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积淀:素材的鲜活与典型

2021-05-30唐文秀

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

唐文秀

编者按:

本栏目为浙江省教研立项课题《高中语文思辨性表达“策略支架”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 G2020099)的研究成果。由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温州中学郑可菜老师率其名师网络工作室团队推出“核心素养”解读系列文章。侧重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育人目标的考查,针对高中生论述类思辨表达力薄弱的问题,进行了设计规划和实践研究。

现行高考形势下,育人目标的导向,就是高考考查的方向,也就是学生日常学习与实践的方向。这一导向,势必体现在高考作文的命题上,因此,把握“核心素养”这一风向标,将对核心素养母题的思考与写作思维技术相结合,引领学生在写作中成长、反思并塑造自己,是本栏目规划的大背景。

在“核心素养”的视域和情境下,在高考论述文写作中,如何突出学习力,提升思辨性,涵养文化味等等,是我们必须直面且亟待破解的难题。此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是,构建一系列“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思辨表达策略。从问题出发,从学生训练中发现并提取最典型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支架设计,用于导引学生写作,借此导向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另外,“核心素养”母题框架的统摄,也将助力学生把握作文命题的方向,聚焦对相关素材的思考和积累。

栏目体例按照“核心素养主题词”“文题示例”“名师解题”“类题链接”“写作支架”“样文示例”等环节进行设计。有针对核心素养“母题”的类题梳理,有同质类型作文的支架策略,有写作过程的示范,对于一线教学的指导和作用,是切实有效的。

【核心素养】人文积淀

“人文积淀”,从属于六大核心素养的“人文底蕴”板块,是指对古今中外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成果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并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实践方法等。

结合到作文命题,“人文积淀”主要考查学生作文中素材的选取和使用,指向学生作文选材的鲜活与典型,同时也指向学生对话题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的认知与理解。它与“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一起,反映了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

【主题词解读】

“人文积淀”,既然是“积淀”,在“核心素养”十八大要点中就属于基石性质,它不一定看得见摸得着,却是基础中的基础。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就是一个人拥有足够的人文积淀后自然而然反馈于外的书卷气质。

具体到写作中,如果重复使用那些俗滥陈旧、高度雷同,给阅读者带来巨大审美疲劳的素材,比如说到科学家,言必牛顿、爱迪生;说到文学家,动辄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说到艺术家,只有一个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等等,我们可以认为此学生人文积淀不足。

反之,如果使用的素材是典型而又为他人所罕言的,如果通过素材的分析能体现出认知的全面与深刻,我们可以认为这位学生的人文积淀是过关的,甚至是优秀的。

【文题示例】

(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六校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1月6日,《對白:让我们和更好的你聊聊》新书首发式在京举行。该书被称为给青年人的十堂“成长必修课”。首发式现场,作者白岩松、刘震云等分享了各自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为青年人“支招”。他说:“人要顺大势,逆小势。一直和周围的人比,太难了。如果你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方案,你才能形成自己独有的价值。”

著名作家刘震云表示,公众认为的成功标准,并不适用于每个人。他说:“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生活没有淘汰过任何人。我觉得,跟别人比是一个特别荒谬的误区。明天的我比今天的我稍微进步了一些,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已足够。”

读了他们两人的话,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论述性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名师解题】

材料的关键词,毫无疑问是“比较”,就是你该如何看待“与他人比较”。材料里说“读了他们两人的话,你有怎样的思考”,那么,你可以认可,也可以不认可这两人的话。

我们需要厘清,话题的导向与话题的界限并不是咬合的,话题的导向有它的方向性,但是话题的界限可以更宽广。这是一个人生价值选择类的话题,那么就拥有不少于一种的选择。如果你的人文积淀够厚实,你有自己相对成型的世界观,就不会跟着话题的方向摇摆,而是在话题允许的范围内有自己的思考。

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就是对素材的使用。如何“有我”而不“唯我”,既避免素材仅“有我”的个体体验带来的单一性,又避免素材泛泛而论带来的不典型性,都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人文积淀的。

【写作支架】

如何在素材使用中体现“人文积淀”

这个话题,是关于人生价值思考的,它关联到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是非常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文积淀的话题。在材料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即使是一致的答案,也未必会有一样的考量。思维的进入与淡出,未必一致,这就是这一文题的美妙之所在。

思考时,我们可以将自己作为思考的起点,将作文题与自己的生活嫁接,进而由个别到一般现象,通过典型素材的使用,使作文更全面深刻。而如何在素材使用上力避熟烂,有几个操作路径可以参考。

1.替换升级旧素材

人文积淀匮乏既然体现在素材的俗滥上,那么,我们不妨进行升级,先把惯用的素材罗列,然后归类,确定使用这些素材的目的(比方史铁生的素材往往表达身处逆境而勇往求索的主题),提炼出主题之后,通过查阅网站、翻看书籍等手段,搜寻素材,进行针对性的对位替换,更新升级。比如:

需要指出的是,素材库可以以人物为中心,也可以以主题为中心,抑或其他,依个人需要而定。

对比以下两个片段,同样是写“多和自己比比”,在素材替换之后,表达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片段一:我曾经是“别人家的小孩”,后来慢慢失去了这份荣耀。这让我一天天变得焦虑。牛顿二十来岁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在我这个年龄的时候已经开始研究电灯泡,而我却越来越普通。直到有一天,我才发现,人最重要的比较对象,应该是自己。

片段二:没有不能创造价值的人,只有未能发现自己才能的人。价值不是在公众目光中诞生的,而是源于自身。法国作家福楼拜不善社交,大学法科考试失败后又因病辍学,但在这常人眼中并不通达的人生轨迹中,他抓住了自己的异禀之处,几十年如一日投身于写作,创作出了《包法利夫人》。可见,别人也许是值得学习的参考书,但自己才是书写人生华章的执笔者。

2.丰富立体旧人物

素材的陈旧与单一,不仅源于所涉及人物的烂熟,更源于使用角度的雷同。写到牛顿,只有被苹果砸出万有引力;写到司马迁,一定是饱受酷刑;写到贝多芬,一定是耳聋;若是陶渊明,就来一句“采菊东篱下”。其实,每位伟大人物都是一座丰富而立体的宝库,我们所了解的不过是一直以来听得最多的某一个侧面而已,倘若能够丰满人物的各个侧面,真正地了解这些人物,选材自然不会如此千篇一律。

比如贝多芬,性情暴戾但温情,渴望爱情却又躲避爱情以致终身孤独;蔑视权贵,充满对自由的渴望,崇拜拿破仑又遭遇偶像破灭的失望。又比如陶渊明,固然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也有“猛志固常在”的坚硬。其他如李白、杜甫,更是复杂而难以一言以概之。当你对人物了解得越深,你能抒发的情感自然才能越丰富。

包括牛顿,可言说处也很多,比如:

一个人最终的对手一定是他自己。就如牛顿,他无疑是伟大的,战胜了一个个对手,开创了科学的新时代。但他到了晚年,却在长期的赞美声中迷失了自我,丢失了科学家最为珍贵的求实、理性精神和在真理面前的谦卑之心,变得膨胀而刚愎自用,不但跳进了神学领域,还痴迷于炼金。须知,你的对手如潮起又潮落,但你自己,是你最初和最后的对手。

同样写牛顿,写“和自己比较”,这段文字无论选材还是立意,都能让人耳目一新。从熟悉的人物出发,从大众熟知的这一面开始,尽可能丰满这个人物的各个侧面,实现对这个人物丰富而立体的了解,无疑是方向性明确的素材出新。

3.隐性材料显性化

中学教材里蕴含着许多人物素材,它们不是被用烂了,而恰恰是被忽略了。除了极少数诸如屈原、杜甫、陶渊明外,剩下还有大批的“宝藏”处于未开发状态。他们都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只需稍加留意,这些隐性材料就可以被盘活。

就如这个话题,可以借用曹禺的《雷雨》(周朴园最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他败给了他自己),也可以借用《报任安书》(司马迁要战胜的既有外界的非议,更有内心的不甘愿),还可以是《登泰山记》(对姚鼐而言,他登的是自然之泰山,也是人文之泰山,但归根结底,是自我之泰山,他要突破的,是那个“三十功名”的自己)……有太多课文素材,都是未開发的处女地,而且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立意和组合。

所以,像这类作文是少见的,也是优秀的:

没有人是无用的。如果只用一个成功学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必然带来审美的窄化和功利化。《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终其一生也没有被当时的社会认可。在那个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他和他的思想、著作都是寂寞的,乏人问津的,他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但是,他简朴的生活方式、自然主义的思想,指引着今日的我们回归本心;他的瓦尔登湖,自然而宽广,依然滋养着今日在物质化世界中煎熬的我们。我想,对我们自己而言,要做的不是在功利的参照系中迷失自己,而是真正地认识自己。

【类题链接】

1.(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020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2021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1946年,17岁的梁再冰报考清华建筑系,差两分。对一手创建了清华建筑系的梁家而言,女儿报考清华建筑系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家族情怀。父母决定调出女儿的试卷,核实无误(当时是学校完全自主招生)。梁再冰转身去了北大西语系,一生便与建筑再无瓜葛。

三年后,梁从诫如宿命一般,离清华建筑系的录取线差两分。母亲林徽因再次调取试卷,发现有几道题像是故意做错的,试卷上一行小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②深圳一所中学的校运会上,一学生方阵打出一条横幅:“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

以上两个片段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杆样文★

人而为人,自有价值

@浙江省苍南中学高一(4)班 陈静怡

《吕氏春秋》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由是,人可比也,而不可夺其价值。泥土贱而育生命,鱼蚌微而孕珍珠;残枝败叶是风景,箪食瓢饮是盛宴:生而为人,亦自有价值。(首段以《吕氏春秋》名言略加阐发后自然引出中心论点: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不以卑贱论己,则如拨雪以迎春。穷其一生,我们没能逃出“比”的圈子——在反复攀比之中企图寻找生活的落脚点,呐喊生活的拥挤与裹挟。外界带来了许多的自卑,但正如卢思浩所言,“世界已经太吵,你更需要听听自己”,外界皆为嘈杂之靡音。林清玄先生是菩提树下的修行者,在文坛的喧嚣中“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加缪在被世界报以毒打时发出“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的声音。他们在世间奔跑,于世间锤炼,于世间释然,只是“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于世间,未被刘震云先生称为“误区”的“比”而打败,未以卑贱论自己,燃灯以续昼,自放异彩。(此段主要论述“不以卑贱论己”,强调的是不被外界的“比”所打败,而自轻自贱。林清玄、加缪等素材使用巧妙,文风雅致而有感染力。)

不以自亢为己,则会柳暗而花明。如同辛弃疾所言,“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自我的标榜不能过于低下,也不可过于自傲,否则,过犹不及。大学者曾国藩未曾恃才傲物,做好每一件事,记录每一天的不足,以此成为更好的“我”;嵇康“与世周旋久,宁做我”,或许会成为一个反例,但实际上他骄而不傲,心有标尺。他们有才而不恃才,有权而不滥权,心有准则,心有尺度,方才“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生于世间,如刘震云所言,“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有优势而不自亢,“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寻得柳暗花明,自成大杰。(此段和上一段构成并列关系,分别论述了自卑与自亢两种“做自己”的误区,丰富的素材使用充分展现了人文积淀。)

不卑而不亢,则为“真我”。《记忆小屋》说,我们说得拙劣,写得糟糕,不过是我们对自己的想法没有把握,不愿毫不含糊地声明自己的立场。恰如大卫·米切尔之言,“走得足够远,你就会遇上你自己”。真正的自我,应当是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对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应居高位而不自矜,处沟壑而不自卑,如白岩松所言,“如果你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个方案,你才能形成自己的独有的价值”。最好的方式是逃脫过卑过亢的怪圈,做好自我。(此段是对上两段的总结与进一步诠释,指出了宁做真我的意义与价值。)

作家木心说:“楼顶与楼底的风景永远不同,谁也别羡慕谁。”万物不同,皆有价值。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生而为人,自有价值。(抒情收尾。全文素材饱满,人文积淀丰厚,娓娓道来,温和而有力量。)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五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六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逍遥游”壶的创新和人文意境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