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职学校思政课“1+N”教学模式研究

2021-05-31赵金英毛艳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期
关键词:思政中职教学模式

赵金英 毛艳丽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各种思潮风云涌动,给青年学生带来极大思想冲击。思政教育的紧迫性呼之欲出,2020年教育部颁布中职学校思政课课程标准。开展中职思政课 “1+N”教学模式探索研究,尝试突破狭义思政课内涵,在立体化思政理念引领下,梳理思政课教学标准,开发特色活动课程、构建思政教师共同体、开展共情思政教育、实现思政育人云评价,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落实思政教育的使命与育人担当。

[关    键   词]  中职;思政教育;“1+N”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5-0006-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崛起屹立东方。国际上,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矛盾重重。中美贸易战等国际问题争议不断,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日益凸显。但海量网络信息内容繁杂、铺天盖地,青年学生很容易在网络喧嚣中迷失方向。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很多人迷失于功利、拜金观念,价值观、道德观滑坡,家国信念迷茫,因此大、中、小学学生的思政教育已经成为紧迫的教育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意识到思政教育的紧迫性,对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标准,为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强大政策理论依据。

一、当前中职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重专业重技能培养,轻思政教育

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引领下,大部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思政教育课程开设及内容设置重视技能培养,轻视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的渗透,长期忽视对学生思政理念的教育和传播,出现思政课孤岛化、思政教师边缘化的不正常现象。中职学生对各种网络信息的分辨、接收和传播缺乏理性思辨能力。

(二)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内容及形式脱离实际,缺乏新意

目前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大多沿用传统学科教学理论灌输的课堂教学模式,辅以班主任班会课流于形式的说教,理论灌输生涩难懂,思政内容脱离实际,空洞乏力,思政课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交流难以触动心灵,学生很难接受融入,课堂的教育效果很快就淹没消失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思政课堂的教育效果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中职学校思政教师及非思政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亟待提升

目前中职学校很多思政教师固守课本,照本宣科,仍沿用学科式教学方法,教师一言堂,思政课意识及教学能力因学科边缘化缺乏创新动力,不能与时俱进。非思政教师认为专业课不承担思政教育功能,思政教育就是思政教师的职责,漠视专业课中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导致思政教育成为主体单一的“飘在空中的教育”。

习近平曾说:“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教育实施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如何抓住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契机,探索中职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中职思政教育的课堂主阵地潜力,有效解决中职思政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是思政教师应思考和探索的社会大课题。作者探索尝试在中职学校思政课实施“1+N”教学模式,梳理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内容、育人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期待获得能够激发学生思政课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思政意识、增强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中职思政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效果。

二、“1+N”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内涵

中职思政教育是以中职思政课为基本阵地,辅以跨学科、跨专业及多种形式的教育形式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教育活动。根据2020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职思政课是“落实中职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帮助中职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就要求中职思政教育的内涵不仅限于思政课,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领下,中职学生思政教育外延应扩展至能够对中职学生进行教育的所有课程、所有领域及所有过程。“1+N”教学模式,其中“1”即为课堂思政教学,”N”即N种组织实施平台。也就是说,思政教学的阵地不仅限于课堂,还可以延伸到课堂以外,可以扩展“N”种平台如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云课堂、自媒体等多样形式多种载体,实现思政教学课堂之外的延伸。云课堂等形式即是特殊时期的良好教学实践,为线下思政教育的延伸教学提供了绝好的途径。基于课堂教学阵地的“1+N”教学模式将思政课堂进行了充分扩展,不再是狭义的思政课课堂,而是遍及中职学校的所有课内外课堂、校内外教育基地等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场所,是“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共同构建起思政教育的阵地,共同协作完成思政教育任务。

三、中职思政教育“1+N”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1+N”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需在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一)根植中职思政课程标准,梳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根植教育部中职思政课程标准,调研中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思政课程已有思政教育內容,梳理专业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元素,寻找适合中职学生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和融合点,如专业课程学习中的职业素养培养、工匠精神培育、传统文化浸润,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搭建起与专业知识学习紧密融合的思政教育知识素材库。

(二)开发“学以致用、研以致用”的重“体验”轻“理论”的思政教育“活动课程”

根据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经验理论,基于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思政课教学可以从课堂上理论学习延伸到课堂外社团、志愿活动、社区服务等多种平台,以学生亲自参与、体验实践为主的“活动课”的方式内化渗透,致力于实现“做中学”“行中学”“动中学”,课堂内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拓展思政课堂的广度和深度,激发思政教育的活性,实现思政教育的体验式、浸润式培育。

(三)充分利用大事件思政素材,构建“思政共情课堂”特色思政课教学方式

在社会大事件中涌现的大量思政素材,给亲历事件的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供现成的感人事迹和英雄故事,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要素,与课程内容紧密融合,在大事件的社会大课堂中完成思政小课堂的体验式、共情式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的“三全育人”理念,思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四)尝试采用“云评价”等多形式多主体全过程的思政教育评价机制

在特殊时期,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发生很大改变,探索改变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单一评价机制,尝试学校、教师、社区、企业、家长等评价主体能够共同参与以及“云评价”的全过程实时过程性评价机制,将思政教育的时间、空间无限延伸,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科学,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五)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政教师共同体,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教学能力

基于“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存在思政教师边缘化、专业课教师缺乏思政理念、思政教育“孤岛化”现象,因此探索思政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学业沟通、理念共情”,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的整体思政意识和教学能力,是夯实思政教育阵地的重要武器。在特殊时期,所有学科教师感同身受,教师群体已经打破专业学科界限,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关注并提取思政要素,融入专业课程讲授,激发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激发其学好专业技能报效祖国的学习热情和迫切感。

新时代对学校思政教育提出新标准新要求,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思政教育提出新思路,如何打破原有思政教育学科教学模式,让思政教育的光辉照耀學生的心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思政教师的素质提升势在必行,这给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时代的社会大命题。我们必须立足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根植教育部课程标准,坚持社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培养目标,提出思政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将成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永不停止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2016-12-07.

[2]李肖睿.论“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问题及创新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

[3]高倩.高效课堂构建在中职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价值[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2019.

[4]王德炎,谢今.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思政中职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