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新品种‘津椒35’的选育

2021-05-26高素燕焦定量吕敬刚商纪鹏

园艺与种苗 2021年4期
关键词:果形保护地抗病性

高素燕,何 伟,焦定量,吕敬刚,焦 荻,商纪鹏

(1.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天津300384;2.蔬菜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3.天津市蔬菜遗传育种企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4.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天津300384)

随着人们对鲜食羊角椒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设施辣椒育种也开始向商品性、果实品质、果形、保护地专用、适应性强等方面转变[1-4]。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近几年以市场上对高端品种的需求为育种目标,于2016年选育出耐低温弱光、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形美观、辣度适中、抗性强的保护地专用羊角椒品种‘津椒35’。2018年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184178.4)。

1 选育过程

1.1 母本

2012年在山东青州进行的品比试验中发现一株‘37-74’的变异株,经连续6代自交获得稳定自交系,该自交系植株较矮,生长势强,果实羊角形,果皮黄色,果长25 cm左右,果粗约3 cm,坐果能力强。

1.2 父本

父本‘正F10’是2010年由东方正大种子有限公司的辣椒品种‘威狮一号’经连续9代自交分离定向选育而成。该自交系植株长势中等,果实羊角形,青果绿色,果长22 cm,果粗3.0 cm,果面光滑,果形顺直,褶皱少。

1.3 组合配制

2015年秋季配制杂交组合,2016年春季在天津市农科院创新基地进行组合筛选,组合‘程m-1×正F10’被选中,2016年秋冬季进行品比试验,对照品种为‘喜洋洋’,该组合表现生长势强,抗病性强,坐果性好,耐低温弱光性好,符合育种目标。2017—2018年在天津、山东、河南等地进行异地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及区域试验,综合性状优良,平均产量达到67 500 kg/hm2,较对照‘喜洋洋’增产5%以上。2018年在山东省蔬菜产业集团组织的设施蔬菜新品种展示中被选为专家推荐品种。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2016年春季在天津农科院武清创新基地瑞奇大棚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月20日播种,穴盘育苗,4月3日进行移栽,株距35 cm,行距55 cm,单株定植,每小区种植15株,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以‘喜洋洋’为对照。结果显示‘津椒35’产量62 805 kg/hm2,比对照增加了7.8%(表1)。

2016年秋季继续在武清基地进行秋茬大棚栽培品比试验。6月25日播种,采用穴盘育苗,7月30日定植于西班牙大棚。栽培模式同上。结果表明‘津椒35’平均单果质量105 g,产量59 250 kg/hm2,比对照增加了9.7%(表1)。

表1 ‘津椒35’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2.1.2 区域试验。2017年春季在山东青州、山东济南、河北保定、河南郑州等地进行区域比较试验。采用大棚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时间以当地气候条件及种植习惯为主,均以‘喜洋洋’为对照,每小区面积20 m2,行距均为65 cm,株距均设为35 cm,单株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津椒35’平均产量达到67 500 kg/hm2,较对照‘喜洋洋’增产10.4%(表2)。

表2 ‘津椒35’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1.3 生产试验。2018年在山东青州进行生产示范,示范面积500 m2,以‘喜洋洋’为对照,采用塑料大棚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3)表明,‘津椒35’平均单果重100 g,产量达到69 750 kg/hm2,比对照增产9.9%。

表3 ‘津椒35’生产试验结果

同年在山东省蔬菜产业集团组织的设施蔬菜新品种展示中,进行温室冬春茬栽培,表现耐低温性好,连续坐果能力强,上下层果形一致,产量高,被选为专家推荐品种。

2.2 抗病性

2020年春季在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武清基地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津椒35’疫病、炭疽病、CMV病情指数分别为11.5%、16.2%和15.5%,对照品种分别为17.8%、21.3%、12.2%,说明‘津椒35’对疫病、炭疽病的抗病强于对照,CMV抗病性略低于对照。

2.3 品质

2020年在天津市蔬菜遗传育种企业重点实验室对‘津椒35’进行辣椒素、维生素C的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津椒35’辣椒素含量0.08%,维生素C含量127 mg/100 g。

3 品种特征特性

‘津椒35’为保护地专用羊角椒品种,早熟,门椒出现在第10节位;果实大羊角形,果长28~30 cm,果肩4~5 cm,平均单果重110 g左右;青果果皮浅绿色,表皮光滑,果形顺直,果肩部略皱,微辣,品质佳;耐低温弱光,上下层果形一致,畸形果少,商品率高;抗病性强,适合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秋冬、早春保护地栽培。

4 栽培技术要点

黄河流域春大棚保护地栽培,11月上旬育苗,2月下旬定植,秋大棚保护地栽培,6月上旬育苗,8月初定植。华北春大棚保护地栽培元,1月上旬育苗,3月初定植,秋大棚保护地栽培,6月上旬育苗,8月初定植。株距40 cm,行距60~80 cm。有机肥施用量22 500 kg/hm2,二铵750 kg/hm2,尿素450 kg/hm2。注意及时插架,以防倒伏。

猜你喜欢

果形保护地抗病性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我国自然保护地法立法体系的构建
宁夏地区越冬茬设施番茄产量与品质分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高产油茶夏旱期不同经营措施对其果形生长的影响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推介两个优质苹果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