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科大学“非医”专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

2021-05-28杨风朱俊敏郭振友陈辉吕如龙

科教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专业

杨风 朱俊敏 郭振友 陈辉 吕如龙

摘 要 “非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桂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从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四个方面介绍综合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本文的介绍,将为医科大学“非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 “非医”专业 教学改革 公共事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1.018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non-medical" specialt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eaching reform in Medical University. Taking the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major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the comprehensive teaching reform from four aspects: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ans, and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paper, it will provide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the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of "non-medical" professionals in medical university.

Keywords non-medical major; teaching reform;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医科大学主要培养具备医学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医科大学主要开设临床医学、医学影像等医学专业。除此之外,各医科大学普遍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这些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非医学专业人才。[1]非医学专业人才是我国卫生健康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医学专业人才和各医学专业共同构成了我国卫生事业人力资源的基础。[2]目前,培养优质的“非医”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各医科大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命题。[3]桂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非医”专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创新教育模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综合教学改革。

1 精准定位,明确教育改革目标

专业定位是教育改革的基础。桂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专业成立于2010年。2015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本科专业。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广西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于医科大学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人才提出挑战。如何凝练专业特色,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打造成桂林医学院中“非医”品牌专业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目标。这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专业定位问题,这也是此次综合改革的逻辑起点。[4]为此,负责此次改革的公管教研室通过文献资料查询、教育专家咨询、卫健委及用人单位调研等手段,提出本专业人才定位是为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及卫健委等卫生管理政府机构培养专业的卫生行政管理人才。在此基础上,本次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教育创新,培养学生行政管理能力、行政辅助决策能力、行政沟通协调能力和行政事务执行能力,满足我国尤其是广西区内卫生事业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

2 优化课程体系

卫生事业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目前,各医科大学在培养卫生事业管理学生素质的过程中,较为突出的矛盾是如何配比医学课程、经济管理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三类主要課程的比例。本次改革首先优化了医学类的课程体系。医学类的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卫生事业管理特点,以满足塑造学生医学专业背景的需要。其次,适当增加了经济管理类课程,以加强对学生进行经济管理的思维训练。最后,在课程设置上大量增加了有关提高学生行政能力的课程,如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关系处理等课程。另外,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实际,设置了管理决策创新实践课程等特色课程,邀请行业导师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岗位的胜任能力。

3 创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创新方面,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并且引进新的教学手段,比如PBL教学、TBL教学和雨课堂等。而且,针对不同课程的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在管理学基础的课程当中采用PBL教学样式,而在经济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雨课堂教学方式。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因此本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如何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个人或小组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外搜集材料,然后在课堂进行讲授。讲授的内容可以是教师指定内容,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讲授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另外,本次教学改革另一个教学手段的突破就是把课程教学从课堂搬到教室外,扩大课堂的物理边界。具体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让学生到当地的卫生医疗机构或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进行实训培养。在此过程中,既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进行启蒙教育,同时又让学生找到自身学习的薄弱环节。最后,很多教师采用了情景模拟、课堂自由讨论等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更加活泼和生动。

4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教育改革的成败需要教学基础资源的支持。[5]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目前,医科大学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老师普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教师普遍行业经验;另一个是教师没有医学专业背景。医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医学背景和行业经验的缺乏从根本上制约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桂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任教师也普遍存在此方面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除了引进高水平师资外,本次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创新就是实行年轻教师顶岗实训计划。具体做法是,让年轻教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每年在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单位接受不少于一个月的顶岗实训,以此让年轻教师积累行业经验。从效果上来看,参加顶岗实习的教师能够将顶岗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增强师资力量,积极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授课。

5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在教学资源的配置方面,医科大学普遍将大量的教学资源配置给医学相关专业。相比较而言,医科大学的“非医”专业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此次综合教学改革,其中重要环节就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首先,专业核心的课程教学采用优质的网络教学資源。比如,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如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等都采用了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学院教师建设了一批区级或校级精品课程。如,微观经济学成为广西区一流本科课程。为了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除了采用免费的案例资源外,学院教师开发了相当数量的高水平案例。这其中,较突出的成果是,公共管理教研室教师开发的三个案例已经成为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公共管理案例库入库案例。这也使得学院在案例资源建设方面处于医科大学的前列水平。在实验室资源建设方面,除了对原有的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进行改造升级外,学院于2018年与南京奥派合作,进行管理创新实验室建设。最后,在实践培养环节,除了加强广西区内的医院进行合作外,大力开拓了上海、深圳等区外的高水平医院作为教学实习基地。

综上所述,桂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为医科大学的“非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改革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探索。

*通讯作者:朱俊敏

参考文献

[1] 李静.对医学院校开办非医专业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138-140.

[2] 杨星,龙茜,龙琛,等.大健康背景下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医学教育管理,2018,4(05):370-373.

[3] 李秀芹,罗桂华,贾利利.浅谈卫生事业卓越管理人才培养[J].新西部,2017(34):138,158.

[4] 李翔.浅谈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的培养与目标[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190-191.

[5] 杨风,朱俊敏,韦莹珏.医学院校全科医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基础能力培养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92):18-19.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专业
对话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授说专业——部分专业解读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