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全程心理干预在胃癌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21-05-24何明珠

医药前沿 2021年5期
关键词:入院胃癌实验组

何明珠,肖 方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越来越高,这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影响[1]。针对胃癌疾病,多是应用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方式,受患者对手术认知及术后需要配合放化疗治疗等诸多因素影响,患者在围术期间容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这会影响手术顺利实施并容易引起并发症发生,影响患者的康复,所以需要做好相关护理干预工作[2]。本次研究中就纳入采取手术治疗的524 例胃癌患者,探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全程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清理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4 月收治524 例择期采取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2)具有良好手术指征并且临床资料完整。(3)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其他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2)手术禁忌者。(3)配合度差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实验组262例,男性160 例,女性102 例;年龄35 ~82 岁,平均(61.21±1.56)岁;手术类型:全胃切除71 例,近端胃切除113 例,远端胃切除78 例。对照组262 例,男158 例,女104 例;年龄34 ~83 岁,平均(60.95±1.51)岁;全胃切除70 例,近端胃切除115 例,远端胃切除77 例。比较2 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术前做好环境护理、术前健康宣教及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做好医护配合;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并发症预防等。

实验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入院时刻。安排专门护理人员亲自接待患者,详细同患者、患者家属介绍院内环境,减少患者陌生感;了解并详细记录患者具体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工作,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告知术后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患者实际需求构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小组,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制定并且实施合理临床护理路径。(2)住院时。住院第1 d 仔细分析患者各项检查情况,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高血糖者降糖;住院第2 d 为患者讲解胃癌病机、表现、治疗等相关知识,且解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让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患者配合度;住院第3 d 则是需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如备皮、禁食禁饮、药敏试验、翻身训练等,对行走良好者可带领患者参观手术室,熟悉手术环境并解答患者疑虑;术前第4 d 则是做心理护理,具体是护理人员主动的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告知家属予以患者支持及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供患者配合度护及治疗依从性。(3)手术当天。做好晨检工作,将患者推入手术室前予以鼓励及支持,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术中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做到医护的默契配合。(4)术后。术后做好手术室与病房护理人员的交接工作,患者的麻醉接触并恢复清醒意识可告知患者实际情况,若一旦发现不良情况需及时进行处理,密切观察患者创伤情况,做好引流管的护理,确保引流通畅;术后2 ~3 d 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主要需告知家属加强对患者引流情况的观察与记录,如发现并发症需要及时的通知护理人员,及时的更换胃肠减压器及引流袋,注意保持病房内空气的流通,严格限制病房的探视人数,家属定期为患者翻身及进行肢体按摩,做好口腔及会阴护理;术后4 ~7 d 进行心理护理,同患者讲解术后疼痛属于正常情况,给予语言上的安慰及鼓励,讲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及正确护理措施,并且做好科学饮食指导,此外实施相应运动指导以维持患者良好的机体状况,观察切口愈合情况。(5)出院时。嘱咐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具体需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禁食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嘱咐患者需定期返院复诊以掌握康复情况,改善预后。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术后感染、静脉血栓及消化道症状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入院时、手术日及出院时,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量表总分均为100 分,以50 分为分界,分值越高焦虑或抑郁也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 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心理状态

在入院时刻的SAS、SDS 评分上比较入院时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日与出院时评分均较入院时刻降低,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s,分)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s,分)

注:与本组入院时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SAS 评分入院时 手术日 出院时实验组 262 60.21±6.25 46.25±4.85* 43.12±4.62*对照组 262 60.14±6.21 52.26±5.16* 47.16±5.03*t 0.129 13.737 9.575 P 0.898 0.000 0.000组别 例数 SDS 评分入院时 手术日 出院时实验组 262 56.23±5.71 44.13±5.13* 40.11±4.61*对照组 262 56.15±5.69 48.12±5.36* 43.72±5.03*t 0.161 8.705 8.564 P 0.872 0.000 0.000

3.讨论

手术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而手术若想要顺利实施并且术后想要尽早康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工作[3]。传统的围术期护理,常是以疾病为护理中心,护理全程均是将实施治疗效果为护理目标,这种护理模式往往容易忽略患者本身的生理与心理感受,这样难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加上患者本人常对疾病及手术治疗缺乏认知及存在恐惧,容易出现排斥情况,这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并且常规护理对术后并发症预防不到位,这也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这使得患者康复受影响,因此临床中也探讨更有效的护理措施[4-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全程心理护理能显著降低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路径以常规护理内容为基础,对护理内容进行强化,并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使得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对并发症进行更有效的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7]。全程心理护理强调术前、术中及术后强化心理护理,通过心理护理疏导患者情绪,这样可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这样也能为并发症的预防提供良好助力[8]。研究结果显示,相对比入院时刻,手术日与出院时刻两组患者SAS 评分与SDS 评分均是显著降低,且手术日及出院时刻的各项评分也是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也表明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全程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围术期间的负性情绪,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良好的心态使得患者充分配合医护工作,便于各项围术期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满足患者的需求,降低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择期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干预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全程心理干预,可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保持良好心态迎接治疗,并且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猜你喜欢

入院胃癌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文门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