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国学经典渗透语文教学

2021-05-27顾萍

关键词:迁移能力语言积累国学经典

顾萍

摘要:在各学科教学中适度渗透国学文化,有助于学生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在语文学科融入国学经典,引导学生“诵经典”,丰富语言积累;“品经典”,发展表达能力;“用经典”,夯实迁移能力,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国学经典;语言积累;表达能力;迁移能力

国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各学科教学中适度渗透国学文化,有助于学生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品位。在语文学科融入国学经典,对于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独特优势。

一、“诵经典”,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是积累的学科。学生只有在平时注重语言的积累,方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搭建语言的大厦。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13岁之前,儿童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利用这一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增加国学营养,带着学生以多种形式“诵经典”,能在潜移默化中厚实学生的语文底蕴。

笔者会充分发挥课本和校本教材的作用,引导学生“诵经典”。对于课本中的国学经典内容,我会针对性地传授诵读方法,让学生知道“读什么”“该怎么读”;对于校本教材中的国学经典内容,笔者注重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在持续熏染中获得言语能力的提升。

例如,从一年级上册的《天地人》开篇,就带着学生从“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等开始诵读,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读,有滋有味地诵。一段时间后,他们的识字量明显增加,词汇量显著增多,语感逐步形成。笔者再将他们带进更为广袤的国学天地,借助校本教材学经典。低年级,从《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声律启蒙》等经典启蒙读物着手,把学生引入国学圣殿。中、高年级,渗透《中华成语千句文》《笠翁对韵》《大学之道》等经典读物,带领学生畅游国学殿堂。

学生手捧经典,与圣贤相会,与历史对话,日积月累地读,长年累月地诵,充分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分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后,会主动意识到语文和国学密不可分。时间更久一些,学生就了解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气度……国学名句,字字珠玑,或对仗工整,或平仄协调,或言简意深,如此美好的相遇,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审美力。

二、“品经典”,发展表达能力

(一)讲国学故事,提升复述能力

讲故事,是复述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语言能力。小学生天生喜欢讲故事,引导学生讲国学经典故事,有助于提升复述能力。

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会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复述的方法。如,教学《盘古开天地》,让学生把在《中华成语千句文》中积累的“盘古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日月经天,星宿列张,江河行地,浩浩汤汤”巧妙运用到故事讲述中。将古文与现代文进行对比,学生对故事内容的认知更清晰,讲述会更流畅。再如,教学《女娲补天》,启发学生以小古文“女娲补天,日月重光……”给开头部分润色,以此提高故事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掌握了讲故事的技巧和策略,学生讲故事的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也能得到相应发展。此时,就可以组织他们立足教材内容或其他国学教材,定期或不定期地讲自己读过的故事,巩固复述能力。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讲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讲故事的兴趣点。学生清楚完整、生动具体地复述匡衡凿壁借光、刘备三顾茅庐、赵高指鹿为马、曹植七步成诗、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背水一战、项羽四面楚歌等经典故事,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二)赏国学名篇,提升评鉴能力

国学经典名篇经过时间的荡涤,都是学语言的典范之作。带着高年级学生赏析《水浒传》,通过组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管中窥豹,品味“巧合之妙”:一品“小人”,二品“英雄”,三品“小人物”。在比较赏析中,学生品悟全书的巧妙安排,感受经典名篇的语言魅力。细品细赏,过程看得见,成长看得见。

带着学生赏国学经典,笔者还会强化策略引导,使学生在品赏关键词句的过程中让思维走向深处。如,教学《杨氏之子》时,让学生比较“孔雀是夫子家禽”“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三个句子,体悟杨氏子回答的巧妙。这样的比较,实际上是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支架,让学生在品词酌句中探究作者语言的“玄妙”,找出“杨氏子回答巧妙”的“玄机”。结合上下文品读,对比句子,学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孔雀是夫子家禽是肯定的语气,有直接反驳的味道,语气显得生硬”“‘孔雀是夫子家禽?是反问,语气不友好,显得很没有礼貌”“‘未闻两个字能显示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未闻是没有听说过的意思,加了这两个字后语气更委婉,显得很有礼节。这样的回答更符合一个9岁孩子的身份,言语非常得体”“‘未闻还有一个妙处,有言外之意,也是对上面孔君平嘲笑的巧妙回击:因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所以杨梅非吾家果”。短短三句话,让学生洞悉了“未闻”二字的巧妙之处,品出了杨氏子“甚聪慧”的根源。

三、“用经典”,夯实迁移能力

(一)用经典练“说”的能力

“说”的能力,即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语文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使其具备文明和谐与人交流的素养。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是提升学生“说”的能力的捷径。

平时,笔者会让学生在与同伴交流时,学着运用国学经典名句。如,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安慰班上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的同伴;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说学习不上进的同伴。教学中,也会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学习中运用经典。如,教学口语交际《劝说》时,向学生传递了交际策略后,笔者创设了交际情境:“小婉同学在上学路上把准备交给老师订报纸的钱弄丢了,一走进教室就难过地趴在座位上哭,小颜同学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后,劝说小婉……”对此,笔者提出交际要求:劝说时记得运用经典名句,注意劝说时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一要求将教学要求和經典名句运用有机融合,对学生做了针对性引导。学生纷纷调动经典名句“库存”,劝说小婉。其中一名学生这样劝说:“小婉同学,我知道你是因丢了订报纸的钱而难过。换成我,也是一样的心情。但事情已经发生,我们也无回天之力。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像你这样机灵的人,一定会‘吃一堑,长一智的,相信你以后一定会保管好自己的东西的。”这样巧用经典的真情安慰,提升了劝说的质量,传递了浓浓的情谊,相信小婉同学会快速“雨过天晴”。

(二)用经典练“写”的能力

写对子,悟妙趣。笔者在“单元主题读写课程”中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走进奇妙的对联世界,接触对联文化,并试着创作对联,感悟中华文字的厚重、温润与美好。持续的熏陶,让学生灵感频现,写出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对子。如,“叠字”类对联,“森森碧树潺潺水,漠漠白云浩浩风”;“复字”类对联,“爬山虎虎爬山,啄木鸟鸟啄木”;“嵌字”类对联,“池塘边上俩草生,柳絮中心一花蕾”;“比喻”类对联,“炭黑火红灰似雪,谷黄米白饭如霜”;等等。

编短信,乐创造。信息时代,让学生将经典运用融入短信创编,无疑能让“写”成为他们的一大乐事。如,妇女节到了,笔者让学生创编短信,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学生就会写出“万爱千恩百苦,慈母爱子,非为报也;万语千言百念,游子思母,尽在‘三八”的句子;植树节即将来临,笔者让学生创编“绿化”短信,学生就能写出“春风吹,阳光照,红领巾,胸前飄,挖土块,种树苗,浇桶水,把愿许。小树苗,快长高,抽新叶,发新芽,防风沙,保家园,为民众,献力量”的句子……国学经典赋予学生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因创编闪烁智慧的光芒。

写片段,展思维。习作中,引导学生适时运用经典名句,巧妙引用读过的“国学故事”,模仿古人语言表达,能够提升学生“写”的品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和喜欢的神话人物过一天,笔者启发学生融入经典故事,自由发挥写片段。一位学生的《我和姜子牙过一天》习作片段如下:

姜子牙看见了我,大吃一惊,问道:“汝乃何许人也?”我立马走下云海,朝着姜子牙作了个揖,答曰:“吾乃二十一世纪之人,今不知为何竟被传送到了封神界来。”姜子牙捋了捋胡子,仰天大笑说:“世间真是无奇不有!既来此,便是有缘,就跟吾游一圈吧。”我一听,大喜!一骨碌爬上了“四不像”,准备云游四方。坐上“四不像”,那感觉真是不一样,一路颠簸,一路驰骋,一路心花怒放!

用经典写神话故事,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释放,写出了情节跌宕起伏、语言流畅自如的片段。

(三)用经典练“演”的能力

每学完一个历史故事,笔者就会组织学生演一演。从剧本的架构、情节的设置、语言的设定、形象的塑造等层面,尽量放手让学生全程参与,训练学生对故事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表述能力。

例如,学完历史故事《西门豹治邺》,笔者让学生结合课后“阅读链接”尝试写剧本,演故事。学生自主组建“表演共同体”,招募剧组人员,明确分工职责:总导演全面负责把关,剧本组全力撰写剧本,演员组研读人物语言,服装组研究服饰搭配……课间、午后、活动课,总能看到小演员们活跃着的身影。一有时间,他们还会主动向语文教师请教修改剧本的方法,向音乐教师请教音乐的插播方式,向体育教师请教动作的处理技巧。正式开演,小演员们服装到位,演技了得,语言、动作、神态可谓活灵活现,精彩呈现了故事情节,精准演绎了人物形象。

国学经典的种子,已播撒在学生幼小的心田,并在学生心中悄然发芽,努力向上生长。

猜你喜欢

迁移能力语言积累国学经典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高中化学学生知识迁移学习力研究
根植经典固本培元
大学生就业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