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把优秀的民俗文化引进高中语文课堂

2021-05-24吴素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高中语文

吴素清

摘 要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新课程的深入改革都促进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也决定了教师要多元化的完成教学任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优秀的民俗文化进行积极的引入,应该在充分地发挥出高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融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 民俗文化;高中语文;教学引入

民俗文化是我国绚丽的文化瑰宝,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发展过程中凝聚起来的精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进优秀的民俗文化,可以在挖掘民俗知识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民俗文化精神,发展学生的民俗素养,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因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師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引入,以此在发挥其独特作用的基础上,达到学生全面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开发民俗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将民俗文化内容引进高中语文教学,可以让教师在讲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传播民族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和民俗相关的内容,其中展示的民俗精神也非常丰富,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对语文课程中的民俗文化进行积极的引进,对其中的民俗精神进行合理的开发。以此在促进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吸收中,培养其良好的民俗精神。

如,教师在对《师说》这篇课文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引入进文化背景,对作者韩愈的经历和思想进行讲解。“韩愈,受幼年家庭教养和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自青年时代就自命为传道的古文家。也正因此,韩愈十年都无法在科举和仕宦途中如意。但哪怕如此,韩愈未曾被现实打败,反而愈挫愈勇,他先对李翱进行古文的传授,通过孟郊的介绍又对张籍进行了古文教授。通过和越来越多有志青年的交往,韩愈给予了许多青年越来越多的指示。而也因此,韩愈所受到的责难和议论也愈发增多。但韩愈虽然愤慨旁人的恶意中伤,更多的却是对前来请教学问的青年的担忧。”教师在对这些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后,就可以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解,并通过此种了解对当时的民俗民风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在加强学生对此篇课文的理解下,强化学生对“为师者,必坚定内心”的感受,从而在促进其古文见识的丰富,促进其“尊敬师长、理解师长”观念的建立。

再如,教师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就可以对其中的民俗精神进行开发。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并以此展开民俗精神的教育。教师可以对司马迁的生平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对司马迁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让学生感受“司马迁即使遭受宫刑,也依然奋起,并坚持完成《史记》”的坚毅精神。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史记》不仅记载了伟大人物的个人精神,更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之后教师再转回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内心感受,让民俗文化深入学生的内心,从而激起学生的心灵涟漪,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强化对学生文化素养和情感思想的培养。

二、丰富民俗知识,增长学生的语文见识

将民俗文化教育落实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见识。因而教师可以利用民俗文化知识,适当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让学生对作品产生良好的探究兴趣,以民俗知识为切入点展开课程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教师在对《孔雀东南飞》展开课堂教学时,由于这篇文章有着非常丰富的故事情节,其中涉及到了汉朝的婚嫁文化,因而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相关的民俗文化。如文章中有这样一句: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这是刘兰芝对小姑说的话,其中的“初七”指的是“七夕乞巧节”。教师在讲解时,就可以附带介绍“七夕节”的相关民俗。“‘七夕节起源于西汉。七月初七这一天,人们会举办一些活动来庆祝‘七夕节,其中的重要活动就包括晒书和晒衣服等。”在讲解完“七夕节”的民俗文化后,教师又可以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对现代社会的“七夕节”的庆祝方式进行讲解。之后教师再转回到课堂教学。利用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吸引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又能够让学生在古今民俗的对比中,体会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组织民俗实践,丰富学生的语文体验

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拓展课堂教学空间。虽然课本的教学内容是有限的,但是民俗文化教育却是无限的。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民俗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并利用语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民俗文化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使其在正确认识民俗文化的同时,焕发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的生命活力。

例如,教师在展开《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教学时,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的建筑特征。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了解各种建筑的形式,并总结不同建筑的特点,弄清中国建筑的发展历史。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等,展示中国不同地区的建筑物图片,让学生在领略不同建筑的特点时,以民俗文化知识为出发点,对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归纳和概括,对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民俗进行整理和总结。或者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后,带领学生进入当地的博物馆,让学生在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了解后,结合所学的建筑知识,认识当地建筑的历史变迁并对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就能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中,帮助学生联系起课程知识和生活实践,帮助学生增进知识学习的能力,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综上所述,民俗文化是我国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将民俗文化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能够在净化学生心灵的同时,促进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积极融入优秀的民俗文化内容,在深入开发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情操的培养。

[作者通联:广西河池市东兰县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