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轮进出港的引路人
——走进广州港引航站

2021-05-24

珠江水运 2021年8期
关键词:广州港引航员港口

文|本刊记者 图|

有一群人在为广州港出海航道水域的安全运转与高效生产奔忙不已。他们不畏重重困难与挑战,为进出广州和东莞两港的船舶引领方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引航奇迹,他们就是广州港引航员。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和综合性主枢纽港,2020年货物吞吐量达6.36亿吨,位居全球第四,大量船舶靠泊广州港,海量的物资在广州港集散疏运,保障着华南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而引航则是港口经济物流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关键节点,在港口发展历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行船走马三分险。”在广州港引航站党总支副书记、纪检组长李艳看来,船舶靠离港口是一个极其复杂、危险过程,船舶驾驶团队若不熟悉港口水域的航道、水文与气象条件,极易发生险情、事故,因此引航工作在港口生产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律规定,为维护国家主权、保障船舶航行和港口设施安全,外籍船舶须强制接受中国引航员引航,不熟悉港口水域情况的中国籍船舶可以申请引航服务。正因为引航员深谙港口水域情况,有着高超的引领技术,才能将船舶平安顺利地引入港口。

成绩斐然

广州港水域通航密度极大,航道狭窄、曲折、转向点多,通航环境日趋复杂、小船无序航行、渔船占用航道、船舶机械故障率居高不下、引航员常态化超负荷工作等诸多因素都给引航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广州港引航站在复杂的水域安全条件下,始终将安全引航摆在第一位,通过严格落实引航员适任等级制度及其他各项安全工作机制,克服了广州港出海航道水域复杂困难的航行条件,保证了引航安全形势总体平稳,近年来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等级责任事故。

广州港引航站在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引航计划的兑现率与引航服务的准点率,有力保障了广州港的高效运转。2020年更是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共引领中外籍船舶17716艘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81%。

“鲜为人知的是,一个港口要兴旺发达,不但泊位、码头、航道等硬件基础设施要建设到位,更要具备与之匹配的软实力,而优质的引航服务就是港口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广州港引航站调度室副主任、高级引航员石云鹏介绍,广州港每次新建码头试投产,各大航运公司都会安排船只前来试航,尝试建立新的航线。但港口水域环境复杂,新的泊位码头的建成并不意味着船舶就一定能通过复杂的航道成功靠离码头。

在广州港引航站的历史上,“艾里马士基”“中远海运双鱼座”及“世界梦”等超大型、新型船舶首次靠泊广州港,在引航技术上都构成巨大的挑战。但每一次广州港引航站都会提前调研船舶的相关资料、操作性能,做好引航方案及应急预案,最终成功完成引航任务。

广州港引航站以精湛的引航技术与优质的服务为广州港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各大航运公司都相信广州港能为进出港船舶提供优良的配套服务。广州港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350.5万TEU,分别位列全球第四和第五,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中,广州在2020年跃升至第13名。

广州港引航站党总支副书记、纪检组长李艳。

“行船走马三分险。”

在广州港引航站党总支副书记、纪检组长李艳看来,船舶靠离港口是一个极其复杂、危险过程,船舶驾驶团队若不熟悉港口水域的航道、水文与气象条件,极易发生险情、事故,因此引航工作在港口生产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成才不易

在引航难度不断提高的当下,广州港引航站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绩,拥有一只优秀的引航团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据广州港引航站调度室主任、高级引航员杨毅军介绍,由于广州港的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到港船舶越来越大型化,到港船舶种类越来越多,对广州港引航站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引航工作高度专业化,引航员要熟悉所在港口水域的水文气象、航道、引航规章,要熟练掌握靠离泊等高难度船舶操纵技术与航海英语等职业技能。因此引航员培养流程极其严格,成才周期极其漫长。

这就导致,引航从业人数少,全国只有两千多名持证引航员,广州港引航站引航员不过只有一百多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航员管理办法》规定,为加强引航员管理,提高引航员素质,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引航员适任等级划分为助理、三级、二级、一级与高级引航员。在引航作业当中,引航站调度室根据船舶种类、船长、吃水等各项指标,安排不同等级引航员登船引航,对邮轮、油轮、危险品船等重点船型指派一名以上高等级引航员上船引航。其中一级与高级引航员被称为“全能引航员”,有资格引领所有船型的船舶。

李艳告诉记者,航海院校航海技术专业毕业生如果立志于引航事业,毕业后需进航运公司委培并取得二副证书,再回到引航站担任助理引航员,此后即使职业道路一路顺畅、到点晋级,也要经过十六年的磨炼才能成为高级引航员,挑起大梁。

这意味着,引航员从获得高级适任证书到适龄退休,仅剩二十年左右的服务年限。尽管培养一名“全能引航员”如此困难,但在广州港引航站一百多名持证引航员当中,一级、高级引航员占比超过80%,可谓是高手云集。

困难重重

广州港引航站在高手云集的背后,其实也暗藏隐忧。杨毅军表示,目前广州港引航站的引航员队伍建设已逐渐跟不上广州港的发展,人力资源极其紧张。据统计,2020年广州港引航站引航员月均工作量为18.55艘次/人,相比于2015年时的13.5艘次/人增加了37.4%。

引航员从桂山岛锚地引领船舶前往南沙港码头单程耗费约3小时,引航至黄埔码头单程要耗费6-7小时,引航至白鹅潭码头单程8个小时,都算作一个艘次。一个来回耗时翻倍,加上从市区乘车前往码头、穿着防护设备及等待的时间,又要额外耗时2-3小时。由此可见,18.55艘次/人的月均工作量已严重超负荷。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广州港高速发展,到港船舶数量屡创新高,导致引航站工作总量不断增加,2020年广州港引航站共引领船舶17716艘次,相比于2015年时的13232艘次增加了33.8%。

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广州港引航站人事变动冻结,连续五年未能招收正式编制的引航员,人才结构出现断层。

广州港引航站调度室主任、高级引航员杨毅军。

广州港引航站 桂山岛锚地。图/ 黄敬华

同时广州港引航站过去“扎堆”招聘现象严重,即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引进多名引航员,例如2007年集中引进了11名引航员,2009年引进8名引航员,这将导致若干年后出现引航员“扎堆”退休的现象。目前预计2025年前后有近1/4的引航员将要退休,将对正常的引航业务开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广州港引航站港调度室副主任、高级引航员石云鹏。图/沈亮

此外,由于广州港的潮汐特性,大型船舶要乘潮汐进出港,因此会出现船舶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进出港的现象,进出港高峰时段引航员人手极其紧缺。

引航团队人手不足的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首先,目前引航员团队已是疲劳作战,超负荷工作现象越来越严重,如果在引航工作的过程中因过度疲劳出现失误,造成船舶、港口、航道的损失将不可想象。为了保证引航安全,确保引航员获得充足休息,避免出现险情、事故,广州港引航站目前正通过优化排班,尽量减小对港口生产的影响。引航员数量的短缺将成为限制广州港高速、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其次,引航员是世界第三高危的职业群体,仅次于试飞员与矿工。登离船舶要爬上爬下数十米高的舷梯,如果不慎出现意外极其危险,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引航员因此因公殉职。李艳介绍,“海面无风三尺浪。”海面上风大浪大,珠江口恶劣天气较多,给引航员登离轮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如果引航员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其人身安全将难以得到保障。

广州引航站引领船舶入港。图/ 韩世冠

再次,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引航员团队人员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由于引航员需要直接接触外轮,引航工作结束后要进入指定酒店隔离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引航工作周期大大延长,引航员排班调度更加紧张。据统计,广州港引航站2020年安排引航员入住指定酒店5172人次,日均约19人次,按要求完成核酸检测2194人次。此外,疫情本身给引航员带来染疫风险,而引航员登船引航时要穿着防护服等全套防护设备,行动十分不便,更增加了登离轮的风险。

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范围内的疫情不会结束。而在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今天,在本轮疫情结束后,未来其他大规模流行病仍将层出不穷,引航机构应当为此作好准备。

最后,常态化的疲劳工作,将对引航员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十分不利于引航员队伍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解局之道

李艳指出,广州港引航站要服务好港口,就必须要建立一支与港口发展相匹配的引航团队。为此,面对人力资源紧张与人才结构不甚合理的困难局面,广州港引航站做了大量的工作。

广州港引航站加大资金投入,添置升级了一批引航设备、设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负荷。新建交通船码头与2艘航速超20节的引航交通船,极大减少引航员的时间损耗,提高引航员的运转效率。为所有引航员配备先进的个人助导航设备,提高引航工作的效率,保障引航安全。通过对现有人力资源挖潜,提高引航调度信息化水平,规范调整引航业务流程,实施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法,进一步提高引航效率。近年来,引航站返聘了一名已退休的持证引航员,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招录了7名编外引航员。引航站领导也奔走疾呼,向上级单位申请编制,招募培养年轻一代的引航员,力争为广州港引航站引入新鲜的血液,为引航团队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打好基础。

但要根本上解决广州港引航站的人力资源供需矛盾,还要从制度层面入手。为了保证广州港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广州港引航站上级主管单位广州市港务局与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在现行法律及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允许广州港引航站根据广州港发展规划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人才招录计划。

在引航交通船穿防护服准备登轮的引航员。

长远来看,为了使有关法律法规跟得上港口与引航业的发展变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与中国引航协会等行业组织或否应从立法层面入手,在适当时机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引航员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以保障引航机构引航员队伍的培养以及人力资源结构健康与稳定。

此外,目前航海院校缺乏与引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课程,现有的航海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引航工作的需要相距甚远。因此,未来引航站也应加强与航海院校的合作,增进学界对引航事业的了解,将引航业务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学界的研究成果结合,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出新一代的引航人才。

关关难过关关过,办法总比困难多。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广州港的地位将越发重要,广州港引航站在港口生产中起到愈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广州港引航站必将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化茧成蝶,更好地践行其“把世界引进中国,把中国引向世界”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广州港引航员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港口上的笑脸
日本引航员培训与考证体系研究与借鉴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珠三角地区港口“三足鼎立”
关于引航员梯国际规范的使用研究
惠东港口
世界最大集装箱船首靠广州港