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美学本真的成功实践

2021-05-28李杏林王陈祯

美与时代·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海德格尔感性美学

李杏林 王陈祯

风和日丽山水醒,美到人间草木生。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以国内高校的美学以及文艺学、艺术学青年教师为授课对象,为期10天的“第一届全国高校美学教师高级研修班”2021年2月10日在国内外美学界瞩目中落下帷幕。研修班在腾讯会议等平台视频直播,采用授课与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开课的10天里,300名正式学员、1000余名非正式学员齐聚一堂,参会聆听。名家荟萃、形式新颖、线上授课、成效显著。

为更好响应国家破除“四唯”的学术导向,营造回归美学问题本身的学术氛围,举办以“提倡纯粹的学术研讨,提倡纯粹的人文环境”为主题的“第一届全国高校美学教师高级研修班”。为了支持全国疫情防控的大局,会议由线下授课转为线上,重新回归传统的“问难扬榷、有奇共赏、有疑共析”的研学方式,参会人数由最初的50人扩展至1000多人,“时间重叠”,高潮迭起,授课主题相异但学术标准、学术立场、学术精神高度一致,他们贯通中西、极富思辨,各种理论范式与美学形态交融碰撞。青年教师各抒己见,而原定每次3个小时的授课,也因布道者和接受者的热情,一再延长,时间的增长持续延伸着思想的深度,线上火花四溅、蔚为大观。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研修班特邀朱立元、吴为山、高建平、王庆节、杨春时、尤西林、张法、王杰、潘知常等著名美学专家授课。

作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倡导者,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立元教授介绍了实践存在论的思想来源、理论内涵、学理依据和逻辑构架。他从实践美学的理论支持者到思考发现李泽厚实践美学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缺陷,提出自己对李泽厚实践美学理论的几点反思。一是对实践看法失之狭隘;二是偏重于美和美感的历史生成;三是把美的本质与美的起源混为一谈;四是“两个本体论”概念的提出退回历史二元论;五是没有完全超越西方近代以来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思维框架。朱立元教授试图改进、发展和完善实践美学理论,他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基础存在论、马克思著作中表述的现代存在论思想以及蒋孔阳先生“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的审美关系理论”等思想中提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基本主张,以及逻辑架构,即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审美经验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他认为实践存在论美学仍然以实践论作为哲学基础,进而使实践论与存在论有机结合,阐发了实践存在论美学与新实践美学之间的关系。朱立元教授的讲授深入浅出、极富层次,在论证过程中的严谨规范无不令学员们感佩。学员们看到理论家的优点不仅靠智力,更需要专注和勤奋。躬身笃行,沉心潜志是他们不断攀登学术高峰的基石。

朱光潜先生说,“不通一艺莫谈美”,主办方特邀国际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继著名画家吴冠中之后我国第二位当选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的吴为山先生讲授《雕塑中的人文精神》。吴为山先生溯古论今、横跨中西,把雕塑发展历程娓娓道来,浅谈了自己从事雕塑的心路历程。自20世纪90年代始,吴为山先生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华文化为己任,以为时代立碑的责任与使命,通过创作系列中国文化名人塑像进行国际巡展、演讲,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其代表作有《老子》《孔子》《问道》《总设计师邓小平》《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鲁迅》《行吟中的林散之》《杨振宁》等,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他首创中国现代写意雕塑之风,提出“写意雕塑”理论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系统总结了中国雕塑优秀传统。吴为山先生创作40多年来,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完成了浩浩汤汤600多座雕塑精品,无不让人赞叹。在探索写意雕塑过程中,他将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融入《老子》的造型中。《老子》食指指向天空,身体用写意手法塑造成似鼎似钟,内刻《道德经》,以隐喻老子“满腹经纶”,再以水中展示,彰显着老子“上善若水”的放达智慧。吴为山先生说:“只有把精神、理念、情怀融入自己的灵魂里面,作品才能生发出最大的感染力。”

在新感性与美学的转型框架下,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以史为轴,梳理了美学的理性主义传统、现代美学的理性主义精神,介绍了当代理论的兴起与美学的消解,提出了当代生活中感性需求的充盈与美学的缺失,提出建立“新感性”,回到“感性”之源。高建平教授从李泽厚先生提出的“新感性”出发,指出“积淀说”存在的问题。“积淀说”强调三重面向,即理性积淀为感性;集体积淀为个体;文化积淀为心理。他指出这种“新感性”是理性的自动化和无意识化,仍然是“新理性”或“理性的感性显现”。因此,美学需要回到“感性”之源上来。他认为,“感性”不是“感性认识”而是“感性经验”和“感性活动”。“感性”没有通向“理性”的天然倾向,正相反,“理性”应该来自“感性”并回归“感性”。高建平教授认为,从动物到人,我们应该看到从动物的感性活动到人的感性活动的连续性;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特征而非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因此,不能用人的本质来论证美的本质。高建平教授反思当代艺术,指出当代艺术面临的新挑战,如概念艺术造成艺术与美的脱钩;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的双重关系;艺术边界的打破与重建等都很有启发意义。高建平教授层层剖析的讲解可谓抽丝剥茧,由浅入深。他认为,只有回归感性,突破原有的理性主义哲学框架,直面当代市场与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感性。

国内海德格尔研究的先锋、澳门大学哲学与宗教系系主任王庆节教授陆续开讲《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及其对传统哲学思考的根本性“突破”》与《艺术作品与真理问题——谈谈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他介绍了海德格尔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哲学家以及他的奠基性著作《存在与时间》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即存在问题及其对存在问题的发问在当今的意义。王庆节教授阐释了海德格尔作为发问存在问题的哲学家,他和哲学的主流传统之间的继承关系,以及他如何主要在三个方面批判和突破了这一传统,即《存在与时间》的三大突出贡献。同时,王庆节教授还与学员们讨论,如何看待人们对《存在与时间》的唯我论指责,以及通过讨论如何化解对海德格尔的指责,去理解海德格尔关于艺术的哲学以及他的存在论美学名著《艺术作品的本源》。在第二次的讲课中,王庆节教授借谈海德格尔的名篇《艺术作品的本源》来讨论艺术作品与真理问题。他介绍了导论“美学的存在論转向”;解读《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方法论线索以及把握《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的基本结构和其思想发展的整体脉络及走向。探究了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的论述起点是现成存在物,阐释了锤子作为上手器具物的适用性分析与“梵高的鞋”作为“艺术物”的“依托性”分析,以及什么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可依托性”。以梵高的鞋为例,在海德格尔眼中,他更关注“鞋”作为画家的作品,对其存在性和真理性的保藏和显露,而不是画中的这双鞋作为对象物的形状、材料、模样、用途乃至隶属,唯有在上述的思想线索引导下,我们才能真正开始走进海德格尔对梵高鞋的作品的解读。在王庆节教授的精彩讲解下,艰深的海德格尔思想变得清晰起来,许多晦涩难懂的概念逐渐明朗起来,令学员们折服。

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美学学会会长杨春时教授以《美的发现与证明》为题,介绍了中西方传统与现代哲学、美学方法论问题。他强调发现与证明的方法不能混淆。发现是领悟,具有直观性;证明是公理推出结论。他指出演绎法和归纳法都不是哲学方法论,而且这两种方法混淆了发现的逻辑与证明的逻辑。演绎法的局限在于对公理的设定为独断论,其推理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归纳法的局限在于经验的范围有限,不能揭示和证明事物的本质,不具有普遍性。现代哲学突破了经验论和理性论的局限,以现象学作为哲学方法论,使存在得以显现,克服了独断论。杨春时教授指出,美学流派繁多,其根源首先在于方法论方面。实践美学用社会历史的方法研究美,即从实践论出发,用实践创造来揭示美的本质,得出美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结论,存在几个问题,即实践作为人类的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现实活动,不是哲学本体论范畴,不能推导出作为自由的精神活动的审美;实践决定了美,是决定论,而审美是非决定论的。经过多年的研究,杨春时教授指出,美不是实体或实体的属性,也不是主观感觉的产物,美是现象学还原的产物。他在畅谈美的发现与证明时展现出学术研究的锐利性和深刻性,学员们看到了一个思想者的精神魅力。他对理论推演的逻辑严密性,也让学员们为之触动。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文艺学、美学学科带头人尤西林教授从生命的自然本体论“熵”“负熵”“人择原理”等概念谈起,提出劳动是摄取自然物质能量与信息以维持人类自然生命负熵状态的活动,人类的生命以劳动形态存在,劳动—实践是人类生命特有的负熵形态。劳动—实践的核心是劳动工具中介的使用与制造,工具作为本体凝聚着人类的全部关系。尤西林教授认为,对自由方式的自觉意识即审美。美超越了劳动的手段价值,审美是劳动与人类趋向终极价值的表征。尤西林教授从时代站位介绍了近现代技术与艺术的对立统一关系,还谈了数字化技术时代的热媒介与冷媒介的艺术意义。热媒介是以计算机数据化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主流媒介,其单一的“高清晰度”与快速传输的大信息量,成为现代化社会运行机制的技术保障。而言语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可以平衡热媒介的认知陈述,警戒其传播方式对受众个性创造性的压抑,而保持回溯信息创造源头的主体地位。尤西林教授不断强调思想要紧跟时代,以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追踪前沿学术问题。学员们也循着他的思路反思当下知识分子面临的困惑、矛盾、转型坚守与创新等问题。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张法教授结合个人切身体会,讲授《朝向一种贯通中外古今的美学理论——从四类文艺作品谈起》。他指出,我们在欣赏文艺作品,尤其是本土之外的文化和与今甚远的古代文艺作品时,往往会出现不解或者误读现象,这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审美观的不同。古今中外的审美观既有不同的一面,又有相同的一面,通过各类“不同”去理解后面的“同”,便可走向一种融汇古今中外的美学理论。比如如何理解印度文化的画面构图,这需要抓住时间的变化。在印度思想中,世间的存在因时间而来,时间是事物的本质。如《佛下三十三天》《驯服醉象》《妇女礼佛》等。理解艺术作品的象外之象的关键在于对一个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的理解。从中国历史文化现象中反思中国古代的写诗现象。诗即文,文化即把人的生命诗化,从而让人感受到生的意义。从领袖与诗、哲人与诗、宗教与诗、科学与诗、小说戏曲与诗等角度分析中国人的做诗意识。张法教授以融合欧亚、贯通中西的知识架构,从“印度绘画中的时间”“印度汉画中的心态”“中国藏画中的哲学”“中国诗歌中的意境”四类艺术作品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引导性讲解。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王杰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美学领域研究精深,他结合近年来两部引人深思的电影作品探讨当代审美现代性问题、当代中国电影的价值问题。王杰教授介绍了两种现代化进程,即欧洲模式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模式的现代化进程,以及20世纪4种形态的先锋派和审美现代性,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相关维度。他指出,对于中国美学研究而言,中国审美现代性是一个真实而又重要的理论问题。中国的审美现代性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脱离普遍性的特殊性是错误的,会导致民粹主义,而忽视特殊性的普遍性则缺乏理论的现实感和解释力,例如关于中国电影的美学解释。王杰教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历史、生动而深刻地阐述了中国审美现代性的逻辑结构和发展走势,提出中国审美现代性,即红色乌托邦和乡愁乌托邦的双螺旋桨结构等独到见解。乌托邦不等于幻觉式幻象,乡愁乌托邦不等于怀旧乌托邦,红色乌托邦也不是斯大林主義式的马克思主义。乡愁乌托邦建立在中国文化表达机制基础上,在应对现代化冲击时的呈现方式。

本次研修班的最后一讲,是由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潘知常教授完成的,他作为本次研修班的组织者、发起人和中国生命美学思想的首倡者为满足学员们的期待,以“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的奉献精神讲授《美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他从大历史观、大文化观与大美学观出发,从审美现代性入手,通过“尼采以后”——“生命视界”——“先信仰起来”——“作为元问题的虚无主义”——“以审美促信仰”——“审美现代性”——“美学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理解的四个转向”——“思的任务”等几大关键词,将生命美学的学术理路娓娓道来。潘知常教授指出,学术研究可以有两种方式,从自我出发,直接面对问题;从学术史出发,间接面对问题。前者是“自己讲”,后者则包含了“照着讲”与“接着讲”。而他对生命美学的研究,正是以中国的古代美学、西方的尼采美学为背景,在“照着讲”的基础上再“接着讲”。潘知常教授指出,以“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这类问题的追问方式谈论美学,是西方的一个独创。因此,所谓“美学”,只是西方本质化思维的产物,这种知识型的美学把美和美感当做一个既定的东西,实在是一种方向性的错误。就西方美学而言,尼采才是真正的开端。这些结论的得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历经潘知常教授详细严密的推论。自1985年潘知常教授首次提出生命美学主张,至今依然坚持从“生命”视界出发去追问审美活动和阐释生命。潘知常教授认为生命美学要追问的是审美活动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关系即生命的存在与超越如何可能这一根本问题。潘知常教授的讲课循循善诱,让人兴味盎然。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诙谐幽默、新词横出的风格,开创了美学新风,将研修班推向高潮,成为当今美学研修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线上专家激情飞扬谆谆教,线下听者求知若渴孜孜学。课间的提问、课后的研讨,更成为美学发散思维的崭新领地。

研修班既有精妙思想,又有悦耳丝竹。美学大师们各有专长,精彩呈现文化深度,众青年教师深受感染,即兴表演、现场助兴。曾在《大秦赋》中演唱影视插曲的美国西北大学焦若荫学员,游刃有余,生动演绎ladygaga的《millianreasons》。四川师范大学播音专业的米斯茹学员平仄分明的诗词诵读,让文字与声音之美交相辉映。泉州师范学院的宋妍学员小提琴演奏运弓娴熟,音准超高,行云流水。渭南师范大学的孟云水学员用满是古典韵味的埙萧演奏,让现场斗转星移穿梭古今。穆旦的诗词经浙江传媒学院刘燕老师吟诵得气势磅礴,美学与艺术的精彩互动如此天衣无缝、水到渠成。

“不入主流,难成一流”。“第一届全国高校美学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开办希冀青年教师致力于“为学术而生”而不是“以学术为生”的学术追求,真正做到潘知常教授所提倡的“回归美学问题本身,回归真正的学术研讨和回归纯粹的人文环境为初心”。身远心相近,增强学术共同体意识,培养青年教师建立一种学术凝聚、智慧和力量的合作意识。主动与同行交流学习,敦敦教导,当引为圭臬。学员们屏气凝神的听课状态源自专家的治学态度与丰厚学养,更表明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开辟的美学研究沃土根深叶茂,传承着中国古代口传心授的优秀学术传统。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第一届全国高校美学教师高级研修班”无疑在时代巨变中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攀登美学、艺术高峰的坚实阶梯,为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与互鉴提供了新的切入口。全方位展示出东西方美学思想创新思维的无穷魅力,久久为功,恒久发力,给美学界长久的思想启迪,让青年教师拓宽了学术上限、提升了思想高度、放大了学术格局、跨越了美学空间。在时代的巨幅画卷下,为美学多样性提供新的可能。

作者简介:李杏林,信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学、影视学、传播学。

王陈祯,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学、文艺美学。

猜你喜欢

海德格尔感性美学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印花派对
浅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凡·高的鞋踩出一个罗生门
纯白美学
感性理性不拔河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格拉斯及其作品《狗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