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园林景观与仿古建筑的现状及文脉传承
——以天津古文化街为例

2021-05-26赵佩含

居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文化古建筑天津

赵佩含 张 放

(辽宁工业大学 文化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古建筑作为历史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社会进展、经济繁荣的标志,它以特有的方式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各地区风土人情的集中呈现。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城镇化、城市化的历程中对古建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我国古建筑的保存量岌岌可危,保护古建筑和传承古文化的任务迫在眉睫,针对这一现状,不少学者和专家着力于仿古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但仿古建造绝不是简单的抄袭和模仿。

1 仿古建筑的现状(图1,2)

图1 天津古文化街杨柳青

1.1 仿古建筑外型的应用

尽管“仿古建筑”是模仿古代建筑,但如果仅仅是一个浅浅的模仿,那么这样做无异于是对古代建筑的照搬照抄。而且,这是对古代建筑设计形式的曲解,因此“古代建筑”最准确的表达之一是模仿项目的外部环境表现。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分类非常明显,主要包括亭台楼阁,大厅,庭院,塔楼等。建筑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有机地结合各种经典的古典元素,以确定一个主要的设计风格,然后进行整合其他有机元素。

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西岸的海河东门东北角。它是通过国家认证的一条中国商业步行街和国家5A级风景区。天津古文化街作为天津十大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其风景区和建筑街道设计风格都始终遵循着天津独有的文化特色。

经过不断翻新的天津古文化街模仿了明清时期的小型建筑设计风格,至今仍具有当年中国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和主要的线条类型。古代文化街均为一到二层。砌块的方向自然弯曲,笔直,散乱,整齐。外面它的檐口中等规模,店铺整齐,显示出更富裕,更美丽的古老街道的效果。古老的文化街上弥漫着淳厚的风土人情以及令人心醉神迷的娟秀风景,真可谓是一条钟灵毓秀的古文化街。

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建造形式使用的是我国独特的斗拱结构。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的一种较为独特的建造形式。它本身既是一种在梁和柱之间传递的负重以及柱之间承担抗震作用的建筑结构装饰构件。又以其自身外形优美、华丽的建筑结构造型,而逐渐开始成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主要实质性装饰材料和构件,集建筑产业结构功能与建筑装饰功能应用于一体的古建筑精华所在。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建材的发展和进步,斗拱这一重要的建筑装饰结构和构件的应用,虽然它已经失去了实用性但还是作为装饰品从而来展现古建筑的魅力。用传统和现代的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去设计和打造古代建筑的结构和外形,而由于古代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以及其理论的局限性,古建筑并不可能存在高层的结构。为了更好地维持古建筑木材的耐用性和保存度,表面的油漆需要在木材上涂加大量的油漆,在长期的中国历史长河文化变迁中,中国的仿古建筑逐渐演变成了独具一格的彩画建筑风貌,令当今世人蔚为大观。

图2 天津古文化街津门故里

1.2 加强了古典元素与现代建筑元素的融合

中国仿古风格的建筑虽然起源于传统的古建筑,但和传统的古建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 所以,若是想设计和建造出一个具有仿古风格的建筑,那么新老建筑工艺的完美结合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用现代的架构技术配以古老的装饰风格二者合一,不仅可以使房屋结构更加稳定,同时用古代文化加以修饰将架构隐蔽起来,一些细节之处则大多是用了传统的技法材料来进行建设,这种仿古建筑方式在设计上能够大大降低了成本,也在装饰上能较大的程度上地体现和突出了仿古建筑的真正的建筑风貌与其神韵,这样也大大程度地延长了其使用的期限。

与此同时,也希望我们可以在古建筑的装横中充分加入了仿古建筑元素,利用古建筑的雕刻、镂空和厅堂布局,充分展现仿古建筑的特点。例如在游览天津古文化街,可以清晰欣赏到许多大型店铺的门面檐下、枋间有一幅幅描绘极具中国古代江南造园建筑艺术风格的一幅幅江苏画。

其构图更加生动自然古朴有典,形态进行逼真,使得中国古老的文化街绚丽无比,风采迷人。所有的手法,全部采用绿墙红柱,对缝处磨砖,伴随着不同形式的建筑和窗框的窗户,栏杆,屋顶翼角,尤为隽秀,古朴,典雅。而牌匾,对联,灯笼,精美的木雕和1500个五颜六色的水彩绘图和油漆作画,增加了这条商业街的韵味和古典的历史和文化。

2 仿古建筑的文脉与传承

“文脉”是指系统的介于各种仿古建筑设计艺术元素之间进行相互对话的一种内在联系的脉络,即是指建筑局部与仿古建筑行业整体环境之间的一种重要内在联系。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仿古建筑有效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的风貌及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等中国传统的文化,这样才能使所建造的各种仿古建筑,在外观上能够充分散发更为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底蕴。

天津古文化街虽说这仅仅被认为是一条仿古建筑的商业街,但其仿古建筑却是5A,身在其中,可以清楚感知到津门故里的文化韵味,所以文化底蕴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我们应当全方位地考虑如何使传统文化发扬弥漫在仿古建筑之间,使源源不断的历史融入并展现在古街中。

当我们充分地了解了历史街区,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后,甚至在这片街区生活过的人和事都值得我们去考量去思夺,这样才能使仿古建筑更为生动充满生机,而不是所谓的因袭照搬死气沉沉。历史街区的传统古文化,记载了很多刻骨铭心的画面及人物,更是承载了中华儿女深厚的风土人情,所以必须要最大幅度地保护这来之不易的历史文化遗产。

3 结 语

虽然建筑没有真正古老的重塑,但也有仿古建筑,其目的不仅是为了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发扬古老的房屋和建筑的传统以及当地的习俗和文化,保护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古文化古建筑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古文化元素在应用市场的发展研究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天津古文化街游记
天津卷
刍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古文化
《天津之眼》
中国古建筑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