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灭荨汤结合穴位埋线对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1

2021-05-24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2期
关键词:风团血虚荨麻疹

吴 盟

(荥阳市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199)

慢性荨麻疹原因尚不确定,临床表现为患者面部、四肢或躯干不时出现风团及斑片,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易复发等特点。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抗组胺药和外用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虽然能暂时控制疾病进展,但无法根治,且停药后复发率高[1]。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其治疗方法可在许多古典文献中找到,中药方剂和外治法均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笔者观察灭荨汤结合穴位埋线对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指标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2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观察组男13例,女18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9.56±4.38)岁: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9.43±4.82)岁。纳入标准:① 西医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2];② 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血虚风燥证(主症:瘾疹迁徙日久、反复发作、午后或者夜间瘙痒加剧、肌肤干燥;次症:口干心烦,手足心热。舌脉:舌红少津,脉沉细);③ 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合并其他类型皮肤病患者;② 合并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病变患者;③ 妊娠或哺乳期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枸地氯雷他定片(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38)口服治疗,8.8mg/次,1次/d,连续服用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疗法结合灭荨汤治疗。① 穴位埋线疗法:选用一次性埋线针(扬州市智象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医用羊肠线(0号),采用注线法将羊肠线埋入选定的穴位。共取两组穴位,第1组:足三里、血海、曲池;第2组:膈俞、脾俞、肺俞、大肠俞。治疗刚开始埋入第1组穴位,1周后再埋入第2组穴位,每隔2周重复1次埋穴。连续治疗4周。② 灭荨汤:药方构成为黄芪20g、防风20g、白术10g、当归15g、制何首乌10g、熟地黄15g、麦冬10g、川芎10g、白芍10g、白鲜皮15g、炒蒺藜10g、鸡血藤30g、浮萍10g、甘草10g。以水煎煮,1剂/d,取300ml药液,分早晚服用,连续服用4周。

1.3 评价指标 治疗4周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患者瘙痒、风团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瘙痒、风团等症状消失>80%;有效:患者瘙痒、风团等症状消失50%~80%;无效:患者瘙痒、风团等症状消失<5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免疫指标: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离心取血清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4

+、CD8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治愈10例(32.26%),显效7例(22.58%),有效4例(12.90%),无效10例(32.26%),总 有 效 率 为67.74%(24/31);观 察 组 治 愈14例(45.16%),显 效12例(38.71%),有 效3例(9.68%),无效2例(6.45%),总有效率为93.55%(29/3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3,P<0.05)。

2.2 免疫指标 治疗前,两组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4周后,两组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低,CD4+水平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既往有研究认为慢性荨麻疹是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认为其与细胞免疫有密切联系,特别是T淋巴细胞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4]。

表1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对比(x±s,%)

慢性荨麻疹被中医称为“瘾疹”,本研究患者属于血虚风燥型,其病因为机体失常,血虚则生风,风盛则血燥。因此,治风应先治血,血行则风灭。此外,风邪贯穿该病的全过程,故应以养血祛风、滋阴生津、润燥止痒为治疗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CD8+水平均较对照组低,CD4

+水平较对照组高,表明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患者采用灭荨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血海具有养血祛风、健脾益气的作用;曲池具有止痒、祛风等作用;足三里是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之一,可扶助正气、调补气血;膈俞有补虚养血之功,治疗血分之疾,配以脾俞、肺俞、大肠俞调和脏腑功能,诸穴共用起到调理气血、祛风散邪、调整脏腑的功效。本研究灭荨汤中黄芪具有补气生血、固表益气之效;防风具有止痉、解表、祛风之效;白术具有燥湿利水、健脾益气之效;当归具有养血和血之效;制何首乌可益精血、补肝肾;熟地黄可补血生津;麦冬可养阴生津润燥;川芎可祛风、行气、活血;白芍可养血、敛阴;白鲜皮可燥湿、祛风、解毒;炒蒺藜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止痒之效;鸡血藤具有行血补血通络之效;浮萍可宣肺、透疹;甘草具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等功效。诸药配伍,标本兼顾,共奏养血祛风、滋阴生津、润燥止痒等疗效。现代药理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等作用;防风具有杀菌、消炎、抗过敏等功效;白术具有明显的解痉、抗菌等作用;当归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制何首乌具有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熟地黄能释放淋巴细胞,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麦冬可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川芎可抗炎;白芍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过敏;白鲜皮可对致敏T淋巴细胞释放有抑制功效;炒蒺藜含有抗乙酰胆碱等成分,可以增强免疫力、抗过敏能力;鸡血藤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等功能;浮萍可杀菌、利水、消肿毒[5]。

综上所述,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患者采用灭荨汤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机体免疫能力。

猜你喜欢

风团血虚荨麻疹
箕的琴弦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