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肌电图对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评价

2021-05-27魏海涌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肌电图传导神经

魏海涌

周围神经病变是无症状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该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状态,其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且易被人们忽视,从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疾病加重,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因此,准确、快速、高效地诊断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遏制疾病发展至关重要[1-2]。血清C-反应蛋白(CRP)属于重要的炎性因子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表达显著提升;肌电图可通过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检查,从而确认患者神经受损性质与损害程度。鉴于此,本研究将回顾性收集我院收治的83例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CRP水平与肌电图对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3例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分为病变组(n=41)及无病变组(n=42)。病变组男18例,女23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41.20±4.13)岁;体质量47~77 kg,平均体质量(62.14±3.09)kg。无病变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1.54±4.11)岁;体质量46~78 kg,平均体质量(62.20±3.14)kg。比较上述两组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中无症状糖尿病诊断标准;均经临床诊断、神经肌电图、实验室等检查确诊为无症状糖尿病;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且同意翻阅。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无法正常沟通交流;严重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感染性、血液系统疾病。

1.3 方法

1.3.1 CRP水平 所有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上层血清,采用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患者CRP水平。

1.3.2 肌电图 所有患者均予以神经肌电图(广州市三甲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提供,型号:NDI 500)检查,检查所有患者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SCV测定方式:采用逆向法测量,即近端刺激、远端记录,最终由机电仪采用自动平均叠加技术得出感觉波形图,SCV值即为刺激点与接收点之间的距离除以潜伏期的值。MCV测定方式:近端与远端均接受超强刺激,在远端肌肉上记录,并在相应的神经支上予以刺激,从而引出远、近端两点动作电位,MCV值即为测出两点距离除以两点间潜伏期差的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AUC值>0.9表示诊断性能较高,0.71~0.90表示有一定的诊断性,0.5~0.7表示诊断性能较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RP水平与肌电图结果比较 病变组CRP水平较无病变组高,腓总神经的MCV、腓浅神经的SCV水平较无病变组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RP水平与肌电图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CRP水平与肌电图结果比较(±s)

注:CRP=血清C-反应蛋白,MCV=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腓浅神经SCV/(m·s-1)病变组 41 14.10±2.16 43.20±5.18 40.14±5.08无病变组 42 8.23±1.98 46.71±5.04 46.27±5.39 t值 12.911 3.129 5.329 P值 <0.001 0.002 <0.001组别 例数 CRP/(mg·L-1) 腓总神经MCV/(m·s-1)

2.2 CRP水平与肌电图对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CRP水平联合肌电图指标用于诊断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937,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见表2,见图1。

表2 CRP水平与肌电图对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图1 ROC曲线图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免疫系统常见的病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特点以慢性高血糖、发展性病变为主,如血糖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长期处于高糖状态,易引发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其中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由于高糖环境促使患者出现粥样硬化,而影响四肢的血流循环,导致四肢神经病变,甚至坏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生活[4-5]。目前临床对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方式较多,但效果尚未统一。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优质、直观、高效的诊断方式,对及时为患者实施对症治疗,改善其病痛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变组CRP水平较无病变组高,腓总神经的MCV、腓浅神经的SCV水平较无病变组低,且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CRP水平联合肌电图指标用于诊断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878,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分析原因在于,CRP属于重要的炎性因子标志物,其可有效反映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主要由于CRP分泌后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可有效促进机体脂化过程,使血管壁结构改变,并促进动脉硬化发生,从而累及四肢端血流循坏,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同时,CRP分泌量提升的过程中,机体长期处于高炎环境,可提升机体氧化反应,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从而增强血管内皮浸润作用,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因此,临床应予以该指标重点关注[6]。肌电图是电子仪器通过对患者表面电极引导、放大、显示和记录,并对神经、肌肉兴奋及传导功能进行检查,测量神经近端与远端的电活动距离,从而得出神经传导速度,诊疗医生可根据神经肌电图提供的客观数据,有效确认患者神经受损性质与损害程度,该检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无创伤等优点[7-8]。此外,随着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的延长,患者周围神经元受糖代谢的影响,而失去自身功能,且周围神经损伤数量及程度均随之升高,此时,肌电图检查由于患者神经元细胞数目的降低,从而导致其神经传导速度减缓[9-10]。

综上所述,CRP水平与肌电图对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肌电图传导神经
有关神经传导检测表述的建议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神经”病友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