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功能的开展与推介

2021-06-02马苹菓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5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民族地区博物馆

马苹菓

摘 要:博物馆是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宣传窗口,青少年是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主力军。如何利用馆藏文物资源,最大限度地优化博物馆社教功能,是当前博物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文博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文章主要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为例,浅析民族地区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有效举措及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地区;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

1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基本情况介绍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成立于1992年,2009年以新馆新貌屹立于张家川镇滨河西路。作为反映区域文明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文化底蕴丰厚,现有历史文物陈列、民俗文物陈列、马家塬遗址及墓葬出土文物陈列和馆藏书画精品陈列四个展厅,馆内现有各类藏品2511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9件/组,二级文物61件/组,三级文物279件/组。其中有仰韶文化、常山下层文化、齐家文化的陶器,秦汉时期纹饰精美的青铜器,宋、元、明、清时期盈润秀美的瓷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作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2011年对外免费开放以来,累计接待各类游客逾82万人次,常年开展各类社教活动、四进活动、临时展览和馆际交流活动,学术研究不断提升,文物影响力持续扩大,服务水平更加优化,已成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最具文化气息的城市名片。

2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提升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就如何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对青少年教育教学提出新的建设性意见,提出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开展了一系列适合中小学社会教育的实践活动。

2.1 组织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丰富社会教育实践内容,利用传统节日将青少年“迎进来”

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工作、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开放以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先后与全县30多所学校建立馆校合作关系,在春节、母亲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重大传统节日主动与学校对接,共接待青少年50多万人次,开展系列社教活动100余次,近20000名青少年参加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图1)。

2.2 建立馆校合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四进活动,加强馆际交流,让历史文化“走出去”

为加深青少年对张家川县域文物资源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积极主动联系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中小学,将“流动博物馆”带到学校,将历史知识带进课堂,通过现场讲解、课堂教学、趣味互动等形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拉近博物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让那些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有了近距离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机会(图2)。

2.3 充分发掘馆藏资源,积极开展进课堂活动,让文物资源“活起来”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文化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2016年“六一儿童节”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走进张家川镇沟口小学开展“阿阳讲堂”,为青少年零距离传授地域文化和文博知识,使文博知识从以前的“进校园”逐步转变为现在的“进课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以基本陈列为出发点,将历史知识和馆藏资源、传统文化和马家塬西戎文化相结合,采用PPT课件教学形式,选派优秀讲解员利用课堂四十分钟时间向同学们介绍张家川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博物馆文物知识,在讲解过程中穿插寓教于乐的互动环节,短短一节课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受益匪浅。此项活动在全县中小学陆续開展,截至2020年,该活动走进了20余所学校,共开展了50余次,使全县10000余名青少年从中获益(图3)。

2.4 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互动体验活动,让文化遗产“火起来”

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成为人们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对偏远地区,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社会百态。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文物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更应该利用新媒体,增强与青少年线上交流互动,针对这一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进行了探索与尝试,成效明显。自2019年以来,我们陆续开通快手、抖音等官方账号,推出了一系列线上互动活动,系统介绍了如弧边三角圆点纹彩陶盆、清代书画作品张锐花鸟通顶屏、国宝文物青铜茧型壶等各类文物资源,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快手和抖音平台上发布精品文物视频和专题社教互动活动30余场(图4),累计播放量300万人次,尤其是元宵节猜灯谜线上活动,关注度非常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3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青少年社会教育面临的问题

3.1 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模式相对单一

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博物馆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博物馆教育包含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思维和艺术素养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对国家的未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鼓励青少年主动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是培养青少年爱国思想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博物馆教育模式单一,在教学方式上,只重视被动教学,而忽视因材施教和主动性;在教育内容上,只重视知识体系建立,而忽视综合运用;在培养目标上,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思维创新发展能力;在宣传服务上,只重视灌输思维,而忽视主动引领。这些教育方式和博物馆社会教育格格不入,而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殿堂,采用的是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形式,是青少年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独有场所。在目前灌输式教育为主的模式下,怎样建立青少年的自我表达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博物馆社会教育需要考虑的,在博物馆开放式的教育学习中,开发科学合理的教育项目和多元化的模式,让每一位青少年都有机会参与学习、讨论、互动、交流,从而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博物馆体验式和探索式教育价值更加凸显。

3.2 博物馆参观学习流于形式

现阶段,博物馆与学校大都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系统的统筹、协调、共赢关系,无法形成固定的常规化模式,缺乏对博物馆系统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像县级博物馆只是单方面主动联系、组织,学校只是被动接受,有学校甚至从未组织过校外教育活动,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中小学。当前,唯分数论依然在学校、家长中存在,青少年面临着升学压力,学校、老师、家长就对一切课外活动进行“封杀”。而学生参观博物馆只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博物馆教育没有了生存空间,无法真正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这也是今后博物馆和学校在教育领域需要考虑的问题。

3.3 陈展能力不高,社教项目单一

由于基层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比较固定,形式单一,更新较少,不能适应新时代观众的需要。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致使陈展策划能力不高,进而导致教育项目单一,这就需要基层博物馆规划长远目标,转换工作思维,引进专业人才,打造精品展览,依靠适宜的展览活动方案,给予视觉冲击,提升展览内容,创新展览形式,让青少年充分理解展览文化价值和内涵,深度结合思想和艺术增加社会效益。这是博物馆,尤其是偏远地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一大重点和难点,也是博物馆创新发展的一个趋势。

4 建议及思考

4.1 提升博物馆“第二课堂”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多场合就青少年教育提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他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博物馆是青少年与社会互动的最佳场所,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博物馆教育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一种主要的历史知识传播途径,更是一种更加生动的学习方式,从而让青少年获得丰富的社会体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有效发挥“第二课堂”功能,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社教活动,在协同完成一项活动或一件作品的过程中,青少年学生切身感受到同伴的需求,可以接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观点,慢慢学会尊重、包容和理解。

4.2 加强馆校合作,建立规范化教育体系

目前,博物馆建立规范化的教育体系,是社会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有效方法。博物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与学校搭建良好平台,共同促进馆校之间的联动,充分利用馆藏文化文物资源,开展主题鲜明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加强研学活动的统筹管理和监督指导,开发一批立德启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研学精品线路和课程,构建博物馆研学资源网络,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4.3 策划适合青少年的博物馆展览和社教活动

针对青少年开展的博物馆教育展览和活动,是在博物馆藏品、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确定特定主题、展览和方式来开展,在活动中,教育人员应与参与者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互动,以保证教育效果,这就需要对展览和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策划和组织。前期对观众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中小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展陈质量的改善、服务水平的提升、展览形式的满意度、互动体验的增设、观展的目的和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次数的要求等,针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馆藏特色延伸教育活动,密切联系相关展览,提出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让青少年在参观和体验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文物背后蕴藏的故事和内涵,进而拉近文物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

4.4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教育品牌

当前,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方式大多以静态模式展示,观众很难直观了解展品的深层次内涵。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为例,县级博物馆应从实际出发,找准地域特色品牌,将博物馆馆藏资源深层次融入青少年教育中,博物馆要双管齐下,把展览和教育相结合,策划适合青少年的特色教育活动,动员博物馆策展人员、文物保护人员、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参与青少年教育项目开发,定期组织馆长讲解、专家讲解,策划进校园、下基层的流动展览和教育项目,尤其是到资源相对匮乏的偏远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开展教育活动。实施精品战略,将其做精、做强、做大,形成独特优势和较大影响,使之能够为該馆创造社会效益。从当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发展实际来看,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开展研学教育活动,需要研发相对应的系列活动项目,从学校教育教学入手,研究开发历史、科技、自然的系列活动项目,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用好用活馆藏资源,取其精华,使县级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品牌落地开花。

5 结语

博物馆教育是当今博物馆行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博物馆社教人员需要在最新政策的指引下,进行深层次理解,策划社会教育活动方案,开展有价值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寻找适合当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优化博物馆社会教育效果,将祖国的未来培养成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高尚品德,提高综合素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也是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小博.我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9(2):9-19.

[2]毛维维.盘活馆藏文物资源创新社会教育方式—浅谈十堰市博物馆“十博课堂”活动[J].青年时代,2018(34):71-72.

[3]景泽时.县级博物馆如何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以古浪县博物馆为例[J].丝绸之路,2020(3):160-163.

[4]周明.浅析博物馆对青少年课外教育功能的拓展 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J].上海教育,2020(1):62-63.

[5]苏佳.浅谈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以福建博物院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13):34-35.

[6]曹丽芳.浅议青少年教育在博物馆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国民族博览,2018(1):223-224.

[7]杨丹丹.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以首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0(1):70-73.

[8]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R/OL].[2020-10-19].http://www.gov.cn/xinwen/2020-10/19/content_5552487.htm.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民族地区博物馆
博物馆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