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学善学:以“学习力”迎接终身学习的时代

2021-05-30汤颖芳

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习力智慧材料

汤颖芳

【核心素养】乐学善学

“乐学善学”,从属于六大核心素养的“学会学习”板块。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该素养落实到作文命题中,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对于个人、知识和社会等方面的意义,一般考查学生对学习价值、终身学习的理解,对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认知与把握。

【主题词解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而进入21世纪,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得出结论: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这直接带来了人的生存方式和行业业态的变化。人越来越难以一辈子从事一份工作,甚至有人说十年就要跳槽一次;新产业不断孕育新职业,旧的产业和职业随之逐渐式微甚至消失。

时代催生了“终身学习”的概念,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需要,应在一生中持续地学习;时代也提出了“学习力”的要求,即拥有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这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

乐学善学的前提是认同学习对个体、群体和社会的巨大意义,具体表现为热爱学习,面对陌生领域和迭代知识敢于挑战、坚持不懈,面对不同的知识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文题示例】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学者根据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原理,提出“知识半衰期”的说法。如果一个专业人士的知识不更新,那么在“半衰期”之后,基础知识仍然可以用,但是其他一半新知识已经落伍。实际上,知识包含了两层意思:知是获取信息,知道、了解;识是具备见解,是比知更高的层级。由知而识,方为智慧。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名师解题】

材料既是构思的切入点,亦是写作的框架。考生新颖的观点、多元的论据、丰富的素材等,都应该在材料这一指挥棒的指示下,进行重组创作,否则,材料就失去了意义。

阅读材料,应做好三件事:第一,明确讨论的话题,做到“不偏题”;第二,明确关键词的定义,特别注意语境义和本义是否一致;第三,体会材料是否有态度上的导向,如有,则应准确把握材料蕴含的观点和态度,做到和材料观点不龃龉。

本材料的关键词和话题是“知识”。

首先,材料将知识分成两类,一类是长期可用、较稳定的基础知识,另一类是有时效性、需被更新的知识。转折连词“但是”将表达重点聚焦在了有时效性的知识上。由此可得出一个观点:应及时更新知识。

其次,材料将知识的含义分成“知”和“识”,“识是具备见解,是比知更高的层级。由知而识,方为智慧”,说明人对知识的理解、辨析、掌握和应用才是关键,同样的知识在不同的见解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水平高才是智慧。由此可得出另一个观点:人不仅要掌握知识,更应努力提炼见解,拥有智慧。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知识”的定义是: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②指学术、文化或学问。定义侧重学习的内容、结果,是静态的。而材料中的“知识”侧重于动态的知识获取和生成的过程,即获取知识的能力;还特别强调“具备见解”,即人应该对信息和知识的真伪、优劣等加以甄别,这样才能用对知识,用好知识。

须注意,材料提出的“知识半衰期”概念只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更新必要性的一个辅助,并不是命题者考查的意图。“实际上”之后的内容才是材料的核心。

由此,我们可以讨论:

1.知识的两种类别及人对两类知识的态度;2.知识的两层意思及其关系;3.人的知识应不断更新的原因;4.“由知而識”的方法;5.拥有“由知而识”的智慧的意义。

【写作支架】

1.拆词组词,巧用对比,凸显区别与联系

汉语组词的灵活性为理解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提供了帮助。“知”可组词为知道、知晓,“识”可组词为识别、辨识,两者差异不言而喻:前者仅停留在获取信息、了解知识层面,在海量的知识面前显得相对被动;后者则能在前者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辨别、使用和评价。据此,我们通过组词法和对比法,将“知”和“识”的差异呈现出来: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知识的渴望让人类在仰望中攀登。在知识垄断的黑夜,拥有知识就握住了光明的火把。然而,有“知”未必能“识”,尤其在共享时代,知识早已不是垄断者的特供,“知晓”知识的机会人人平等,但“辨识”知识的能力各有不同,有“知”未必“识”,能“识”必有“知”。“知”是敲门砖,“识”是试金石。(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作为经验和成果的知识的作用,借助拆词、组词、顶针和对比,凸显当今时代“识”高于“知”的原因。)

2.外在要求,内在需求,多角度挖掘原因

哲学教给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然而,在人应不断更新知识这一命题上,人感受更深且更直观的原因是外在环境的要求,科技发展、竞争加剧等都迫使人更新知识,避免落伍,拥有新知识的人如同弯道超车时成功卡位,掌握了竞争的先机。其实,人身在其中却不自知的是,无论是个体还是人类群体都对“知”和“识”有着内在的神秘向往。我们可以如此论证:

外在环境就如滚滚洪流推动着人们在探索知识的征途上前行。高校的“非升即走”政策使教师们加速科研,在世界通信市场缺乏话语权的窘困迫使华为加速抢滩5G。(联系现实,以群体和公司为例,呈现环境对知识更新的迫切要求。)外因固然重要,可如果说人类追求知识仅仅是因为外在环境的压迫,这未免轻视了人对知识的敬畏。改变命运的方法千万种,求学是最“长线”的一种,寒窗苦读多年也未必能彻底改变困境,然而李密牛角挂书,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张溥七焚七录,如果不是对知识的敬仰,还有什么更好的理由能解释求学之人克服贫寒的家境、抵挡外界的诱惑、专心致志地求知的行为呢?(阐释读书也许并非改变命运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进而以名人为例,引导读者思考求学的内在驱动力。)星河浩瀚,遥不可及,从仰观天象起步,人类开始了飞向太空的千年梦想;地在脚下,近却神秘,从苹果落地的稀松平常思考,人类握住了天体奥秘的钥匙。使人类驰骛八极的是对未知的好奇,而不是功利的目的。(由个体到群体,通过人类探索未知的非功利性表明求知是人的内在需求。)

3.由表及里,全局把握,爬梳剔抉关涉方

“由知而识,方为智慧”,这自然关涉智慧的主体——人——包括个体和群体。有了见解,人就不易盲从,从无知到有知,从有知到有智,每一次跨越都是人远离蒙昧、走向智慧的过程。进一步爬梳,被人认知和运用的知识本体也是智慧的关涉者。知识就在那里,不会自我抽象、条分缕析以供人类学习、掌握,它不会主动迎合人也不会刻意逃避人,是人不断观察、思考、辨析将现象抽象为知识,又将知识不断升级。纵观人类历史,文明就是在人的“智识”推动下发展的。

具备见解,由知而识,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一个从不穿鞋的村庄,有人看到的是鞋子不可能有销路,有人则能看出这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具备见解,由知而识,才能在知识半衰期找到突破口。曾经塞班系统手机占据全球市场半壁江山,如今却鲜见踪影,究其原因,就是当塞班系统开发者于知识半衰期裹足不前时,竞争对手安卓系统开发者却分析市场需求,改变旧理念,弥补不足,与时俱进。具备见解,由知而识,文化才能发展进步,文明才能持续壮大。面对外部的多元信息和文化,有唐一代见远识卓,兼容并蓄;清朝政府却故步自封,闭关锁国;如今,一带一路繁花似锦,文明在交流和互助中携手前行。有了智慧之眼,才能在繁芜丛杂的信息中切中肯綮,个体、群体和文明方能受益。

【类题链接】

1.(浙江省新高考考前原创冲刺卷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朱光潜在《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中说:“有些人根本反对读旧诗,或是以为旧诗不值得读,或是以为旧诗变成一种桎梏,阻碍自由创造。我的看法却不如此。我以为……这要看学者是否善学,善学则到处可以讨经验,不善学则任何模范都可以成桎梏。”

不仅学作诗如此,世间所有事情大概都逃不过这样的规律。

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上海市2020年静安区一模)阅读下面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318年,王冕8岁,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

2018年,王晃20岁,大二学生,他不想去听课,每月花1000元雇佣同学替他去听课,应付老师的点名。

【写作助手】如有困难,可参考下面表格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立意的必备条件)。

3.(江西省南昌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踏入小学校园,到而今走进高三,我们已经有了十余年读书学习的经历,期间曾一次次体验过为考试的学习、为升学的学习。可是,即便有一天我们不再面对考试和升学,学习似乎依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那么,不为考试的学习是怎样的呢?

对于为考试的学习和不为考试的学习,你有怎样的见解和感悟?请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作为在学校社团学习交流会上的发言稿。

【注意】①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标杆样文★

愿做乾乾移知者,愿做杲杲创识星

@浙江省宁波市李惠利中学(2207)班 董懿璇

“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寰宇之上,各具功用的卫星构筑北斗“天网”;四面八方,各有所长的人们构建起了这纷繁人间。时代的鼓点激荡于长河之中,个体唯有挖掘知识,投身创造,由知而识,以识固知,方能尽显卓然风采。(开篇借余光中先生的诗句巧设全文,在宇宙、时代的宏大背景下,提出“由知而识,以识固知”的观点,表达明确、形象,且豪迈。)

庄子曾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中,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并为之付诸努力的人很多,但明白“由知而识,方为智慧”的人却是少数。未经审视、甄别的知识,难以成为新知;说话人云亦云、做事亦步亦趋之人,亦难有智慧之举。既要关注“知”的吸收,更要注重“识”的培养,由知而识,以识固知。(论述“由知而识,以识固知”的重要性,凸显时代背景,强调新知须经审视和甄别。)

由知而识,时间之真旨,正在于此。若常以乾乾奋斗充盈每刻,把握前沿的信息并及时加以创造,则时间于人而言,如挚友。诚然,许多人都会因心中的宏愿而备加渴望时间,与时间赛跑,创造出更丰厚的价值。巴尔扎克以二十载光阴疯狂写作,以九十一部小说铸就文学盛景,他也曾恳求医生延长自己一年的生命,只为能完成更多的作品。有无数的人为了追求心中的识,而与时间竞速,在时间里以获取知来巩固识。由知而识,只为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以所知创所识,以所识创新知。(提出“由知而识,以识固知”的第一个方法,即珍惜时间,获取知识,创造价值。在巴尔扎克的例子中,三组数字的对比,使读者重新正视时间在生成智慧中的重要作用。)

由知而识,以时间为马,以坚守为本。钱锺书先生正是在个人修养的一路幽径中留下芬芳。心无旁骛,三餐忘食,品国学之精;与时携行,不遗点滴,研读书之乐。穿越晨昏晴雨,相携日月星辰,终成一代艺术大家。他以毕生精力做学问,《管锥编》也成为无数主力学术者的必修之行。由知而识,是一种方向,无须看尽头,只需继续坚持与等待,在混沌中迸发出一道清澈激流。以所知创所识,以所识创新知。(提出“由知而识,以识固知”的第二个方法,即用坚守专注,用所知创造出新知。)

由知而识,以坚守为本,以努力为基,探索至上。“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如是说。每一个不曾创造的日子,亦都是对知识的辜负。不禁感叹左太冲,欲赋三都,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偶得一句,即便疏之,终成就洛阳纸贵的一段佳话。我们不会知道,未来的哪个时刻,用以知创识的伟大成就回报曾经皓首穷经的自己;但我们确然明了,由知创识的过程需要付诸实践,因为所有细微之下都隐藏着冰面破裂、百花齐放的迹象。仅凭努力并无法全然获取智慧,更需要永不停息地思索和探索。2017年初,华为公司将裁去34岁以上程序员的消息传出。尽管最终并非按照年龄一刀切,但华为裁去的,恰是30多岁便活在了过去的“知识”“资历”“成就”里的人。满足旧知,不再努力思考,便将远离见识和智慧。不赶赴“现在”,人注定因为失去竞争力而失去未来。揆诸现实,无论身处何年龄阶段,都应永不停歇探索创造的步伐,在生活之上永远努力保有一片成长的天空,以所知创所识,以所识创新知。(提出第三个方法,即努力思考和不懈探索。)

我有朱玉,日月砺之,由知而识,以识固知,为自己而创造,也为祖国而贡献。怀赤血丹心,赴逐梦之约。人之为人的伟大就在于我们可以依靠无限的创造与热爱,探索生命的奥秘与科学的真理,超越时间与生命的界限,为祖国留下熠熠金辉。(指出“由知而识,以识固知”的意义不仅在于成就个人,更在于贡献国家,家国情怀和浩荡正气于笔尖喷薄。)“只见汪洋就以为没有大陆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险者。”浮天沧海,立马昆仑,中国需要新一代的青年,披荆斩棘,不断创造。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由知而识,以识固知,消化吸收,再创造是发展中国家从追赶到并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重要途径。(用“汪洋”比旧知,用“大陆”比新识,人不能因为原有的知识就骄傲自满。)

寰宇浩瀚,群星璀璨,愿做乾乾移知者,愿做杲杲創识星,海可平,山可移,梦可追,由知而识,以识固知,以所知创所识,以所识创新知。(首尾呼应。呼应文题,再次强调中心观点,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求知求智的主人翁意识。)

猜你喜欢

学习力智慧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材料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