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蚕丝被生产促进海宁蚕桑稳定

2021-05-31戴建忠陈伟国金凤明祝正献杨一平钱秋杰

蚕桑通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蚕丝被蚕茧蚕丝

戴建忠,陈伟国,金凤明,祝正献,杨一平,钱秋杰

(1.海宁市经济作物技术服务站,浙江 海宁 314400;2.桐乡市洲泉洋洋丝绸家纺有限公司,浙江 桐乡 314513;3.浙江雅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浙江 海宁 314408)

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主要成份为动物蛋白质,含有18种氨基酸。蚕茧除了缫制生丝,还可加工成丝绵。蚕丝被因其轻柔舒适、亲肤性保暖性好,对人体无害等特点,广受消费者欢迎,特别受到业内人士追捧。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白厂丝出口受阻,导致茧丝行情跌入低谷,以内销为主的蚕丝被生产,无疑对茧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支撑作用。但蚕丝被产品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消费欲望。海宁市历来是浙江蚕桑的重点产区,推进蚕丝被行业发展,达到原料蚕茧使用多样化,促进蚕茧市场稳定,助力蚕农增收,海宁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1 茧丝市场行情分析

1.1 鲜茧市场的特殊性

茧丝绸覆盖了农工贸三大生产流通领域,具有较高的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蚕茧产质量和茧丝市场价格的波动,又影响茧丝绸产业链每个环节的供需平衡,从而带来产业的波动。茧丝绸价格传导机制倒挂,导致蚕农面对价格波动只能被动地接受。加上鲜茧市场的特殊性,市场机制、价值规律对鲜茧价格难以正常发挥作用。

鲜茧是鲜活农产品,时效性很强。烘干前,蚕农售茧必须在出蛾前卖出,一般为上蔟后半个月内必须进行处理。所以,鲜茧买卖,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

蚕茧价格与质量关联度不高反而与供求预期相关程度高。在收购鲜茧时,收茧主体多,收购中竞争越激烈,茧价也就“水涨船高”,蚕农也抓紧采售“毛脚茧”,争取在抢购潮中能及时卖出,导致茧质被人为破坏。反之,市场疲软时或过了抢购期,收茧愿望不高,尽管茧质好,茧价反而低,与业内人士、蚕农所希望的优质优价机制更是无从谈起。

蚕茧生产是种植与养殖结合的产物。学科涵盖了植物学(桑)、动物(昆虫、蚕)学、微生物学(桑、蚕病害)等等。导致不同季节、地区、品种等因素对鲜茧产质量影响极大,要真正的科学计价远比想像中来得复杂。

1.2 近年茧丝市场行情

我国是蚕桑产业大国。我国蚕茧和生丝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生丝出口量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80%左右。

由于中国生丝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行业,所以世界经济波动对茧丝市场行情的影响比一般农产品更大。即使是正常年份,茧丝市场行情波动也大。从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干茧现货价格看,2009年1月到2020年9月,最低为2009年初的5万元/t,最高是2018年1月16.14万元/t,高低相差11.14万元/t,价格幅度达3倍多(图1)。

图1 2009~2020年中国茧丝市场干茧行情图(万元/t)

即便是同一年份,茧丝价格高低差50%以上也不罕见,如2009年、2010年和2018年。2019年茧丝价格开差也分别达到37.5%和17.3%(图2)。

图2 2019年1月~2020年9月中国茧丝市场干茧行情(万元/t)

1.3 疫情对茧丝市场行情的影响

2020年,受疫情影响,加上部分国家的贸易壁垒,美国、欧洲、印度等我国丝绸主销市场基本停止进口,国内绸缎企业也陆续减少或取消订单,3月20日后,缫丝企业生丝销售基本停滞。首先是企业复工复产的推迟影响茧丝正常生产与产品供应;其次销售市场,受疫情防控影响,商场、超市、门店暂停营业,造成短期对丝织品的消费减少,另外物流交通受限,出口方面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全年受疫情和成本、内需支撑双重影响,茧丝价格呈现稳中偏弱态势(图3)。

图3 2019年1月~2020年9月中国茧丝市场干茧行情(万元/t)

受茧丝行情低迷影响,2020年蚕茧收购价格也大幅下滑。据海宁市蚕茧收烘公司提供的数据,海宁春茧收购价格为1696元/50 kg,较去年晚秋茧价格降幅达20.86%;中秋收购价格更跌至1343元/50 kg,较去年晚秋茧价格降幅达37.33%。

2 海宁蚕茧销售与用途去向

受行业变化的影响,加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海宁市蚕茧年产茧量,从历史最高的18007 t下降到2019年的2755 t,蚕茧质量也从全国领先下降到现在的中下游水平。全市缫丝企业从原17家,减为仅剩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1家。

目前,海宁有资质收购蚕茧的主体有2个,一个是海宁市蚕茧收烘有限公司,另一个是米赛丝绸集团公司。以2020年春茧收购量为例,2个主体仅收了全市蚕茧的1/3,其他蚕茧除一部分农户留作加工丝绵外,全部流入茧贩子收购渠道。蚕茧收购市场被茧贩占据较大份额的原因:一是收购时间早,一般在当地茧站开称前一二天就开始收购,以毛脚茧为主;二是收购成本低,往往只有1~2个人、一支称、摆个摊就收了,一天收下来就直接运往委托收购单位,一般为制丝企业。茧贩承担的资金压力和市场风险较低。

海宁2个蚕茧收购主体收来的鲜茧,都要作烘茧处理,然后以干茧形式出售给制丝企业或自己用作缫丝。如不是茧质特别差,很少直接用作加工丝绵的原料。据米赛集团调查,2020年春茧平均上车茧率76.58%,相当于近1/4~1/5的蚕茧可作为丝绵加工的原料茧。这与《中国蚕丝被行业发展报告2017》,2016年全国年产蚕茧62万t,蚕丝被消耗13.5万t,占22%的比例非常接近。

3 海宁原料蚕茧使用多样化可行性分析

3.1 蚕茧分类与用途

桑蚕茧以缫制生丝难易程度分为上茧、次茧和下茧等三类。下茧因不能或很难缫制生丝,只能用作绢纺原料或加工丝绵。双宫茧是由2条桑蚕吐丝结成的一颗茧,丝质纵横交错,所以虽然作为下茧,做出的丝绵蓬松度更高,不易板结,保暖性也更好。2020年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干茧价格双宫茧一度高于普通茧。

3.2 丝绵加工成本

按一般蚕茧出丝率测算,1500 g干茧可生产500 g蚕丝(或丝绵),1250 g鲜茧烘500 g干茧,相当于3750 g鲜茧可生产500 g蚕丝(或丝绵)。据调查,2020年鲜茧加工500 g丝绵,机制丝绵加工费为28元/500 g,丝绵翻蚕丝被加工费为12元/500 g,如按目前上等丝绵市场价180元/500 g计算,扣除加工费,相当于鲜茧价格1867元/50 kg。实际上,机制丝绵人工、水电费等其他费用与丝绵加工产出的副产品(蚕蛹)基本能冲抵。所以蚕丝被市场对我国的茧丝市场行情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否则像今年的出口形势,茧丝市场行情的跌幅更大。

3.3 丝绵加工实例

据我市一丝绵厂生产情况调查,2019年,4台打绵机年生产蚕丝绵(被)80 t左右,年需要干茧260 t左右。加工2 kg一条蚕丝被,需要干茧6.5 kg左右,鲜茧15 kg左右。

原料茧来源地。分别为本地干茧占30%,安徽20%,四川30%,还有朝鲜等进口的干茧20%。本地茧生产出来的丝绵质量好,表现在光滑、绵点少、丝柳清晰、蓬松度好;市外茧生产原料成本低,特别是朝鲜茧更低,价格相差16%左右。

丝绵生产成本。劳动成本每t丝绵为1.5万元左右,加上水、电、气及污水处理费,共3.5万元左右。按目前干茧价在10万元/t左右,丝绵成本为36万元/t。

丝绵市场需求分析。蚕丝绵厂用茧消耗量在今后的几年里可能还会增加,对蚕农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按我省原来的评茧标准,双宫茧茧价只有上茧的75%,因有了丝绵加工,双宫茧干茧价格反而高于上茧。

3.4 蚕丝绵被特点

桑蚕丝是一种天然的动物蛋白纤维,其化学成份和理化结构决定了蚕丝绵(被)所具有的特点——亲肤、柔软、透气、吸湿、轻盈、不刺痒及抗静电等优点。且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俗话说“一斤蚕丝三斤棉”,意思是说500 g蚕丝被比1500 g棉花被还要保暖。

目前蚕丝被执行的标准是GB/T24252-2019《蚕丝被》和国内首个蚕丝绵行业标准FZ/T 41005-2017《蚕丝绵》。根据这2个标准,以桑蚕丝(区别于柞蚕丝)为原料的优等品和一等品蚕丝长度应在20 cm以上。当然,保暖性好的被子还有羊毛(羊绒)被、羽绒被等,但这两种被子纤维短,里面的填充物容易飞出来,影响呼吸道而对部分敏感体质人群不合适。

4 蚕丝被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4.1 市场风险

首先,海宁蚕丝被(丝绵)加工企业少,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价格偏高;其次蚕桑生产受土地和人力资源制约,原料茧供应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江浙地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资源的矛盾更为突出。再加上人工成本的不断推高,蚕桑生产效益偏低,导致蚕丝被产业链上的供需矛盾突出;第三蚕茧价格波动大,加上价格传导的滞后性,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4.2 技术含量不高

蚕丝被行业区域性强,如桐乡市就集中在洲泉一带,有手工剥蚕茧拉丝绵的传统。改革开放后,丝绵制作装备虽然经研发推广,但部分工序还是以手工为主,生产的劳动强度较大,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的质量难于控制。

4.3 环境风险

桑蚕丝主要由丝素和丝胶组成。丝素含量占70%~80%,20%~30%为丝胶。缫丝或丝绵加工都要经煮茧这道工序。煮茧过程中,大部分丝胶被碱性溶液溶解在煮茧废水中,因此,生丝或丝绵加工产生的废水,丝胶蛋白浓度高,浑浊度和化学需氧量(COD)也都很高,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严重破坏水体质量,引起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恶化。

4.4 质量问题

尽管现在有了蚕丝被国家质量标准,但不按标准进行规范化生产的厂家也不少。如有的蚕丝被包装说明中标注“100%蚕丝”,这本身就有品质差的可能,因为蚕丝有“桑蚕丝”、“柞蚕丝”等等。因柞蚕丝在纤维长度、品质感受与桑蚕丝差得太多,原料茧成本就相差一倍以上;更有甚者,有些不法商家添加各种增白、增重剂,不但影响产品质量,还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蚕丝被质量监管专业性强,监管不够到位,所以市场上蚕丝被产品鱼目混杂、假冒伪劣屡见不鲜。流通领域的种种乱象,严重影响着人们对蚕丝被产品的消费信心。所以海宁有的蚕农自己生产的蚕茧到丝绵企业加工,除了经济上考虑外,主要是对原料茧质量的放心。

5 推进海宁市蚕丝被行业发展稳定蚕桑产业的建议

5.1 拓展蚕茧市场,保证原料供应

一是推动政府制定扶持鼓励政策,优先发展科技含量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蚕丝被生产企业。

二是提高蚕茧利用价值。蚕丝被的蚕茧原料往往是以不能缫丝的下茧作为原料。而各类蚕茧中,又以双宫茧为原料加工出来的丝绵质量最优,其次是上茧、下茧中的柴印茧和畸形茧。据丝绵加工企业人员介绍,解舒率差的茧加工出来的丝绵质量反而优于解舒好的蚕茧。这就将桑蚕丝加工行业中的生丝生产与丝绵加工两条支线在原料茧利用上形成互补,提高蚕茧的利用价值。根据各地蚕茧质量差异,建立缫制高品位生丝原料茧基地和蚕丝被原料茧基地,稳定原料茧市场。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按蚕丝被用丝的特点和要求,培育蚕丝被产品专用的蚕品种,通过提高双宫茧率和茧层率,提高产丝效率和蚕丝被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蚕茧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

5.2 严格执行标准,加强质量监管

蚕丝被新的国家标准于2020年5月正式实施,为企业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下一步,应加大对标准的宣传贯彻,加强生产环节管理,解决生产企业遇到的技术问题。监管部门应加强行业监管,将蚕丝被(丝绵)产品纳入监督抽查计划。督促蚕丝被生产企业按标准严格等级分类,规范包装与标识。对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行为严厉打击,严禁增白剂、增重剂等化学助剂的使用,提高违规成本。

蚕丝被生产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标准要求,加强行业自律和质量管理,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做到“四个不”:不以次充好、不偷梁换柱、不短斤缺两、不掺其他纤维。

政府层面,要制定相应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提质量,创品牌。对消费者要加大质量知识普及,正确引导消费,促进蚕丝被产业健康发展。

5.3 推进“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

着力改进蚕丝被的加工工艺,提高蚕丝被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对于目前已经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装备工序要进行技术提升,提高其自动化的水平,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政策导向,鼓励企业对桑蚕丝加工废水进行循环利用。质监部门牵头进一步研发蚕丝被质量检测实用技术,为蚕丝被生产中质量的监控和自动化生产奠定基础。

5.4 创新服务体系,推进技术转化

针对我市蚕丝被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层次不高、专业性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创新和搭建新型、优质公共服务平台,以较低的成本为中小蚕丝被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人才培养、质量检测等各种专业服务。引导企业走重质量、创品牌之路。

通过政策导向,鼓励蚕丝被生产企业创建电商平台,严格执行GB/T24252-2019《蚕丝被》和FZ/T 41005-2017《蚕丝绵》标准,变价格竞争为质量竞争,维护蚕丝被市场声誉。同时,加强网络营销队伍建设,为蚕丝被营销市场拓展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蚕丝被蚕茧蚕丝
蚕茧与飞蝶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调查蚕丝被:价格相差悬殊
春蚕丝尽便会死吗
卖蚕茧
我的新发现
洲泉蚕丝被的品牌复兴
桥梁 传播 服务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