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31杨华瑾贺高美林志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口腔卫生达标率牙周炎

杨华瑾,贺高美,林志玲,陈 伟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2)

牙周炎属于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主要因机体免疫力下降,牙周组织无法抵挡局部致病因子侵入进而引发[1]。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提高了牙周炎发生率,且两者呈双向关系,2型糖尿病能促进牙周炎病情发展,而牙周炎则影响患者血糖水平,互为高危因素[2-3]。常规护理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不良行为认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但因牙周炎病程较长且复发率高,极易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导致血糖水平及复发率难以有效控制[4]。基于此,本研究将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护理,旨在探讨其对血糖控制及口腔卫生情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中选取88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3.08±5.07)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3.83±5.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随访,由护理人员实施健康宣教,讲解牙周炎的危害、病因,糖尿病的危害,血糖监测及控制方法等,让患者充分了解口腔卫生的重要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由1名护士长、3名护士组成微信平台干预小组,利用问卷对患者生活习惯、血糖监测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行为等进行评估,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2)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介绍糖尿病与牙周炎的病因、血糖监测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利用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微信课堂等方式对致病因素、常见误区、饮食、血糖监测、心理疏导等进行宣教,改变患者不良行为认知,护患间、患者间也可通过微信群交流,相互鼓励。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注意口腔卫生及定时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不健康饮食的危害等相关信息。设置“牙周炎”“2型糖尿病”“口腔卫生”“血糖监测”等关键词,患者输入关键词后界面会自动弹出相关内容。此外,患者还可直接与护理人员交流,及时反馈问题、解决问题。(3)当发生紧急或特殊情况时,可提供个性化医疗咨询,制定相应护理方案。如针对血糖水平波动的患者,指导其定时检测血糖,对每次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便于后期调整用药方案;针对牙龈肿痛的患者,可指导其先采取冰敷措施后合理服药;针对病情未得到缓解的患者,可指导其及时到医院就诊。(4)通过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血糖达标率、健康行为以及口腔卫生改善情况,随时与患者沟通并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予以心理疏导,例如,“最近情况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不错哟,要继续坚持”“做得很好,加油!你可以的”等,提醒患者注意口腔卫生,坚持血糖监测,提高患者健康行为意识。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血糖控制达标率进行统计,对比达标情况。(2)采用我院自制问卷对干预前后两组血糖监测、遵医服药、饮食及运动情况进行调查,每项满分为50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行为水平越高。(3)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菌斑指数(PLI)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控制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血糖控制达标情况比较[n(%)]

2.2 两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糖监测、遵医服药、饮食及运动管理等健康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健康行为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bP<0.05

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遵医服药30.14±4.71 41.86±5.73ab 30.15±4.70 35.81±5.13a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饮食23.51±2.17 43.64±3.99ab 23.53±2.18 34.57±3.13a运动管理20.72±3.52 40.10±4.81ab 20.73±3.53 31.59±4.08a时间 血糖监测27.38±4.81 42.81±5.74ab 27.39±4.82 33.10±5.14a

2.3 两组口腔卫生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口腔卫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口腔卫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口腔卫生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口腔卫生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bP<0.05

时间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PD(mm)5.82±1.10 2.71±0.57ab 5.81±1.09 4.50±0.79a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SBI 4.15±0.67 1.18±0.14ab 4.16±0.72 2.58±0.57a PLI 4.60±0.91 1.30±0.31ab 4.61±0.92 2.91±0.54a

3 讨论

3.1 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护理现状

牙周炎属于常见感染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两者相互影响,糖尿病会进一步加重牙周炎,牙周炎也会对血糖水平造成影响[5-6]。若不及时采用有效措施,不仅患者血糖水平会发生波动,还会使牙槽骨遭到严重破坏,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影响[7-8]。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措施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患者口腔卫生情况,提高其血糖控制达标率具有重要意义。

3.2 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能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

本研究将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比较两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及血糖监测、遵医服药、饮食及运动管理等健康行为评分。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及健康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将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还能使其健康行为得到改善。

3.3 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健康行为与口腔卫生情况

本研究将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并对两组口腔卫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口腔卫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口腔卫生情况。其原因在于通过微信对患者进行随访,可增进护患交流,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患者间也可利用微信平台沟通、相互鼓励、互相监督,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9-10]。常规护理主要通过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了解注意事项,进而改善患者健康行为,但因病程较长,绝大部分患者难以长期坚持导致远期效果不佳[11]。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等,让患者直观了解疾病,在发生紧急与特殊情况时,可给予其个性化医疗咨询,制定相应护理方案,及时调整护理、用药方案,再利用微信平台进行随访,了解其血糖达标率、健康行为、口腔卫生改善情况,评估其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通过引导患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出院后依然可以获得持续、科学的健康宣教,具有持续性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的作用[12]。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可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改善其健康行为及口腔卫生情况,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口腔卫生达标率牙周炎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美日荷三国口腔卫生士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口腔卫生师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