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居安老理念下乡村社区景观环境评价研究

2021-05-24庞春雨唐琰萍

山西建筑 2021年11期
关键词:龟山景观老年人

庞春雨 唐琰萍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国老龄化的问题日益严重,老龄化速度加快,伴随着子女工作、成家等一系列原因,许多乡村社区老年人比率与日俱增,高度的老龄化成为了中国乡村普遍现象。老年群体尤其是刚开始退休的老人与社会的联系愈发减少,老人从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陪伴和交流,并且很渴望社会的认同。乡村社区的景观环境更易渗透进入老年人生活,对高龄者生理及心理有良好的影响,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户外活动质量。当今,面对日益复杂的乡村社区居住空间问题,乡村社区亟需解决老龄化加剧的问题,乡村社区的景观环境建设必须考虑到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相对于其他养老模式,依据中国长期以来落叶归根的思想,老人更倾向于选择原居安老[1],因为在熟悉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养老,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养老的负担,而且老人更有归属感和参与感,更易得到老人的认同。

1 龟山村概况

龟山村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位于平原地区,淮河水环绕着龟山村,同时淮河水是龟山村内湖泊、水塘的源头。区域内由西向东“河、岸、山、村、塘”构成了“3+2”的复合的视觉环境。村庄西侧为淮河风光,东侧为仙女湖与陡峭的山崖,草木葱茏的湿地景观内有一段呈南北走向的长廊,近乎贯穿龟山南北,途经6个湖泊,抵达淮河畔。特色的山水空间衍生出了特色的生产与生活空间。

现在籍人口728人,170多户,实际共计41户人家,与在籍户数相差甚远。龟山村基本无外来人口,村民普遍外出打工上学,多选择在洪泽、盱眙,约1个月~2个月回来一次,目前从事农、渔业生产的主要为老年人。

2 研究方法

1)老年人身心状况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步入老年,身体的各项机能难以避免的会出现缺失与老化的现象,这是人体新陈代谢规律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衰老现象[2]。老人生活社交圈范围变窄,容易与外界脱节,再加上没什么机会支持他们参与社会事务,在精神上更容易产生空虚的感觉。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或者是缺乏与家人、邻里沟通交流,使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独且被忽视,因此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能得到家庭、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随着老年人身体健康以及心理感受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和需求,乡村社区景观环境对老年人身心的满足,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特殊心理需求,社区景观环境需具备多元性,能够满足老年人静坐观赏、健身娱乐、休闲交往等需求,通过创造舒适、便利的活动空间,以减少老人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老人心理健康指数。针对当前老年人身心状况,其需求表现为安全需求、便捷需求、舒适需求、人文需求以及美观需求。

2)根据老人需求构建指标体系。

首先尽可能的将对老人生理及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景观环境指标因子挑选出来,依据安全需求、便捷需求、舒适需求、人文需求以及美观需求,选择景观环境中具有针对性的指标[3,4],初步建立乡村社区景观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通过网络或现场问卷方式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经综合考虑后,对其指标体系进行修改,直到意见相符。最终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完整的乡村社区景观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3 评价分析及结果

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取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向专家学者发放评价指标重要性判断表,对评价指标作用大小进行相关重要性判断,统计第一次收集的各指标重要度数值,重复匿名反馈于各专家学者,让其针对重要性判断差异较大的指标再次给出判别意见[5],直至得到基本一致的意见为止。

1)模糊层次分析法分值表(如表1所示)。

以0.1~0.9标度法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

表1 指标重要性标度含义

2)构建模糊层次分析评分矩阵。

采用上述的0.1~0.9标度法对各评测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获得模糊层次分析打分矩阵A:

(1)

3)对矩阵A按行进行求和。

(2)

4)构建模糊一致性矩阵B。

(3)

(4)

5)对矩阵B分别按行进行求和。

(5)

6)求各因素的权重值W。

(6)

W=[w1,w2,…,wn]

(7)

(8)

向20位专家学者发放重要性判断表,经过一致性检验,提出一位学者的数据得分,最终将其他19位专家学者的数据取平均值,得到最后权重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乡村社区景观环境评价指标权重一览表

3.2 龟山村景观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3.2.1龟山村原居安老满意度调查结果

龟山村中年轻人大多离开村子,大部分都是年迈的老者,而老人对龟山村原居安老的满意度并没有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不同类型的老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状态存在显著差异(见图2)。其中,以原居安老生活满意度“满意”为对比标准,按类型对满意度水平由高到低排序为:自理老人(40.00%)>介助老人(16.67%)>介护老人(11.11%)。可以看出,日常生活自由度越高的老人对原居安老的满意度越高。

3.2.2龟山村景观环境评价得分情况

由15位村内自理老年人依据龟山村景观功能指标层评分标准(1分~5分,分数越高,评价越高)对乡村进行现场打分。以一位老人的问卷结果(如表3所示)为例,计算景观环境评价得分。

表3 龟山村群景观环境指标分值一览表

套用乡村社区景观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得到龟山村景观的5个要素指标分值和个性特质评价的综合得分(如表4所示)。

表4 龟山村景观环境要素综合得分一览表

以龟山村居民安全需求得分为例说明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安全需求得分=(村落格局安全性得分×村落格局安全性权重系数+植物安全性得分×植物安全性系数)×安全需求的权重系数。

即安全需求得分=(4×0.133 4+3×0.114 8)×0.248 1=0.217 8。

乡村社区景观环境评价综合得分是五大需求层面各要素指标得分之和,即原居安老乡村社区景观环境评价综合得分=安全需求得分+便捷需求得分+舒适需求得分+人文需求得分+美观需求得分。

因此,龟山村景观环境评价综合得分是:

0.217 8+0.107 6+0.111 2+0.109 7+0.079 9=0.626 2。

依据综合得分,按分值确定评价等级(见表5)。

表5 乡村社区景观环境评价等级表

依据15个自理老年人的景观环境评价得分,计算平均值为0.583 4。经过综合评价得出的龟山村景观环境评价结果是较为满意的,可以看出龟山村的景观环境在整体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是比较适合高龄者选择原居安老的。

从计算过程中可以发现,龟山村的景观美观需求是得分较低的,安全需求得到较高评价。在龟山村,植物季相变化不是很明显,户外环境观赏性较低,民居建筑和街巷景观的美观性均不是很好,由于较久的年限,有些房屋经久不修有些破败,因此在户外景观方面龟山村需要进一步改善,合理利用优美的山水自然景观[5],加强老人在集会空间的无障碍设施,形成属于龟山村的特色田园风光。龟山村拥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旧址,在文化吸引力和文化本土性方面得分较高,文化氛围的合理营造给老年人带来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加适合老人居住。

乡村景观个性化特质鲜明,不同乡村景观的要素指标比重不同[4]。在安全需求中,老年人更加关注村落格局安全性,乡村的交通道路体系应当尊重当地的地形地貌与原生空间,不能因为交通网络的扩展与更新破坏村落原先的自然环境[6];在便捷需求中,村落格局便捷性与原居安老满意度略相关,村落景观环境空间需要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在舒适需求中,山水格局的生态性均需要得到一定关注;在人文需求中,文化元素的相关性明显更好,在营造景观环境时需要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农业文明等特征;在美观需求中,植物景观以及街巷景观的相关性明显更高,植物和公共空间需要合理布局及设计,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4 结语

原居安老是老年人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地方或者熟悉的环境下老化,让老人可以独立尊严的生活,而景观环境可以为老人提供感受生活空间的机会,激励老年人在户外空间进行交流与交往,形成良好的邻里互动,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情趣、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凭借良好的景观环境体验给予老年人积极的心理感受,获得较好的景观环境认知。老年人在享受景观环境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社区景观环境进行积极的影响及改造,这也是老年人参与社区规划的一种方式,可以给老年人极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实现原居安老。

猜你喜欢

龟山景观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景观别墅
龟山听雨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白龟山水库
江城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