可以通过数据形成的轨迹,迅速找到出差错的数据来源,显著提高审计的速度与精度.

2.2 人工智能对传统审计工作的突破

2.2.1技术层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协同的功能扩大

过去,传统的审计行业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基本是独立的两个领域.现在,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机器人在审计中的学习也需要庞大的数据支持.于是,计算机机器人也开始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协作服务于审计行业,其服务能力与范围不断提升.

2.2.2审监关系-由监督关系向协作关系发展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最重要的外部审计机构,配合监管机构了解审计工作是应尽的职责.传统的审计工作主要靠审计人员向监管机构汇报审计的真实情况,即使电脑记录的信息都带有人为的主观性.人工智能技术让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痕迹都有追踪和客观记录,监管机构可以通过这些记录清晰地了解审计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为准确的结论提出解决方案.审计机构与监管机构的关系向深度协作发展.

2.2.3审计结构-由提高审计质量向制定审计方案发展

当前,审计工作中使用的“人工智能”还限定在协助审计质量的提高,尽快完成审计任务的层面,即“弱人工智能”状态.随着强人工智能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将向对审计中的问题提出独立思考意见、制定最优化方案、提高审计质量发展.

2.2.4业务范围-由被动审计向主动咨询扩展

弱人工智能在审计工作中主要在函证、风险评估、审计抽样等方面应用.利用强人工智能系统,能为企业预测风险、确定发展方向,人工智能的审计业务领域将越来越广泛.过去哪些“被动审计”的企业,不再仅仅局限于内部审计和外部“被审计”,将积极申请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咨询建议.

3 德勤事务所应用人工智能的范例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审计是该事务所的重要且主要的业务.德勤最早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审计、税务和会计工作,其技术主要是与人工智能企业Kira Systems合作,将其强大的机器学习先进技术与德勤认知技术上的业务洞察力相结合,建立可以替代人类快速阅读合同等复杂文件的审计系统,将精力解放出来获取和构建分析文本数据信息,作出准确的审计结论.[5]

3.1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文档审查平台

人工智能文档审查平台是德勤事务所2014年最早应用人工智能的平台.该平台具有从合同中自动读取和提取关键信息、标示风险、提出修正见解的功能.该功能可以减少财会人员检查文档时间50%以上,将会计审计人员从阅读文件的简单枯燥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对增值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工作.

3.2 “小勤人”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小勤人”是德勤研发的人工智能财务机器人,将OCR技术和Insight Tax Cloud发票查验云助手相结合,运用到财务和审计中.“小勤人”可以将财务人员送到税务部门的增值税发票,高效自动地完成扫描、查验、对抵扣税进行批量匹配判断、抵扣、建表登记等流程.既为审计工作带来便捷,也将财务人员从繁复的审校中解放出来,省时、省力、省心.(见图2)

图2 小勤人认证流程

“小勤人”要监控和记录票据认证的每一个环节,只有满足法律合规需求的证据才能得以通过认证,保障了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的真实性.

3.3 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应用于审计文件读取

自然语言处理系统是快速自动阅读、修正并识别文件.主要帮助审计人员快速阅读文件,识别文件中的问题,让德勤审计人员大大提高了审阅繁杂文件的效率.

3.4 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审计工作

机器学习技术通过自动获得数据帮助系统提高自我性能.主要帮助德勤审计人员在导入数据和文本后,确定被审计对象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交易的合理性,并将这一过程及形成的结论作为一种模式用于预测相似事件.这种模式对于审计人员应对企业每年快速增长的数据、了解多种商业模式的变化、缩短对文本中商业术语关键词的阅读时间、节约资源、提高审计效率都如虎添翼.[6]此外,机器学习技术在合同管理、租赁协议、调查等以文件为支撑的商业活动中,对审计人员的帮助都不可估量.

3.5 德勤事务所应用人工智能审计的效果

3.5.1信息提取快速优化

德勤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审计工作的第一步是审计信息的提取.由于人工智能系统能快速从海量的被审计数据中自动、快速地筛选出需要的数据,然后依据审计需要提取相应的数据,让审计人员精准地进行分析和审查.这样的效果提升了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职业判断水平、大大简化了处理数据的复杂性.其效果是:事务所审计需求订单增加、效率高、速度快、高优化的优势在行业中不言而喻.

3.5.2分析证据预测风险

德勤通过人工智能的大数据,让企业的审计需求翻倍增长.他们进一步利用可视化功能,提取分析合同数据、快速为企业预测风险、并给出规避风险的独到见解.这样的审计不仅简化了审计程序,加快了数据的提取和输入,节约了时间成本,还为被审计企业找到了存在的问题、潜在的风险、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使德勤人工智能审计的预测风险功能成为“口碑”工程.

3.5.3数据准确判断合理

德勤事务所应用财务机器“小勤人”的人工智能认知技术系统,既保证了事务所会计信息的格式统一准确,财务报表具有真实性,还使审计流程简化、效率提高、判断结论准确.即使是最严格的财务报告审核也能通过,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了准确的参考.

3.5.4成本降低业务拓展

人工智能在德勤的应用,将审计数据均纳入智能系统,避免了数据抽样的风险;人工智能快速输入提取数据、简化了工作程序、节约了审计的时间成本;智能系统扩展到被审计企业的内部业务,扩大了审计的范围;事务所审计业务扩大却无需增加审计人员,让德勤审计业务拓展的同时成本大大降低.

4 人工智能应用对审计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4.1 人工智能应用对人才培养的机遇

4.1.1审计风险减少从业需求增多

由于人工智能具备“比人更精确地思考,比人更快捷地行动”的特点,应用于审计行业的风险减少,从事该职业的需求增多,迎来人工智能审计行业发展的大好机遇.这让审计行业人员过去对此高危职业的担忧减少,获得职业的幸福感.

4.1.2行业经济增长从业尊严提升

人工智能应用于审计行业的快捷性、对企业风险的预测性、审计结论的准确性,企业主动争取审计的订单成倍增长;人工智能审计较之传统审计更加轻松,让审计工作一改过去人们唯恐避之不及.审计行业成为让其他行业收入眼红的香饽饽,审计人员的从业尊严感大大提升.

4.1.3审计效率提高从业过程愉快

人工智能让审计工作快捷、简化.过去人工完成的繁复工作都被人工智能轻松搞定、得出的审计结论更能反应人脑的思维结果、准确性让服务对象满意度大大提升.审计行业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享受的是轻松愉快.

4.1.4科技含量丰满从业前景广阔

目前,人工智能审计给行业带来的显著成效仅仅是初步阶段,人工智能技术还在不断完善、更新、开发应用于更多的人工智能审计领域.相信,审计行业的人工智能含量将会越来越丰满,审计人员的从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4.2 人工智能应用为人才培养的挑战

事物的发展总是机遇与挑战相伴随.人工智能审计在发展中也面临以下问题.

4.2.1低风险面临高素质人才竞争

伴随人工智能应用于审计风险减少从业需求增多的大好机遇,高校面临的是人才培养的竞争.从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审计专业、以及学科设置的情况看,还远远不能跟上这个形势的发展:课程偏重的还是现状的介绍、应用前景的描绘;人工智能应用于审计工作的具体技术、知识层面的课程改革,基本没有形成与之匹配的架构.其结果是:会计审计专业培养的人才不懂人工智能;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懂人工智能却不懂审计工作,大学生就业时不能满足人工审计市场竞争的需要.

4.2.2经济增长需高科技人才

人工智能给审计行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大见成效,行业对审计人员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审计专业人员不懂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审计的高科技技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闲置和浪费,一些审计工作仍然依靠生物智能,行业迫切需要掌握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人才.

4.2.3效率高必须谨慎操作技术

人工智能给审计工作带来的高效率已经成为首显的优势.但是,操控人工智能技术的还是人和人脑.如果操控者在操作中失误,都可能让审计的结论出现与事实大相径庭的结果.对企业、对事务所甚至可能造成灭顶之灾.因此,谨慎的操作人工智能、同时运用好人脑的指挥,都源于对高科技和审计专业的娴熟操作和烂熟于心.因此,操作人工智能技术的审计人员要如履薄冰.

4.2.4科技含量高更要提高风险意识

审计人员“人脑和行动的退化”,越来越跟不上人工智能审计中日益增长的科技含量.用进废退是自然的法则,也是科学的法则.随着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越来愈多替代“人的思考”和“人的行动”,与之“反审计”对策也会层出不穷.这时候,一边是人工智能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一边是“人脑和行动的退化”,人工智能下的审计问题就会产生:以假乱真的大数据群混淆真实数据、虚假合同和文本扰乱读取系统判断真伪......因此,人工智能下的审计工作对专业人员的风险警惕性要求更高,而不是可以松懈的享受.

综上所述,随着人工智能成为新一代技术革命的重要产物,AI以其独特的不同于以往用机器替代人们的体力劳动的方式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简单的脑力劳动如会计、办公室文员、银行柜员等岗位正在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这对以往的技术革命来讲是一次全新的变革模式.[7]当我们为人工智能应用在会计审计行业出现一派好风光而欢呼时,高行业要求、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风险的应对,都对会计审计行业人员掌握高科技的要求相应提高.无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置,还是各个企业应对这样背景下的财会管理、对审计的重视,都不可以莺歌燕舞掉以轻心.作为财会和审计人员培养的高校和专业,更应该随时警醒、及时调整方向和教学内容,才不会让培养出的大学生出校门就过时,根本派不上社会的用场.

猜你喜欢

德勤事务所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元宇宙支撑技术与未来应用
设计事务所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19年度综合评价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