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药物治疗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1-06-01许浩军于宗良顾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吸烟史拮抗剂阻滞剂

许浩军,于宗良,顾明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MINOCA)是一种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率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5%~25%,近年来在临床上引起普遍关注[1]。MINOCA的病因复杂,类似心肌梗死的心肌炎、应激性心肌病、血栓和栓塞、斑块破裂、冠状动脉痉挛等均可导致MINOCA[2],提示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其治疗方案可能也需要进一步调整。目前,MINOCA主要诊断方式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但该方法很容易漏诊,进而影响患者治疗和预后[3-4]。此外,有研究指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使MINOCA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降低[5],然而临床实践发现MINOCA患者双联抗血小板的使用率较低[6],因而寻找治疗MINOCA的有效方法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旨在分析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药物治疗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以为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改善提供依据,进而提高MINOCA患者的预后。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MINOCA患者82例为MINOCA组,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82例为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MINOCA组中,男50例,女32例;年龄49~85岁,平均(57.9±7.6)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6~29.1 kg/m2,平均(24.1±2.6)kg/m2;病因: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斑块糜烂或破裂69例,冠状动脉痉挛4例,冠状动脉夹层3例,其他原因6例。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45~86岁,平均(62.6±8.2)岁;BMI 19.4~29.1 kg/m2,平均(25.2±2.2)kg/m2。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符合冠状动脉阻塞性MI的诊断标准(诊断为AMI,且为Ⅲ、Ⅳ或Ⅴ型MI)[7]或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指南中MINOCA的诊断标准(确诊为AMI;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非阻塞性病变,即冠状动脉狭窄率<50%;同时排除其他导致AMI的特殊疾病,如心肌炎、肺栓塞等)[8]。排除标准[7-8]:(1)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2)在冠状动脉造影前进行溶栓治疗者;(3)伴有恶性肿瘤且预期生存时间不足1年者;(4)伴有严重肝肾病变者。本研究获得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药物治疗情况、预后情况、住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CCU)时间。其中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冠心病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心绞痛、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吸烟史(有吸烟史定义为患者自本次入院接受治疗前10年内曾经规律地吸烟,且累计吸烟量≥100支)〕、MI类型〔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药物治疗情况包括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ade,ARB)、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使用情况。预后情况为患者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s)发生情况,包括:全因死亡、胸痛再入院、再发MI、心力衰竭、脑卒中、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根据MACCEs发生情况,将MINOCA组患者进一步分为MACCEs亚组(11例)和非MACCEs亚组(71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MINOCA患者发生MACCEs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INOCA组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临床资料比较 MINOCA组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性别、高血压发生率、LVEF和他汀类药物、ACEI/ARB、硝酸酯类药物使用率及MACCE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NOCA组年龄、BMI,有糖尿病、脑梗死、心绞痛、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吸烟史者所占比例,STEMI发生率、LDL-C、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阿司匹林、ADP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低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使用率高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住CCU时间短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MACCEs亚组与非MACCEs亚组临床资料比较

MACCEs亚组与非MACCEs亚组性别、BMI,有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心绞痛、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所占比例,MI类型、LVEF、LDL-C、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CEs亚组年龄、有吸烟史者所占比例高于非MACCEs亚组,ADP受体拮抗剂使用率低于非MACCEs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MACCEs亚组与非MACCEs亚组临床资料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MACCs subgroup and non MACCs subgroup

2.3 MINOCA患者发生MACCEs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年龄(赋值:实测值)、吸烟史(赋值:有=1,无=0)、ADP受体拮抗剂使用情况(赋值:是=1,否=0)为自变量,MINOCA患者发生MACCEs情况为因变量(赋值:发生=1,未发生=0),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有吸烟史是MINOCA患者发生MACCEs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ADP受体拮抗剂是MINOCA患者发生MACCEs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见表3。

表3 MINOCA患者发生MACCEs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CCEs in MINOCA patients

3 讨论

3.1 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 本研究结果显示,MINOCA组年龄低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与邹艳等[9]研究结果相似,该研究显示,MINOCA组平均年龄为58.5岁,低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的62.5岁。本研究结果显示,MINOCA组BMI低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提示BMI可能与MINOCA有关。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吸烟史是近年来许多研究指出的MINOCA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10-11]。既往研究表明,MINOCA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率较双支或单支病变冠状动脉阻塞性MI患者低[12];本研究结果亦显示,MINOCA组有糖尿病、脑梗死、心绞痛、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吸烟史者所占比例低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说明与冠状动脉阻塞性MI患者相比,MINOCA患者暴露在以上危险因素中的风险较低,MINOCA并非完全由传统危险因素导致的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导致。STEMI患者心电图主要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有ST段抬高的情况较少,普遍呈前壁定位[13]。而本研究结果显示,MINOCA组STEMI发生率低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提示NSTEMI或可作为MINOCA诊断的标准之一。但NSTEMI能否作为MINOCA患者的特异性临床特征,还有待深入研究。LDL-C、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是反映心肌损伤的常用指标,其水平越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肌损伤的发生风险越低[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MINOCA组LDL-C、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低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提示MINOCA患者心肌损伤程度较冠状动脉阻塞性MI患者轻。

3.2 MINOCA患者药物治疗特点 MINOCA的发病机制复杂,AMI恢复后的二级预防对MINOCA的疗效并不十分明确,并且尚无针对MINOCA治疗的明确指南[16]。既往关于MINOCA药物治疗的研究指出,出院时采用双联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和ACEI/ARB治疗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6%、83%、84%、64%[17];ACEI/ARB和他汀类药物能提高患者远期获益,双联抗血小板的获益甚微,β-受体阻滞剂的获益还不明确[18]。本研究结果显示,MINOCA组阿司匹林、ADP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低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使用率高于冠状动脉阻塞性MI组;两组他汀类药物、ACEI/ARB使用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说明MINOCA患者的药物治疗特点为阿司匹林、ADP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较低。

3.3 MINOCA患者发生MACCEs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MACCEs亚组年龄、有吸烟史者所占比例高于非MACCEs亚组,ADP受体拮抗剂使用率低于非MACCEs亚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有吸烟史是MINOCA患者发生MACCEs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ADP受体拮抗剂是MINOCA患者发生MACCEs的独立保护因素;与李颖等[19]研究结果一致,其指出年龄≥60岁、吸烟是患者发生MACCEs的危险因素,而使用ADP受体拮抗剂是患者发生MACCEs的保护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MINOCA患者心肌细胞老化程度和细胞外基质硬度升高,其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和机械收缩功能下降,心储备能力和耐缺血缺氧能力降低,应激状态下更容易发生不良事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和程度随之升高和加重,发生高血压的概率也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亦增加[20]。吸烟是目前认可范围较广的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直接作用于冠状动脉和心肌细胞,损伤心肌,进而引起动脉痉挛[21]。吸烟可导致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引起动脉血氧不足,促使动脉内膜下层脂肪酸合成,并减少前列环素的释放,间接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进而提高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21]。ADP受体拮抗剂对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进行选择性抑制,并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latelet glycoproteinⅡB/Ⅲa,GPⅡb/Ⅲa)复合物活化、血小板扩增和其激动剂介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抑制血小板的作用。临床上一些MINOCA患者并未使用ADP受体拮抗剂,考虑与心肌炎或无冠状动脉狭窄及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有关。进一步分析原因可能为临床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的MINOCA较多[9]。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MACCEs亚组与非MACCEs亚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他汀类药物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纠正内皮功能紊乱,改善MI患者预后[16];一些研究指出他汀类药物能使冠状动脉狭窄率为1%~49%的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下降68%[22];如不给予MINOCA患者他汀类药物,则其死亡率升高2.17倍左右[4]。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仍然需要注重MINOCA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从而提高疗效。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并未观察MINOCA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也未统计各类药物使用剂量和组合用药情况;因为资料缺乏,未对斑块破裂或糜烂型MINOCA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今后还需扩大样本量并进行多中心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MINOCA患者具有年龄低、BMI低、合并症发生率低的临床特征,其药物治疗特点为阿司匹林、ADP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较低,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使用率较高;且年龄、吸烟史和ADP受体拮抗剂使用情况是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贡献:许浩军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数据收集与整理、统计学处理、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撰写论文,进行论文与英文的修订,并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于宗良、顾明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吸烟史拮抗剂阻滞剂
来曲唑联合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辅助生殖技术中的疗效观察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指南变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rhGH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拮抗剂方案中的疗效分析
α1受体阻滞剂在输尿管结石中的研究进展
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对肛瘘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探讨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有些高血压患者不适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危害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