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HP-DEA组合分析的农超对接物流绩效评价研究

2021-06-05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超费用供应链

杨 莉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经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0 引 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发展中国经济的关键即是发展农业经济.而“三农”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发展的一大难题,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还涉及到我国是否能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正因为“三农”问题的提出,农产品的流通也倍受关注.2008年12月5日,商务部、农业部联合发布商建发[2008]487号文件《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08年起开展农超对接试点,积极探索推动“农超对接”策略.实践证明,“农超对接”在流通过程中能够减少多余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加强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实现了农民、超市、消费者的三方共赢.[1]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条供应链上的收益者慢慢发现“农超对接”策略在流通环节中浮现出许多问题.虽然,“农超对接”策略在实行过程中对我国的农业市场体系有所优化,但是作为一个新概念,“农超对接”策略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运作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致使它不能完全地解决我国农业问题,[2]仍需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对该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建立长效机制.

1 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1.1 以批发市场为主的供应链模式

该模式属于传统模式,是如今在农产品销售市场上使用最多的模式.以批发市场为主体容纳多种商户,例如:个体商户(农民)、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等,消费者通过批发市场这个平台来进行购物.目前,这种传统模式占据市场主流,但是这种模式设施落后、管理的水平较低、交易手段简易.显然,这种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高需求的市场消费者,[3]而且这种传统模式对产品的质量监控不够到位,致使产品在交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1.2 以超市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农超对接”模式)

农超对接是以农民为开端、消费者为末端;以农场为供应方、以超市为销售方的一种新型的农产品供销供应链模式,如图1所示.运用该新型模式,对比于市面上的传统供应链(图2所示),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使得农民可以与超市直接合作对接.合理运用这种模式降低了农产品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成本,从而直接降低市面价格,提高利润底端农民的收入.不仅如此,“农超对接”模式使得目前的农产品能以高质量的形象出现在超市这个销售平台.

图1 农超对接供应链框架

图2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框架

自从运用农超对接模式,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农产品价格也不会因为市场需求而有大幅度的波动.超市与农民签订供销协议后,超市通过对消费者的需求预测给农民下达耕种要求.因此,农民可以把控好耕种农产品的品种、数量,并且根据超市提出的质量要求严格把关产品质量.与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对比,农超对接模式增加超市的利益,提高农民收入,降低消费者的支出,实现了农民、超市、消费者三方的利益共赢.目前我国主要的四种“农超对接”模型如下:

(1)“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模式

这是一种以家乐福超市为代表的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超市直接委派人员与合作社人员沟通、交流经验,参与到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把控.超市的专业人员还可以在田中直接观察农作物成长情况后与农民沟通,传授技术.此外,家乐福超市还将超市采购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由超市总部统一采购配发,主要是采购那些能够长途运输或者反季节的水果;另一方面则是各个地区的超市以就近采购为原则,对当地盛产的水果、周边蔬菜进行直采.家乐福超市通过运用这种模式,加快了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进程.但是这种模式的缺点就是模式中的合作社还处于传统阶段,没有物流系统,超市需要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无形之中增加了产品的物流成本.

(2)“超市—农产品产业化公司—农民”模式

这是一种以沃尔玛超市为代表的模式.该模式与上一种模式的不同点就在于它的合作伙伴摆脱了传统观念转变为农产品产业化公司,拥有自己合作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该公司直接包办了农产品从田地到超市的所有物流环节.产业化公司则是承包农产品质量鉴定、筛选、包装等.如果在货物配送过程中货物出现损坏,则造成的损失都由物流公司承担.沃尔玛超市运用这种模式后,把农产品损坏率直接降低到国家的平均损坏率以下.与这样的物流公司合作大大减少了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与包装的资产投入,同时也能确保产品质量.但是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产业化公司要参与其中的利润分配,一定程度上降低沃尔玛超市的利润.

(3)“超市—基地/自有农场—农民”模式

这是一种以TESCO超市为代表的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以上两种模式,它没有与合作社合作,也可以说超市的另一个身份就是产业公司.超市通过平时客户的购买需求进行市场预测,直接向农民提出需求订单.农民根据超市要求在耕种过程中使用经过质量鉴定的种子进行耕种.[8]这种模式就相当于超市拥有自己的农场、自己的品牌,以此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超市竞争力,减少中间商瓜分利益.该模式的不足点就是在监管农产品方面需要投入一定的资产,还要承担农产品运输的物流成本与货损带来的损失,存在投资风险.

(4)“超市—供销社—农民”模式

这是一种以物美超市为代表的模式,该模式是超市直接与当地的供销社合作.供销社与农产品合作社不同,供销社是由农民自发组成的一个组织,专门集合各个村落的一些散户,从散户手中收集农产品.这种模式既能增加不同村落农民的平均收入,也降低了超市的收购成本.而且物美超市拥有华北零售业最大的物流配送团队,省去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成本.但是这种模式的缺陷就是农产品品种多样,产量少,在质量方面不能得到保证,且在超市旺季时可能不能满足超市的需求.

1.3 以农产品第三方企业为主供应链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由第三方的农产品合作社企业为主.该企业通过把不同区域的农民所栽种的农作物收集起来,再对其进行质量鉴定、二次加工后包装售出,从中收取利润.在这种形式下虽然质量与价格都有所保证,但该模式的第三方企业毕竟是以合作社为主,其销售渠道、资金有限,使得盈利过程中容易出现低利润高成本的现象.

2 基于AHP法构建农超对接物流绩效评价体系

2.1 指标体系建立

通过分析、归纳,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物流系统评价体系分为运输水平、库存管理、信息化水平、物流的发展潜力四个方面(维度),在这四个不同方面(维度)进行二级输出、输入指标分类.[4][7]对农超对接物流体系进行全方面的评价比较,得到较精确的结果.

农超对接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通过回收问卷、剔除无效问卷统计整理出有效的问卷信息,得到相对准确的判断值.再将判断值筛选、分析得到判断矩阵,并进行单排序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2.2 结果输出

为了使得研究数据更加全面,将每个方面(维度)的指标进行排序筛选,得出各个方面(维度)的重要指标.然后,经过简化运算得到不同指标的总权重.(即Ci*Xn或Ci*yn)最后,按照每个指标的总权重进行排序,确定指标,如表1所示.通过简化得到:输入指标选择运输费用(0.3955)、库存费用(0.2141)、技术开发和研究费用(0.0967)、物流人才培养(0.0438),输出指标选择运输质量(0.3378)、存货周转能力(0.1311)、信息共享水平(0.0859)、顾客满意度(0.0363).

表1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排序表

3 DEA—CCR模型绩效评价

3.1 模型介绍

DEA—CCR分析模型是在假设规模效益不变的情况下,对多组投入、产出的决策单元进行有效性评价,则线性规划模型及其对偶模型、带松弛变量的对偶规划是CCR的数学基础.该模型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假设计算,得到每个DMU综合效率的值.之后,不同单元进行对比,得出有效的DUM与非有效的DUM.

3.2 确定投入指标X和产出指标Y

根据专家打分结果采用AHP分析法进行重要性排序,取前四位得到的投入指标包括:运输费用(x1)、库存费用(x2)、技术开发和研究费用(x3)、物流人才培养(x4);产出指标包括:运输质量(y1)、存货周转能力(y2)、信息共享水平(y3)、顾客满意度(y4).

3.3 算例分析

表2为应用“农超对接”策略的某连锁超市2014-2017年各指标下的投入产出值.

表2 2014-2017年各指标的投入产出值表

代入DEAP2.1软件辅助计算,求得超市不同年份的综合效率,θ1,θ2,θ4=1,θ3=0.957.结合ccr的模型原理可知:当第三个年份综合效率不为1(θ≠1),表示第三年份DEA无效,需要通过对其投入值进行S-的减少,对其产生值进行S+的增加(投入沉余量S-产出不足量S+).对原始数值进行增减后得到其目标值,使得第三年份的DEA值为有效值.求得第三年份的松弛变量与目标值,如表3所示.

表3 松弛变量与目标值表

3.4 计算结果

第三个年份综合效率te不为1,第三年份DEA无效.可以结合表中数据得知,第三年份具体表现为超市物流系统投入产出指标数值出现问题.如:产出指标的值不足,导致效益不够.投入指标的值过多,导致成本过高,效益降低,这就是第三年DEA无效的原因.如果要使得第三年份DEA值有效,就要对投入、产出值进行改变,即对投入部分:运输费用、库存费用、技术开发和研究费用、物流人才培养四个指标进行投入费用减少,降低成本.对投入指标数据及各指标的权重比较可以得出,运输费用、库存费用部分占较重的比例,所以分析模型求解结果,应该着重减少其投入量.重点在于技术开发和研究费用、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是有减少投入费用的必要,但是要保证投入值的稳定,避免投入费用的过度减少.[5-6]同时,对产出部分:运输质量、存货周转能力、信息共享水平、顾客满意度进行扩大,增加产出值,提高效益.

通过用AHP-DEA模型对每个指标的一致性、相对性、有效性等进行检验,对超市的物流系统进行全方面绩效评价,从而根据结果使得提出的建议更具有针对性和完整性,提出更优化的措施来完善超市的物流系统,扩大超市的收益.

结 论

“农超对接”以一种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对策,该策略在近几年内备受政府关注、推广,也受到了消费市场的积极反馈.因此,也吸引到了不少超市的尝试,但是大部分超市对于还未完善的“农超对接”政策了解不够透彻,致使超市不能将自身物流系统与该策略完美契合,直接导致“农超对接”策略的优势没有被很好地发挥出来,策略实施效果不尽人意.本文在使用AHP分析法得出的重要指标的基础上再开展DEA—ccr分析,DEA—ccr是通过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对物流系统有效的指标进行加强,对无效指标进行改善.从而,形成对全方面的物流系统完善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农超费用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青藏高原上养殖三文鱼 农超对接精准扶贫
潍坊市农产品“农超对接”模式及路径优化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