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应用

2021-05-28高桂清海尔集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精细化资产

高桂清 海尔集团

前言

马克思曾说过:“万物万事皆有两面性。”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不仅扩大了发展空间,也加剧了竞争局面。企业要想完成百年大计,需要做好财务工作。从目前情况来看,财务工作仍存在漏洞。要想有效修补漏洞,需要引入精细化管理。能否获得预期效果,关键要看是否掌握应用要领。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有效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进行研究,旨在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优化管理环境

无论开展何种工作,都需要环境的支持,财务工作亦是如此。当前,工作现场一片混乱,不仅会拖慢进度,还会影响质量。据图1显示,精细化管理的应用,能够优化管理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场秩序逐渐趋于平稳。此时,财务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期效果质量自然能够有保障。

图1 精细化管理图

(二)提高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其水平是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1]。大型企业还好,已经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为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提供了保障。中小企业一心抓业务,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导致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财务数据不准确。缺少关键性依据,企业的发展必然出现偏差,浪费资源是小,阻碍计划是大。为避免吞下失败的苦果,企业必须要利用精细化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见图2)。

图2 以精细化管理增强竞争力

(三)提高资产利用率

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资产利用率,由于管理方式不当,导致资产无法充分利用。面对如此境况,企业的选择有所不同。部分企业积极引入精细化管理,但受限于经验缺失,导致应用效果不佳。部分企业摆出破罐子破摔的姿态,继续沿用传统模式。不用想都知道,一定会被市场所淘汰。为避免惨剧的发生,需要企业提高重视,积极探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确保资产利用最大化。

二、财务精细化管理面临的阻碍

(一)管理意识薄弱

常言道:“意识决定行动。”企业只有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才能有效融入财务工作中。然而事与愿违,企业的管理意识普遍薄弱,融入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当前,上至领导,下至员工,没有掌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即便有企业幡然醒悟,也会由于方法经验缺失,以至于做了很多无用功。要想有序推动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首要任务就是树立精细化意识。要想管理工作卓有成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二)管理衔接不畅

财务工作比较复杂,涉及面比较广泛。在推进精细化管理时,需要各部门紧密配合[2]。从实践角度来看,管理衔接依然不顺畅。就算是财务人员更新意识,积极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其他部门不为所动,依然无法保证效果。此外,财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脱节,会增加账目混乱的程度。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财务人员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时,企业管理者会着重解决眼前问题,没有精力关注精细化管理上面。

(三)管理方法落后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如果采取不当方法,会导致满盘皆输。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其对人员、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财务人员必须要掌握其内容及特点,并清楚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即便是人员满足条件,也无法确保精细化管理目标能够实现。只有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才能确保万无一失。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无法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支撑。为了提升精细化水平,企业应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并主动引入信息化技术。

三、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一)财务制度的精细化

财务制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是规范工作行为的有力依据。为发挥制度优势,必须要引入精细化理念。首先,优化预算制度。预算管理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有效控制财务经费支出,二是注重财务分析工作。在明细目标后,就可着手优化制度。其次,优化管理制度。在审核原始凭证时,财务人员一定要仔细检查,确保内容合法、完整。如发现内容存在缺失,要责令相关人员进行改正。如发现内容失真,要上报企业高层,追求相关人员责任。开展复核工作很有必要,相关人员要认真查看内容。如发现涂改,必须要求重新填制。需注意一点的是,记账凭单的编号要统一。在记账过程中,出纳人员要履行职责。一方面,要确保账目和实际相符。另一方面,要确保账目内容真实、具体。在实践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制度,这样才能推动财务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财务体系的精细化

财务工作的三大核心是资产、成本、收入,企业一般只关心后两项,因此需要将资产管理纳入体系中,并规范管理流程。在采购资产前,要依托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待计划通过后,就可生成采购订单。通过精挑细选,买入优质资产。在动用资产时,要经层层审批,生成资产调拨单。其中,不仅规定了资产评估流程及期限,还明确规定要生成管理报表和统计报表。只有将各方面做好,才能确保资产管理成效。当然,要想增强精细化程度,需要加强成本管理和收入管理。在核算成本时,财务人员要判断支出是否合理。如发现不合理支出,要启动追溯机制。当找到根源后,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整改,避免同样问题再次发生。通过控制每一笔支出,让资金利用最大化。无论接受哪类资金,都要符合相关流程。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要规范自身行为,以防出现纰漏。如果无意中触犯条款,要敢于承担责任,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三)树立精细化意识

要想切实提高财务管理质量,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帮助全员树立精细化意识。财务主管领导要率先纠正错误观念,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在推进创新工作时,一定要亲力亲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为了加快财务人员的思想转型速度,财务部门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并让计划落实落地。通过一系列培训活动,夯实人员的知识基础,提高人员的应用能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起初,财务部门要采取强制措施,促进习惯的形成。一旦养成好习惯,无需领导多言,员工就会积极进步。在整个过程中,部门领导要时刻关心员工的思想状态。如看到不好苗头,要及时扼杀在摇篮中。

(四)善用信息化技术

如果不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就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只有善用信息化技术,才能彻底消除麻烦。在引入技术前,企业要明晰两点内容,一是自身的实际运营状况,二是外部形势变化情况。同时,挑选精兵强将,成立专业队伍。在调研市场期间,一定要坚持宁缺毋滥、物尽其用的原则,从而找到适用于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技术。在技术引入后,要立刻召开会议,普及知识技能,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熟练操作。在技术的支持下,不仅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还强化了数据分析能力[3]。自此,企业得到精准的财务数据,以此为基础制定发展决策,竞争优势想不提升都难。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财务管理弊端日渐凸显,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了让企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需要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并有效应用。具体来说,企业要将精细化理念融入财务制度、财务体系当中。同时,全员树立精细化意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一段时间后,管理实效就会提升,从而推动企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精细化资产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