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傩面具制作工艺及文化艺术特征

2021-06-02张金江潘嘉杰连海涛白梅聂微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7期
关键词:制作工艺

张金江 潘嘉杰 连海涛 白梅 聂微

摘 要:傩面具是傩戏的活化石,被称为民间的艺术瑰宝。它通过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蕴含的文化艺术底蕴,映射出灿烂无比的傩文化。为了更加深入和直观地了解武安傩面具,通过在武安市的持续调研,并对手工艺者马增祥进行深入采访,总结出傩面具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都透露着质朴的艺术美感和美好的文化寓意。

关键词:武安傩戏;傩面具;制作工艺;面具特征

0 引言

傩文化作为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傩戏的表现形式将其灿烂无比的民俗文化传承至今,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武安傩戏是属于黄河文明影响下的中原傩戏,它形式独特、内容丰富、色彩神秘、气势恢宏,既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又是先民崇拜自然、适应自然的具体见证。在傩戏表演中,表演者在面部佩戴的道具称为傩面具,傩面具能够生动地反映人物性格并推动戏剧情节发展,被誉为傩戏的灵魂。本文通过对武安傩面具的概述、制作工艺、文化艺术特征三个层面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1 傩面具的概述

武安傩面具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深深扎根于民间传统艺术中,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并逐渐演化为民众的精神信仰。这些象征着灵魂、神祗、祖先、英雄的傩面具,是傩戏仪式中通灵的介质,通常作为与社会、自然以及超自然进行交流的象征化符号。寄托了人民希望通过面具接近“神灵”,以获得“神灵”的同情和庇护,从而帮助自己完成在现实中难以达成的愿望。①

为了保持武安傩面具这一民间艺术长盛不衰,历代武安手工艺人始终在赋予角色性格特征以及风格特征上不断摸索,也始终在探寻更为广阔的面具表现元素和符号。通过面具栩栩如生的面部表情和夸张的人物形象,引导观众进入奇异鬼神世界。由于长期根植于民间劳作,在民间精神文化和生活中汲取养分,于是形成夸张稚拙的造型、光鲜艳丽的色彩、粗犷滑稽的艺术形式,体现出民间艺人的浪漫想象及其独特的地域性和自然性。②

武安傩面具一共有25件,城隍、判官、关公、三郎、寿星、赵公明、灶君、财神、四值、四尉、土地爷、五道、牛王、马祖、绿脸小鬼、探神、黄虎、大头和尚、柳翠等。这些面具可分为三大类:人、鬼神及动物(表1)。

2 制作工艺

人们对待傩面具虔诚的态度,体现在傩面具复杂的制作流程,力求每道工序都要做到坚固耐用。通过对武安傩面具传承人马增祥师傅的采访,记录了从选材到最后上色的全部流程。

2.1 选材

纸浆所使用的原料是麻头纸、牛皮纸和报纸,三种原料特性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表2)。麻头纸的特点是柔软、粘结力强以及干燥后无硬度。牛皮纸的特点是硬度大、无柔软性以及干燥后易变形开裂。报纸的特点与麻头纸相似,但报纸上有印刷的铅字,会降低其黏结力。因此将麻头纸、牛皮纸和报纸按1∶2∶2的比例混合搅拌后,形成的纸浆既有极强的黏结力又有足够的硬度和密实度。

2.2 制作流程

武安傩面具制作原料主要为纸浆,首先将纸浆原料泡入水中40天左右,等待其完全浸透后打碎。然后将纸浆原料泡入花椒水中静置一段时候,这样可防止虫蚁对面具的损坏。最后将打碎的纸浆原料与乳白胶混合形成紙浆。因为纸浆质地柔软无法稳定塑形,因此需要依附土坯塑形。土坯一般选用本地列土,其特点是松散,当泥胎脱水干燥后容易脱模。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和泥。在列土中加入麦糠按5∶2的比例进行搅拌,直到均匀混合。加入麦糠的作用是降低列土的黏结力,方便后期脱模。

第二步:制作内衬。将若干竹片扎成一捆,如图1所示,用铲子把泥均匀涂在竹片之外,做成宽度和厚度均在22cm以上、高度约35cm的粗坯。粗坯表面粗糙,透气性强,易脱水干燥,极大地节省了制作时间。

第三步:粗坯塑形。粗坯制成后,将其放在太阳下晾晒。经过几个小时晾晒,粗坯半干之时,用铲子将粗坯打平,大致刻画出面具人物五官位置。然后在粗坯上添加泥团,刻画出人物的发际线、额头、五官,至此粗坯塑形基本完成。将制好的纸浆一层一层由薄到厚细致粘在泥坯之上,再将面具继续放到太阳下晾晒。据传承人马师傅介绍,制作面具最好是在阴历2月份,此时的温度、湿度较为适宜,面具内外能够同时晾干,也容易脱去傩面具内部泥胎。但在夏天,天气潮湿,面具纸浆长时间不干,容易腐烂;同时由于温度较高,面具外侧纸浆先干透,而内侧较为潮湿,两侧变形不一致会引起开裂。

第四步:脱泥胎。待傩面具纸浆晾干拥有较强硬度,应立即脱泥胎。此时面具内部泥胎还没有干透,比较容易脱下来。据传承人马师傅介绍,脱泥胎时间非常关键,如果晾晒时间太长,泥胎干透后会形成硬块,不易脱净。如果用力抠除,极易损坏面具(脱下来的泥块可以循环使用,每次使用时都要再掺入麦糠)。而如果晾晒时间太短,纸浆内部没干透,面具的硬度也不够。最后用砂纸对面具进行磨光,为接下来的上色做准备。

五道神面具制作过程及正面图、侧面图如图2所示。

2.3 工艺特点

由于面具选用纸质材料,整体比较轻盈,其重量大多为500~1000g,尺寸大多为30cm×40cm(表3),而面具厚度仅为3~5mm,为木制面具的四分之一。相较于木制面具,使用纸质材料的面具减轻了对头部的负荷,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随着动作灵活摆动,并且面具内嘴旁扎有一根绷带,表演时用嘴咬紧绷带,面具不会轻易晃动,于是面具与人身融为一体,在身体舞动过程中,面具角色变得灵活生动。纸质面具的轻薄性和透气性,也保证了表演者在使用过程中自如的呼吸换气;面具眼部为镂空,在满足演员观察周边环境的情况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透气性。

3 傩面具的文化艺术特征

武安傩面具是面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创作一直根植于民间劳作与生活,因其集艺术和文化为一体而被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这些历久弥新的面具不仅散发着独特又质朴的艺术美感,而且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的企盼,随着时代发展而愈发富有生命力。

3.1 文化特征

武安傩戏蕴含鲜明的文化寓意,其中包含着人们企盼来年五谷丰登和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逐渐演化成为社会安定的重要文化基础。①“捉黄鬼”是整个傩戏中最为精彩的环节,耗时将近8小时,其中“黄鬼”是最为关键的角色。②“黄鬼”头发蓬乱、面容憔悴,为了强调插在四肢上的匕首和刀痕,扮演者在凛冽的冬日里只穿短裤和褂子,浑身上下被涂成黄色以凸显鸠形鹄面的形象。“黄鬼”是洪涝、干旱、虫灾、疫病等的人格化代表,也是忤逆不孝、欺负弱小、坏事做尽的代表。在捉“黄鬼”活动开始前,“黄鬼”在众多青年男子的驱赶下串遍整个村庄的胡同,寓意将隐藏在村中各个角落的妖魔鬼怪、疾病灾异驱逐,赶走一年之晦气,还一清洁干净的村庄。根据当地人解释,“黄鬼”在村里作恶多端,不仅虐待父母还欺凌邻里,因其肆意践踏伦理公德且扰乱社会秩序,他的三个亲兄弟最终将“黄鬼”捉拿交由阎王惩办。

伴随掌竹吟唱:“劝世人父母莫欺,休忘了生尔根基。倘若是忤逆不孝,十殿阎君难饶与你。善恶到头总有报,为人何不敬爹娘。若问队戏名和姓,十殿阎君大抽肠”,终于开始了整场戏的高潮,罪孽深重的“黄鬼”在被逮捕和责罚的过程中发挥了映射和警示作用,尤其在声威并至、动人心魄的“大抽肠”情节中,“黄鬼”被绳之以法,并得到应有的惩戒,顿时人心激昂、群情鼎沸,人们欢庆的不仅仅是丑恶得到鞭挞和正义战胜邪恶,更是成功地将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通过象征化的方式深植于人心后的一种欣慰。①

3.2 艺术特征

武安傩面具经过历代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充满想象又活泼浪漫的面具绘画艺术,为了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在面具绘画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并加以夸大,在色彩和形式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3.2.1 色彩特征

武安傩面具面部用色活泼艳丽又丰富多样,最常用的五种色彩为黑、赤、青、黄、白,同时也暗含五行对应。人物的性格和忠奸也通过面具基本色彩和符号加以区分(表4)。特别在神像型面具的用色上则更加夸张活泼,这类面具的用色有着与戏曲脸谱通用的红忠、白奸、黑猛类似的寓意。在可见光谱中红色穿透性最强且对视觉影响最大,因而易让人产生强烈的战斗意志和冲动。而在武安傩面具中代表着果敢、忠诚的性格,例如红棕色关公面具。黑色容易让人感到凶猛、威严端庄,在武安傩面具中具有怪诞凌厉、威武神秘之感并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如赵明公面具和马王面具。绿色则代表着草莽、狰狞,如三郎面具。而其他大部分人像型面具常采用类肌肤色为底色,用色较为相近。

3.2.2 形式特征

武安傩面具的样式源于人面但又超越人面,成为人格化的象征物象,通过这些意化物的形态把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艺术世界。手工艺人运用大胆、幽默,以及充满想象的面部变形展现人物的性情和法术神通,在“鬼神”面具中增加犄角、獠牙或眼睛等形态来表现凶悍或神力广大等寓意,例如马王眉宇间多了一只竖着的眼、凸显其威力无穷,民间还流传着“不知马王爷三只眼”,足可见其神通广大,能力超凡。赵明公的獠牙以及绿脸小鬼头顶的多个犄角,更加强化了其威严凶猛的形象。其狰狞面目、滑稽幽默以及质朴又灵动的表情符号,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劳动人民超现实主义的浪漫情怀以及广阔的想象力。这种把动态变化的面部表情用凝固又具象的符号表现出来,以瞬间代表永恒,不禁让人回味无穷。

3.2.3 符号作用

傩面具是傩戏中的关键符号,它在服饰装饰中起着引导作用,当表演者戴上傩面具后,傩戏正式开始,表演者角色切换为所要扮演的人物并通过表演相应的行为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于是傩面具成为整个仪式场中人物角色转化的媒介,通过佩戴面具完成从平常生活状态向仪式行进状态转变。当地百姓流传着“戴上脸子是神,摘下脸子是人”,通过面具介质来转换身份的同时,也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作用。面具作为一种媒介实现自我与扮演角色的和谐统一,同时凸显出两者间的差异并明确两者间的距离。②

但是,面具对观众和表演者的影响是不同的,置身于其中的观众会虔诚地相信佩戴面具的表演者就是“鬼神”的实体,认为其拥有沟通“鬼神”和天地的神通法力。对于观众来说面具使情节有更强的代入感。而面具遮盖下的表演者则成为傩戏仪式中“鬼神”的鲜活具象,因此表演者要在“鬼神”角色与“自我”角色中间进行切换,做到忘却自我的存在,專注地融入扮演角色中。③

4 结论

武安傩戏是集迎神、祭祀、傩仪、队戏、赛戏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为一体的民间传统文化复合体。其脍炙人口又喜闻乐见的故事在传承中绽放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不仅蕴含着人们企盼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也对人们进行尊老爱幼的道德教育,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石。武安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活标本和傩戏的重要载体,为研究武安傩戏的文化艺术特征和社会民俗提供了鲜活的例证。

猜你喜欢

制作工艺
蜂蜜橙皮果脯的研制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对传统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研究
过山瑶“鸡公鞋”文化初探
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特征
浅谈北京玉雕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传承
简论宣纸文化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