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德育之花”在语文教学中尽情绽放

2021-05-24黄晓燕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应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将语文教学与德育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得到情感的熏陶,使小学语文达到随风潜入课、育人细无声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品德素养发展带来帮助,进而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如果在这个阶段实施德育教育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小学老师要根据学生和学科的特点,通过把语文教学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小学德育素质的提升。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以后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尤为重要,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结合课题渗透德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是教学中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应利用题眼来揭示课题内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下,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学的目的能够实现。比如,当学生在学习《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应将“金色”这一课题抓住,使学生思考为什么鱼钩是金色的,之后学生通过对课文的了解,对课文中历史背景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课文中的故事梗概。课文讲的是一位老班长为了完成指导员的任务,将小病号带了出去,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安慰,用缝衣针做成鱼钩钓鱼给他们吃,但是自己却是吃草根以及吃剩下的鱼骨头。最后,他成功地将任务完成,带着三个病号离开了草地,但是在最后老班长还是牺牲了。课文表现出了老班长对革命、党的忠诚,还有他舍己为人的精神。联系课题来看,老班长的高尚品质体现在了鱼钩上,因此将鱼钩形容为金色也是代表了他的品德精神。通过了解该课题,学生能够认识到在革命期间,有很多的革命战士为了获得革命胜利而牺牲自己,在理解了课文的思想之后,学生能够为振兴中华而产生责任感,并且对革命战士产生崇敬的情感。教师借助课文的主旨来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感悟,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挖掘文本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材编入了更多具有德育价值的文章。教师进行德育渗透时,要充分利用这些文章的德育元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首先,教师要深入精研教材,分析课文内容,挖掘出有利用价值的德育元素,并把其吃透,为德育渗透积累素材。然后,根据德育需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进行德育,使学生受之感染与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事件、人物等进行合理性延伸,引导学生学习蕴藏其中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道德素质提升。例如,讲《升国旗》一课时,课文中的“五星红旗”是一个有价值的德育元素。我挖掘出这一德育元素后,对“五星红旗”含义进行了合理性延伸,讲述了“五星红旗”的民族意义,即“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代表着无数英雄的心血,象征着革命的胜利。通过在课堂上讲述“五星红旗”的民族意义,教师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对“五星红旗”的爱护之情。

三、阅读朗诵渗透德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可以把德育融入学生的阅读朗诵活动中,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领悟文字言语间的思想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首先,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带领学生解读课文的思想情感,增强其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基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带着情感,按照一定语速、节奏声情并茂地朗诵,体验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并把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例如,讲《桂林山水》一课时,本篇文章用各种修辞手法描写了桂林山水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这里,我先讲解课文内容,带领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然后组织学生大声、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描写的景象,发自内心地感受桂林山水的魅力,热爱祖国山河。

四、写作教学渗透德育,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写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能发散学生思维、深化学生的思想認识。学生通过写作可以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看、所想、所感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这一过程是学生创作的过程,也是学生把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知的一个过程,有益于学生思想情操、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所以,教师可以把德育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写作开展德育,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写作创作过程观察生活、感悟思想、体会情感,升华自身的思想情操与道德素质,以达到德育的效果。当然,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带领学生更多地接触生活和祖国山河,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积累素材,迸发创作灵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祖国山河及亲人朋友的热爱之情,这样才能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让学生以“父爱”为主题创作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忆与父亲生活的点点滴滴。然后,让学生把自身的所感、所悟写成文章,深化学生对父爱的认识,理解父亲对自己不善言辞、深沉的爱意,进而热爱父亲,感谢父亲对自己关爱与付出,形成一定的感恩意识,进而提升德育成效。

《管子·权修》中写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事业正是一份树人的工作,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道德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要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如春风化雨,渗透在方方面面,与其他教育教学相辅相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之花”在语文教学中尽情绽放!

广东省惠州市新湖小学 黄晓燕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