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本位的校本教材开发与反思

2021-05-31耿姗姗

江苏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生本位校本教材核心素养

【摘 要】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的物化形式,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校本化表达。校本教材在开发中,学生本位有时会游离于教材开发之外,这与以生为本的教材开发理念是相悖的。确立学生本位的校本教材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校本教材的规划、教学实践、内容调整等多个环节,以不同的形式确立生本理念,让学生处于校本教材开发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让校本教材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关键词】校本教材;学生本位;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7-0053-02

【作者简介】耿姗姗,南京市芳草园小学(南京,210000)副校长,高级教师。

学生是校本教材的使用者和受益者,校本教材开发理所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然而在实践中,本该以学生为中心的校本教材开发有时却没有关照到学生。南京市芳草园小学(以下简称“芳小”)始终秉承学生本位的校本教材开发理念,在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是否促进学生发展为衡量标准,让学生始终处在校本教材开发的主体地位。

一、 校本教材开发:从学生边缘化转向学生中心化

“以生为本”是校本教材开发的核心,不论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活动的开展等,都应该依据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方案和形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目前的校本教材开发存在一定的学生边缘化倾向。

当前,学生处于校本教材开发的边缘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教师、学校等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也有教材编写观念上的影响。扭转校本教材开发中学生边缘化的问题,首先需要调和教师、学校领导等各方的观念冲突。教师是校本教材编写的主力,他们需要在处理好日常的教学任务后,再投入额外的精力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一方面是出于自己内心的纯粹热爱,另一方面也是业务发展等现实所需。而学校领导则考虑将校本教材作为学校内涵发展、品牌建设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学校特色项目展示的平台。

面对这样的现状,学校开发校本教材既需要有自己的坚守,更需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加以引导,将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学生边缘化倾向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开发校本教材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解放”,而非“束缚”,采取“尊重+引导”的方法,其效果一定好于“强制+阻挠”。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校本教材开发应该从以下两点突出“学生中心”。

第一,充分认识到教师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校本教材的教授旨归一定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幸福的种子》是“芳小”使用多年的校本教材,此教材按照低、中、高三个年段进行划分。三册教材中近300篇选文全都由教师反复斟酌筛选而出,教师正是从网络的“碎片化阅读”走向了纸质的“整本书阅读”,才有了一份与职业高度吻合的沉潜的阅读心境,才有了为学生精心选文的独到眼光。

低年段教材中的童谣、童诗除了选取国内经典,还不乏外国名篇,以此希望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中、高年段教材里的现代诗和现代文共涉及20多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各国诺贝尔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等知名奖项获得者的作品,不断进入学生视野。学校还在“六年多读一百本”的微信公众号中增设“校本教材导读”栏目,通过音频导读,将教材开发得更全面、更充分。

第二,校本教材开发务必体现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具体内容的编排应该与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以《幸福的种子》校本教材为例,低年段小学生以直观思维为主,理解力较弱,因而低年段的篇目编排以诗歌为主,以童谣、童诗、国内经典、外国名篇为辅,满足学生对于文学的感性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出于对世界的整体理解,格外重视实际应用知识的获得,因而中高年段增添了应用性文本,在人文类选篇的基础上拓展了科学、哲学、经济类的文章,切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进阶规律。

二、校本教材教学实践:让学生从跟随学习走向主动探索

教学实践是校本教材开发与运用的核心环节,这个环节直接决定着校本教材的学习成效。基于生本理念下的教学,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笔者认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前提下,教师在校本教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切实推动学生从跟随学习走向主动探索,具体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等方面入手。

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校本教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第一要义,在激发学生关注度、兴奋点方面多下功夫,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使校本教材成为学生愉快成长的乐园、持续学习的“加油站”。《幸福的种子》校本教材中设有固定栏目——“乐学小卡片”,以简短的文字,创造性地向学生介绍与文本有关的充满趣味的信息,从而充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勤思好问、乐于思辨也应该成为校本教材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教师始终站在学生的视角,从学生的“小问号”出发,启发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发问。反映在校本教材教学中,《幸福的种子》增设“互动小课堂”栏目。这一栏目不是完整的课堂再现,而是某个教学片段的呈现。其中,有师生和生生互动,也有学生在教师启发下与文本、与经验的互动。该栏目以课堂对话的形式展开,有时教师提问在先,有时学生质疑在前。由学生质疑而引发的互动尤其值得一提,如低年级的学生发出挑战,和教师比赛看谁能把绕口令念得更快。高年级的学生对北岛的诗歌接连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师在回答中不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思维的进阶清晰可见。同时,“互动小课堂”鼓励海量阅读,鼓励读写结合,拒绝“一言堂”,拒绝标准答案,那里充满惊喜的发现,充满激烈的争辩。

三、校本教材评价:由以学生为参考到重视学生感受

校本教材评价的目的是进一步分析教材的使用情况,并且为下一阶段教材的内容调整、课堂教学等做准备,从而不断完善教材的开发。回到校本教材开发的原点,其目的是促进学生成长进步。因此,学生学习校本教材的切身感受应该是教材调整的重要标准。现在一些学校校本教材的使用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常忽略学生的感受,而且一些不够科学的评价标准会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学习压力,甚至引发学生的自我评价失衡。因此,制定科学的校本教材评价体系,不仅不是校本教材开发的终点,更是新一轮修改完善的起点,我们理应将其摆在重要位置。它与校本教材的开发、教学实践是三位一体、循环共生的,应将学生感受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诚然,小学生對于校本教材的学习还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评价,他们往往只是形成一定的感性评价经验,如有没有趣,以及和自己的生活有无关系等。其实,正是这些感性评价中隐藏着校本教材存在的真问题。目前,校本教材在学生的使用评价上还缺乏系统性。因而,需要教师采用问卷分析、个案访谈等多种方法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制定调研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牢记从学生感受出发,并对这些一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了解学生喜爱哪些内容,喜爱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真正做到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

猜你喜欢

学生本位校本教材核心素养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本位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