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造说理课堂、培养学生说理能力的方法分析

2021-05-27李丽华

考试周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重要性培养

李丽华

摘 要: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发展,数学课堂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学习行为越来越自主化,所以,在课堂上,不仅教师要讲道理,学生也应该会说道理。课堂上让学生讲道理,就是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培养学生言之有理、落笔有据的讲理和推理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说理课堂;学生说理;重要性;培养

一、 学生会说理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是数学活动以及生活的产物,它本身的存在有一定的道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以及学生学习知识的媒介,学生真正接受数学知识并理解数学知识,则体现在学生的“说理”行为中,培养学生“说理”是数学真正接受知识的重要方式,而加强学生说理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学生“说理”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

在北师大版教材中,各册数学教材的引入都是图文结合的情境,而且低年级的问题更多是以图画的方式呈现,这种图文形式的问题除了更加直观之外,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图表示已知条件,用“?”表示问题。例如,小学一年级有关“5”的加法的学习中,大多数题目是类似于左边画三个圆圈(或其他物体),右边画两个圆圈,在以大括号合在一起,用问号表示,学生将已知条件到问题,用语言一步一步表述出来,这就是学生所观察出的题目意思。教材如此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通过教师有意的引导学生观察的顺序,并进行训练,达到学生对这些题目能进行梳理的目的,而这些训练的方式及成果则是学生有序的语言表达,学生用“说”的形式加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学生“说理”有助于发展抽象思维

数学知识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一般是以“形成表象”到归纳于“语言的内化”,最后抽象概括出来的。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对相同知识点的几个例题加以提炼概括,将其相同的形式过程也就是数学规律用语言表达出来。当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生的了解过程中被加以文字说明,并被表述出来时,学生头脑中的抽象思维得以文字化,也相当于清楚了问题的形成过程,也就解决了整个问题,所以说,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即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即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又培养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说理”有助于加强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以在数学课上教师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而学生的“说”与“思”是相辅相成的,要说理,首先要有思考。学生说理的过程中就是其逻辑思维的培养过程,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达到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生解决有关求长方形的面积或周长的问题中,可以以问题出发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长和宽。并将整个过程有逻辑地表述出来: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或周长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再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求出长和宽,然后利用面积公式进行解决。

又例如有关“优化”的题目:“淘气早上起床后是这样安排的:刷牙、洗脸3分钟,淘米2分钟,用电饭锅煮饭15分钟,读书10分钟,吃早饭8分钟,结果用了38分钟才去上学。怎样安排可以节省时间?请用图或者语言描述出你的想法。”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些事情一定要有先后顺序,哪些事情不需要。其中淘米,电饭锅煮饭,吃饭三件事情有一定先后顺序,然后再以这个为主线,思考哪些事情同时做。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理清了解题思维,加强了逻辑思维。所以“说理”即在,说“思考”,理“思维”。

(四)学生“说理”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抽象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而数学在生活上的应用在课堂内的体现就是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课堂上,教师在解决问题时,通常会要求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会“说”,就会理解,会“理解”就会解决。学生在“说理”的过程,就是在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决分数的混合运算关于“分率”的问题中,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先说一说单位“1”是谁,再说一说比较量和单位“1”的关系,说出了关系,就说出了思路、过程,说出了答案。说得越多,能力就会越来越得到提高。

二、 学生在课堂上“说理”的培养

学生的“说理”行为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加以引导培养。“说理”行为的培养是在说理课堂的环境下进行的,而说理的课堂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经验,在一定情境下,教师再加以引导,引发学生“说理”。而培养学生的“说理”行为,也是学生学习数学至关重要的一步。所以课堂上,学生“说理”行为的培养极为重要,它在课堂上的各个环节得以体现。

(一)让学生在情境中想“说理”

教学以情境为媒介,将学生的学习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展开有趣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一课中,从“哪一块草地的面积大?”引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产生求面积的需求,而在得到面积公式时,一些教师的教学往往轻视了长方形面积公式产生的过程,将重点转移到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上,这时学生只记住了公式,却不知其公式的由来及涵义。所以在教学中,笔者会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摆或数面积单位等活动,引导学生说清楚为什么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通过活动,学生理解了长指长方形一行有几个面积单位,宽指这个长方形一共有几行,长乘宽就是一共有几个面积单位,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求面积公式的问题,再通过“摆面积”“数面积”“说面积”等“说理”行为,将面积公式有道理地说出来,那么在以后求面积的问题中,学生就能直观地感受到长宽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就更能体会整个问题所带来的真切感受。

(二)让学生在操作中懂“说理”

俗语道“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边操作,边讲述,边归纳,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具进行“说理”行为,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边想、边作、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达到统一和谐。例如在一年级为了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可以让学生在一边捆小棒一边说道理:十根小棒捆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捆,也就是一个十;在求长方形的面积时,在长方形内摆小棒,一行一行摆或一列一列摆,并说说一共摆了几行或几列,以及这些行和列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从而更加加深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由来的理解。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慢慢理解了其中的道理,并說出来成为记忆表象,不仅在操作中体现了“说理”行为,而且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积极的思考过程中,且得到了发展。

猜你喜欢

重要性培养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